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投资超万亿 两电网公司掀电网建设新高潮

2006-06-22 00:00关键词:电网建设电网电网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今年初相继推出的“十一五”电网发展规划显示,今后5年我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这个数字超过我国“九五”末到“十五”初3年大规模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的一倍还多,表明我国在未来5年将再迎来一轮大规模城乡电网建设高潮。

    供电营业区范围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区域的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今后5年公司在电网建设上的总投资将达到8500亿元左右。具体建设目标是:在跨区域电网建设方面,到2010年公司的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要达到4200公里,变电容量达到3900万千伏安,跨区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在城乡电网建设方面,到2010年公司拥有的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要超过34万公里,交流变电容量超过13亿千伏安。此外,直流输电容量也将超过2500万千瓦。

    供电营业区范围覆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海南的南方电网确定,今后5年南方电网建设计划投资2340亿元。围绕实现“十一五”期间西电再向广东新增送电1150万千瓦到1350万千瓦的目标,今后5年要建成投运500千伏交流线路15651公里、变电容量6175万千伏安,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1225公里、换流容量600万千瓦,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1438公里、换流容量1000万千瓦。主要建设项目有:海南电网与南方电网联网工程,贵州至广东和云南至广东两条直流输电工程、贵州至广东和云南至广东的两条交流输电工程、广西龙滩电站配套送出工程、云南小湾电站送出工程等。

    围绕新一轮大规模电网建设目标的推出和实施,人们看到,近半年来两大电网公司高层在马不停蹄深入到所辖省级电网公司的同时,还分别与当地政府领导就共同推动当地电网建设进行了协商,签署了携手发展电网的相关文件和会谈纪要。与此同时,两大电网公司还分别启动、加快了一批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如,国家电网公司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启动了“奥运电力工程”,在上海开工建设了500千伏世博变电站,在重庆开工建设了500千伏巴南变电站。南方电网公司在开工建设一批工程的同时,还加快了云电送粤输电通道和海南电网与南方电网联网等工程建设。此外,针对电网建设投资渠道来源不稳定的现状,围绕建设可持续电网发展机制的目标,两大电网公司也与有关部门形成了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的共识。

    据了解,随着电网工程建设的全面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将有望完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1621亿元,投产22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2.18万公里,变电容量1.06亿千伏安;开工22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2.69万公里,变电容量1.58亿千伏安,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2020公里,换流容量1650万千瓦。南方电网公司今年将有望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625公里,变电容量3247万千伏安。

    补上电网建设这条短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贯彻陆续到位,我国电力建设连续3年提速,大批电厂相继投产,今年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总体平衡,不仅扭转自2002年6月以来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也将成为我国电力发展史上又一个转折点。在电力供求形势总体平衡的情况下,两大电网公司为什么还要在今后5年实施总额逾万亿元的电网建设?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原因很简单,这是由电力生产消费和我国目前电力建设还未做到协调发展的特点和现实所决定的。

  由于目前人类还无法做到对电力进行经济储存。因此,与一般的工业产业不同,电力仍是发、供、用同时瞬间完成。这个特点,决定了电力在生产和消费中仍离不开有形的网络,即电网来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两头,让电“发得出、送得出,用得上”。从这个角度看,电力建设事实上应包括两部分: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就像人的两条腿,要想路走得稳,两条腿就需一样长,做到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否则,就会走不稳,造成有电发不出,造成电力投资的巨大浪费。

  这几年,在我国电力建设中,电源建设明显加快,仅2005年全国新增投产发电装机就达6600万千瓦,几乎相当于英国目前拥有的全部发电装机容量。今年预计投产将超过7000万千瓦。与不断加快的电源建设相比,受现有电力投资体制的影响,我国电网建设的步伐却有点慢,甚至滞后。因而在电源建设加快的大背景下,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有电“送不出”与“用不上”并存的情况。以山东省为例,2005年夏季全省最大电力缺口为150万千瓦,冬季最大电力缺口为50万千瓦,而鲁西南地区的济宁、菏泽一带,由于电网薄弱,同时大约有100万千瓦电力无法送出。类似情况,也在全国其他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因此,上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在谈到我国电力工业存在着的四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时,就把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列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从专家提供的资料看,目前我国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的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研究表明,要确保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电源与电网的合理投资比例应为4:6。但据不完全统计,即使是在电网建设加快的“九五”期间和“十五”前4年,我国电网投资在电力投资中的比例仍偏低,分别仅占整个电力投资比例的25.7%和34.7%。投资不足,导致一些城市这几年电网建设、改造刚完成不久,又出现了供电“卡脖子”现象。

  结构尚薄弱,安全风险大。由于资源赋存不平衡,我国多数城市电网属受电端电网,网内发电能力有限,需大量接受主网的外来电。如北京市外受电力超过七成,上海市外受电力接近四成。但多数城市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加上多数城市电网还未实现分片、分区供电,一旦发生重要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停电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

  设备水平低,可靠性较差。城市配电网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如北京电网除了仍有解放前的设备在运行外,还有1/4的线路运行时间超过了25年,有的超过了50年。许多城市电网高峰时段设备重载情况严重,部分设备过载运行。由于城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有些设备的容载比已明显低于要求的下限,送电能力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在这几年电源建设加快、今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电网建设要改变目前的滞后面貌,跟上继续加快的电源建设,开展、实施新一轮大规模电网建设刻不容缓。

  而两大电网公司庞大的电网建设目标的推出、实施,也预示着再过5年,电网建设在改变目前仍滞后于电源建设的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初步建立起电网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我国电网建设也有望走上与电源建设协调发展的轨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建设查看更多>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