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很多地方的矿工们破天荒地放假过节。
据称,各地煤炭企业共有20568处矿井放假检修,检修矿井占87.3%。据统计,1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4043万吨,与去年同比减少1663万吨,下降10.6%。由此导致的市场效果立竿见影,河南、江苏、山西等主要产煤地区的煤炭库存都在不同程度减少,在保持总体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出现了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迹象。
这一以市场倒逼、“胁迫”有关部门和企业接受价格的做法,也算是资源性垄断企业的常规兵器。但是否奏效还很难说。电力企业本非市场化的主体,对于这样的胁迫或许不会过于在意,最终的结果无非是矛盾上交。
发改委苦寻“平衡点”
1个多月的僵持让一直力求“淡出”双方争战的发改委,不得不再次介入煤、电之战。
鉴于在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无一单重点电煤大合同签订的事实,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交通部日前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尚未签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在2月份内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这份名为《关于继续做好部分电煤价格协商,保障2006年煤炭电力生产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尚未签合同的部分重点煤炭、电力企业,必须抓紧工作,在2月份之内完成全年电煤合同和运输合同签订任务。2月份,铁道资产部门对有量无价的合同,只要有供货,就要保证运输。3月份开始按协商确定的价格结算,并结清前两月预结算的差额。通知规定,对违反《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因未签订电煤供货合同或因价格未达成一致而导致煤炭供应中断、影响电力生产供应等严重后果的,要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责任。
电煤双方1个多月的“顶牛”形势增加了风险。据记者了解,近期秦皇岛港存煤量减少100多万吨,库存下降20%以上。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认为,如果政府不尽快对2006年重点电煤的产供需衔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未来煤炭市场运行风险将有所增加,也可能导致煤炭价格波动幅度增大。
但也有乐观的估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钱平凡认为,煤电企业最终会互相妥协,今年可能出现电煤价格小幅上涨的结局。鉴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预计今年国内煤炭需求21.7亿吨左右,全年煤炭供应将达22亿吨,供略大于求,电煤价格也不会大幅上涨。对电力企业而言,即使电煤价格小幅上涨,他们也完全可自身消化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成本,并不需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二次“煤电联动”将启动
一位发改委高层的人士透露,就在农历鸡年的最后一天,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还特地邀请双方代表长谈。谈话中,对于煤炭企业,欧表示,可以理解他们要求适当提高重点合同电煤价格的迫切心情。而对电力企业,欧也以“在适当时机可以考虑再次煤电联动”加以安抚。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日前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请示》,并已上报国务院。在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中,《请示》提出,要“继续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不过,这一点的内容非常简略,并未提出具体的联动方案,只是称要按照已经制定的煤电联动机制执行,同时强调,要防止煤、电借机大幅涨价。
对第二次启动煤电联动的图谋,业内则有不同的声音。有专家接受采访时认为第二次煤电联动难以实施,原因是电价再上涨,下游产业将会承受不住。这也正是决策部门最头疼的问题。一电力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即便是国家发改委递交继续执行煤电联动的方案,国务院批不批仍是问题。
尽管如此,业内还是认为,从发改委对待两大阵营“有抚有打”政策的反复性分析,国家适时出台二次煤电联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一是目前煤价高位运行趋势明显,且距首次联动已半年有余,电企要求国家兑现承诺的呼声高涨。二是经严格审计的电力上市公司的亏损面逐渐加大,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恐怕这些动辄“航母型”的大盘股会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显然,在目前“市场煤”和“计划电”冲突无法用单纯的市场行为来解决的前提下,再次实施煤电联动,以舒解双方价格冲突,为尽快签订重点电煤合同扫清障碍似乎是惟一现实的办法。
有研究机构预测,如果二次煤电联动真的实施,由于电力企业要自行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按2005年电煤价格上涨35元每吨,则今年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度应提高1.13分。此次上网电价涨幅应在1分钱左右。而煤电联动一旦启动,最受益的将是那些火力和水力发电公司。一些耗能大户行业则会受到较大冲击,如钢铁、电解铝等冶金行业,以及水泥行业等,电价上调将直接增加成本。不过,这对于上述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整合却有裨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储能事故频发,储能安全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储能政策调整,储能正在逐步从“建而不用”困境、步入规模化调度应用,其运营效果愈加受到重视。组串式储能的卓越安全性,契合了市场对高品质储能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尤其凭借其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4月21日,安徽无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安全运行管理的通知。文件指出,按照国家技术标准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文件要求,38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353.4伏至406.6伏,220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为198伏至235.4伏。不发生未经供电企业下达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传来振奋喜讯,华电淄博“上大压小”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成功取得核准批复,这一重大里程碑标志着项目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为山东区域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全新活力。华电淄博2×35万千瓦燃煤热电项目是在国家和地方能源政策指引下,以“超超临界”“原址扩建”“上大压小”“五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征求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政策意见通知》,其中拉大了峰谷电价上下浮动比例,同时取消早高峰时段、新增了午间低谷时段。文件提出,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蓄能)装置、开展综合能源管理等方式,主动减少高峰时
1、中广核500MW风电项目电气风电、金风科技预中标!4月11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北京氢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环能源”)“氢环能源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试产仪式”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举行,国内首台箱式生物制氢装备的正式亮相。氢环能源依托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生物制氢技术,创新推出箱式生物制氢装备HEE-500。该装备采用站内沼气制氢
4月18日,杭州市临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2023-2024年度杭州市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清单的公示,根据公示清单,浙江杭州临平区入选2024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08个;入选2024年工商业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82个;入选2023年自然人户用光伏补贴项目公示名单共计199个,入选2023年工商业
4月17日,金寨县发改委联合县供电公司组织召开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县发改委能源管理服务中心、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多家光伏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学习解读国家最新政策文件,并就行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重点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围绕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等方向进一步深化拓展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指导现役机组改造升级、新建机组建设运行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文件提到,支持现役
2025年3月,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聚焦全球最大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十年历程中走过了徘徊焦灼的艰难时刻,也经历了痛定思痛的破冰突围。当前,电力行业正面临能源革命与改革创新叠加的战略重构期,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任务迫在眉睫。本刊编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