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06-16 00:00关键词:西门子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又一家华人公司从老牌跨国公司手中接手了亏损业务。
6月7日,在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角力后,明基正式宣布收购德国西门子公司(交易代码SI,下称西门子)的全球手机业务。由此,在今年9月30日交易完成之后,明基将排位于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之后,跃升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
这个结果让人略感意外。此前,曾被广泛猜测的收购者中,更多的焦点集中于摩托罗拉(交易代码MOT)、韩国三星、LG,以及中国大陆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00063,H股代码763,下称中兴)、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600130,下称波导)。
更令人吃惊的是最终的收购条款——西门子将为此次出售提供价值2.5亿欧元的现金和技术服务,并以5000万欧元的价格购买明基2.5%的股权——西门子将为这一交易支付高达3.5亿欧元的税前成本;明基则不需支付任何表面费用,便可获得这一去年营业额仍高达58亿美元的资产。
此前,联想电脑集团对于IBM个人电脑部门的收购,以及TCL集团以组建合资公司模式接手法国阿尔卡特公司手机部门,均属于“收购者买单”:前者斥巨资12.5亿美元(现金和股票基本上各半),后者亦拿出5500万欧元入股。在这种定格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某财经媒体近日竟误报称“明基以3.5亿欧元的价格,拿下西门子手机”。
6月9日,在北京的世纪金源大酒店,一向不苟言笑的明基董事长李焜耀接受《财经》专访时出言谨慎,称最后的交易条款“还可以”,但对未来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随着整合的进行,肯定会发现(我们在谈判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他说,“任何机遇总是与危机并存的。”
西门子弃守
西门子打算以合适的方式出手手机业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1986年,当西门子推出第一款手机——重达19磅的C1时,明基刚刚诞生两年。时至2001年,西门子手机已然风光无限,即时就有消息称,西门子正在与摩托罗拉秘密接触,试图置换自己的手机业务。当时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3%,位居第三位。
2004年财年三季度(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季度),西门子手机业务首次出现亏损,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其财报显示,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对公司整体营业额贡献不足7%的西门子手机业务已累计亏损达5.1亿欧元;仅2005年财年上半年,就新增了2.8亿欧元亏损。
据GARTNER的统计,2004年西门子仍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但市场份额已从8.4%滑到7.2%;今年一季度,其市场份额更下挫至5.5%,将第四的位置拱手让给了韩国LG,自家与索尼并列第五。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据咨询机构易观国际的统计,2001年还位居三甲之列的西门子,现已跌出了前十名。
业内人士看来,西门子手机深陷泥潭,除了渠道选择失误的原因,新品推出迟缓,更使其逐渐滑向市场低端。2004财年,西门子的全球手机销量虽增长了30%,达到5110万部,但销售额仅增长5%。这意味着,当年其手机平均销售单价下挫了20%。
中国的国产手机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不得不依靠劳动力优势走低价路线,而这对西门子却不啻为“变相自杀”——其全球手机业务的6000多名员工中,有半数在德国,据位于科隆的商业机构IW学会的统计,即使在12个工业发达国家中,德国单位产值的劳动力成本也是最高的。
今年1月,克劳斯克莱恩菲尔德(Klaus Kleinfeld)成为西门子新的CEO之后,雄心勃勃地表示,希望在未来18个到24个月内使所有部门都恢复盈利。要实现这一目标,妥善处理手机部门无疑是最严峻的挑战。
问题是——谁来接手这笔“烫手的遗产”?
为什么是明基?
刚到“弱冠之年”的明基,何以在这场群雄混战中走到最后?
明基切入手机市场始于1994年,但直到2001年底正式从宏碁分立之后,才大规模进入自有品牌手机市场。
到2004年,明基的手机出货量已超过1500万部,占据全球2%的市场份额;但其中多数为代工产量,自有品牌份额有限。当年,明基在台湾市场份额为6%,与摩托罗拉、诺基亚的21%和20%相去甚远。
在大陆市场,明基手机成长之路颇多曲折。先是2001年与厦华合作未果,后在2004年初,与中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生产“双品牌”手机;直至今年5月27日,明基方正式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手机生产牌照。
极富冒险精神的李焜耀一直对手机业期待甚殷,并毫不掩饰将其打造成“旗舰产品”的梦想。他向《财经》表示,合适的手机收购对象应具有相当的市场地位,像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规模太小,纵然收购之后也难以迅速确立地位。在他看来,合适的分界点应是合并之后,年产量维持在5000万部以上。按照这一标准,在现阶段,则非西门子手机莫属。
但是,这并不能构成交易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毕竟,对德国人而言,明基仍是来自新兴市场的新兴品牌;即使以前因代工关系有接触,认知仍相当有限。与摩托罗拉、韩国三星乃至LG相比,明基在这一点显然不占优势;即使在通信领域,知名度也远逊于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
但由于西门子无意短期内出手自己的其它通信业务,它显然不愿把手机业务出售给存在通信设备竞争关系的对手。由此,摩托罗拉、华为、中兴等排除在外。
为了获得员工对交易的默许或支持,西门子也不愿把手机部门出售给一家在市场和渠道上严重重叠的公司,因为这难以避免人员大调整和动荡。相形之下,明基主要的自有品牌市场集中在中国、印度等亚太市场,与倚重欧洲、拉美的西门子正好形成互补。
西门子更无意冒着损害品牌的危险,把手机业务转手给一个过于羸弱的企业。况且,其通信系列设备也需要一个手机终端战略合作伙伴作为测试平台。
种种权衡之后,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并处在上升势头的明基,刚好成为西门子的首选。
与中国大陆公司相比,明基的国际沟通能力更具优势。李焜耀曾在瑞士IMD洛桑管理学院读过硕士,对于欧洲自不陌生;明基的高级管理层中很多均来自如高通等美国大型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分析,在此次收购交易中,最后真正与明基形成竞争的,很可能是韩国的LG。因为后者急于冲破三星的屏障,“老二总是比老大更积极”。但很显然,从地缘上来看,明基比LG更接近中国大陆这个手机业的“超级富矿”。
以“承诺”换技术和市场
此次收购谈判,明基的参与者大概为200多人,西门子也有上百人介入。
李焜耀则告诉《财经》,明基在谈判中首先将合资方式排除在外,因为这将延长未来需要的整合和磨合期。文化理念上的冲突在合资情况下更易被激化。另一关键问题是知识产权,仅这一“拉锯战”,就占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最终,西门子在手机方面拥有的1000多项专利——包括28项核心的GSM/GPRS专利——都被移交给明基;一并流动的,还有西门子在手机方面2000多名研发人员。
此外,西门子在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上拥有的8.4%的权益也将转交明基。这将为明基今后进军3G手机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软件支持环境。
在品牌许可方面,明基也争取到最大的权益。据最终协议,从2005年10月1日起,在未来的18个月内,明基仍可在手机上单独使用西门子的品牌;联合品牌的授权期限则为五年。
这一条款看似与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参见本刊2004年第24期《联想豪赌》)之后的品牌授权并无二致,但在细节上存在微妙区别。因为联想获得的授权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只有现有的THINKPAD型号及存在继承关系的改进型,才能使用IBM商标;如果联想打算推一个新的系列,即使在18个月内,也不能使用IBM商标。而明基所获得的品牌授权完全脱离了具体型号,是一个更广义的品牌许可。
另外一个敏感的话题,是在德国的工厂是否会关闭以及裁员问题。明基自然不愿意过多向外界谈论这一话题,但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克莱恩菲尔德直言不讳,称最后选择买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确保在德国的工厂持续运营”。今年5月德国的失业率高达11.8%,比同期美国的5.2%高得多。且西门子内部的劳工代表一直对出售手机部门持强烈反对态度,一旦出售导致大规模裁员,西门子面临的种种压力可想而知。
西门子方面披露的信息显示,明基将保证西门子目前在德国的工厂继续运行两年。李焜耀接受《财经》采访时也承诺:明基将切实遵守德国的劳工法律,并继续履行西门子与员工已经达成的劳资合同。
明基如何起飞?
按照预期,明基将在两年之内,改变原西门子手机部门亏损的局面。比照此前的众多收购案例,这无疑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劳工问题对于企业的影响在西欧相当普遍。此前,TCL已有切肤之痛。按照德国平均的薪酬水平估算,明基在德国的KAMP LINTFORT工厂拥有2000名员工,在未来的全球手机总部慕尼黑也拥有1000多名员工——仅薪酬一项,每年会达上亿欧元。
在这块成本无法迅速降低的前提下,如果不能很快在战略上找到出路,西门子承诺的那些成本支出,对于明基而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当然,明基还有其它选择。据公司内部测算,到2006年,由于合并而节省的运营成本将达7500万到1.25亿美元,制造成本的节约基本相当。
更大的一块可望来自采购成本的降低。以手机使用的显示屏为例,目前西门子均购自日本厂家,今后则可能转由明基旗下的友达光电提供,后者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供应商。明基测算,在2006年,采购成本的节约有望达到1.25亿到2.5亿美元。
节支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在于拓展市场。与西门子合并之后,明基将拥有接近3000人的研发队伍。李焜耀认为,只要能更迅速地推出产品,使高端产品最终占到50%的比重,在德国的工厂未必不能获利。明基今年计划推出30多种型号的手机,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相当。
但是,明基的超越之途注定漫长。诺基亚在手机市场超过30%的份额,使后来者短期内难以撼动;摩托罗拉、三星在各个分市场犬牙交错,两者的市场份额均相当于新明基的两倍左右。况且,后面还有韩国LG、索尼-爱立信两个咄咄逼人的对手。
一段时间以来,西门子手机的外观设计及对消费心态的把握,都为业内所诟病。在GARTNER DATAQUEST的分析师SANDY SHEN看来,明基尚未显示出足够的能力来补足西门子的短处。
明基在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收购西门子手机之后,明基将在苏州之外新增上海生产基地。时过境迁的西门子与锐气十足但根基尚浅的明基结合,能否在短期内改变市场格局?“机会肯定存在,但西门子和明基,一个太老,一个太新,加上磨合需要时间,一切都只能慢慢来。”一位电信业咨询人士对《财经》说。
“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手机)市场上进入前三!”明基副总裁兼网通事业群总经理陈盛稳告诉《财经》。在亏损的重压之下,TCL已选择了与阿尔卡特分手,而明基,虽已在收购中展现其超群的谈判能力,但还能继续创造奇迹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7年歌美飒风机备品配件代储及长协采购开标:金风科技预中标,投标报价1949.07万元。据此前招标公告显示,本次采购涉及出保的歌美飒风电机组331台,总容量422MW。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掌舵者邓泰华通过旗下持股平台,以每股7.78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公司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同步启动要约收购计划拟增持1.49亿股。若交易完成,邓泰华将合计控制上纬新材66.99%股权,耗资累计达21亿元。受此消息刺激,上纬
近日,西门子能源协助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卡麦换流站完成首批两台换流变压器的安装工作,为该站于今年12月实现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还将有12台换流变压器陆续进场并进行安装。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直流线路全长约1784公里,采用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美国锂硫电池制造商Lyten向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收购了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生产工厂NorthvoltDwaESS,目前收购金额并未披露。据了解,DwaESS工厂位于波兰格但斯克,占地25,000平方米,2023年投产,产能6GWh。Lyten宣称将利用该工厂生产其超轻型锂硫电池等产品。3月12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产业升级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肩负着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大使命。班德瑞,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凭借
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2400多台发电机组,每台应何时开停、功率如何设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上每度电的成交价格如何确定?作为“大脑”的南方总调,是如何进行决策以确保科学合理,既使用户购电成本最低,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看似简单的问题,涉及的数学模型规模却超过百万
6月26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了近年来成都“无废城市”建设的“成绩单”——建成21类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多个场景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建成10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4个固定消纳场、16个临时消纳场。据悉,聚焦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成都已有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2025年6月19日至20日,2025海上风电大会于大连圆满举办。会上,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联合主编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报告正式发布。根据GWE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范围内共计安装23098台风电机组,这些机组由29家整机制造商提供。其中,18家来自亚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经信系统重点调度的2025年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17048.9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3291.6亿元。其中包含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及配工程项目、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兆瓦燃机示范项目、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国家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