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危机”迫近四川 管理松弛致开发失控

2005-01-17 00:00关键词:电力电力危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缺电!缺电!刚刚进入2005年,“电力危机”再次使号称电力资源大省的四川陷入一场范围甚广的电荒。 

  电力危机”迫近能源大省 

  据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四川电网电力缺额已超过300万千瓦,最大日缺电量高达4400万千瓦时。1月份以来,日均拉闸限电2000余次,拉闸限电电量超过3400千瓦时,而2005年同期日均拉闸仅800多余次,限电100万千瓦时。 

  据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介绍,2005年该省用电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城乡用电需求大增;二是近年来四川电力建设投产项目较少,发电量不足;三是四川径流式水电站比重大,调峰能力差,丰水期电用不完,而枯水期电又非常短缺;四是电煤供需矛盾突出,火电厂发电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全省目前有15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火电厂因缺煤而“晾起”。 

  四川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千河之省”之称。据统计,全省每平方公里可开发的年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世界水平的14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则认为,根据四川的资源情况,在火电和水电之间,还是应集中精力发展水电。 

  其实,四川省早已确定了以水电发展为主的方针。经过长期努力,2004年,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了2038万千瓦,跃居全国第六位。但四川的电力开发却长期受供需季节性矛盾所困惑:一方面,水电中的径流式电站占了2/3,结果造成丰水期电力用不完、枯水期又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水火”比例严重失调,水电装机135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6.6%,火电装机682万千瓦,占总装机的33.4%,失调比例之高全国少见。川电“又多又少”的尴尬局面使四川人均占有电量低于全国水平的0.25千瓦,只有0.18千瓦。一旦经济快速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电力不足。 

  事实上,四川近几年一直在主动抓机遇、积极开发让外省眼红的水能资源,尤其是2003年以来,该省通过实施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的发展战略,使全省水电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涨期。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四川仅民营企业投资在建的中小水电站就有80多座,装机容量达400多万千瓦,占四川在建项目的近一半。但民营资本开发水电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相应的监管工作未跟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失控状况。据2003年底前的统计,四川无立项、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电站就有近百座,其中不少投资商为了急着赶工期,往往是先开工再报批,使政府的监管跟不上去。 

  开发失控症结何在? 

  四川省地方电力管理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上述“四无”电站主要是由于管理职能的调整导致管理上的松弛造成的。他说,2003年,四川省政府将众人关注的电力资源开发权归口到发改委,事前审批和事后竣工验收由发改委负责。但实际上,事中建设和竣工后的监管出现了真空,结果让建设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而且,许多中小流域的水电开发并不是通过公平竞争进行的,而是暗箱操作。因此,要实现水电开发的科学化,必须逐步推行水能资源开发权的市场化配置,实行国有水能资源开发权有偿转让,以吸引优质资本,防止腐败。 

  “不知水性岂能管好水?”另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建水电站除发改委这一综合性部门一批了之外,再无任何具体行业部门来进行全过程的具体管理。建电站是个长期过程,中间的质量和安全无疑需要一个懂“水性”的行业部门来专门管理。 

  在他看来,虽然国务院已正式发文再次重申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但面临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电力紧张的状况,四川发展中小水电站仍是大势所趋。眼下的问题不是再讨论该不该再上水电或火电项目和上了以后会不会出现电力过剩的问题,而是应该反思一下失控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电力危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