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发改委新政出台烟气脱硫行业拐点将至

2005-07-29 00:00关键词:发改委脱硫烟气脱硫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望"市"兴叹

  环境的压力,让火电厂遭遇了"脱硫风暴"。一时间火电厂烟气脱硫市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还只能作为新生事物的烟气脱硫行业在发展中也是障碍重重。

  笔者认为,烟气脱硫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供方市场存在着脱硫技术的重复、盲目引进,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招标中无序、低价竞争,质量管理环节薄弱等问题;其次,需方市场存在着工艺选择的盲目性,单纯地以低价位选取中标单位,重前期招标,轻建造管理等问题;最后,国家对烟气脱硫供、需双方的市场监管还未及时有效跟进,缺乏对烟气脱硫设施进行科学评价的指标和要求则体现出了烟气脱硫行业在政策层面上的缺失。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该行业存在着进入壁垒和技术壁垒较低,市场参与者过多,尤其是一些技术能力不足、依靠社会关系的公司依靠低价竞争的策略来争夺项目,导致整个行业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工程中标价格不断下降等诸多不正常现象。据笔者了解,目前60万千瓦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总承包中标价格已经降低到200元/千瓦左右。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和原材料的涨价导致业内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如凯迪电力烟气脱硫业务2003年毛利率为22.23%,2004年毛利率为20.94%,而2005年一季度毛利率仅为17.3%,呈一路下滑趋势。可以说烟气脱硫行业处在发展的低谷阶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差。众多烟气脱硫企业只能望着巨大的市场而发出一生叹息。

  拿什么拯救你

  烟气脱硫行业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终于引起了政府的警觉。国家发改委日前专门发布《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促进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国家发改委对于企业的技术能力,工程业绩,财务状况,质量保护体系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将组织专家或委托行业协会等业内企业进行考核。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烟气脱硫行业的进入门槛,有助于形成开放、有序和公平竞争的烟气脱硫市场。另外国家发改委将组织或委托行业协会,研究制定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标准体系,这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技术壁垒,淘汰一批技术能力不合格的公司。

  第二,为解决需方市场对工艺选择的盲目性,单纯以低价位选择中标单位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对于工艺技术选择原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燃煤含硫量≥1%,机组容量大于20万千瓦,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燃煤含硫量<1%,机组容量小于20万千瓦,剩余寿命低于10年的老机组,剩余场地有限的现役电厂,应采用干法、半干法或其它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成熟技术;20万千瓦以上机组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等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成熟技术,必须经过严格和详细的论证。

  第三,为有效评估脱硫公司的工程业绩,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加强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的后评估工作。通过加强对烟气脱硫工程的后评估工作,可以有效的对脱硫工程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业内企业的分化,工程业绩较好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会日益突出。

  笔者认为,随着水泥和钢铁价格的逐渐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烟气脱硫行业盈利能力的困扰已经大大改善,目前行业出现的恶性竞争现象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此次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烟气脱硫市场监管体系的新举措将成为烟气脱硫行业的拐点,由于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的工程中标价格不断下降的局面有望大大改善,烟气脱硫行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不利形势有望得到扭转。可以预见,烟气脱硫行业在未来10年内将迎来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新时期,相关上市公司凯迪电力、浙大网新和龙净环保将迎来一定的发展机遇。

  由于发改委文件短期内对烟气脱硫行业的盈利能力影响有限,预计2005年业内上市公司烟气脱硫业务的盈利能力水平仍然处于低谷,但是随着国家发改委完善烟气脱硫市场监管体系新举措的不断见效,预计从2006年开始,烟气脱硫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进入上升通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改委查看更多>脱硫查看更多>烟气脱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