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利率上调 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2006-08-25 00:00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18日,中国央行终于重重敲下“定音锤”:宣布再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即成为各大传媒的头条新闻。“久闻楼梯声,终见人下来”,此举旨在为偏热乃至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 

  就在此前三天,央行刚将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0.5个百分点,如此连续密集的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可见央行抑制当前国内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过多的态度和决心。遏制投资和信贷冲动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为此,人民银行主要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数量型工具收回过多流动性资金,从资金的供给方进行调节。根据当前社会总需求扩张势头仍很强劲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有必要在收回流动性资金的同时,加大对资金需求方的调节,利用利率杠杆适当抑制投资和信贷需求的扩张。 

  在本轮紧缩性调控过程中,央行两次调高了贷款利率。央行的解读是,抑制贷款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息,因为这将增加企业的贷款成本,迫使他们减少贷款。 

  因此,正如央行所表述的,这次加息将“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8月16日,国务院就内蒙古新丰电厂违规建设作出严肃处理。有专家分析说,因为地方经济建设事故而让省级行政一把手书面检查的事情,这在中国还属首次,它充分反映了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抑制经济过热的决心。由此可见,中央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抑制近期出现的投资增幅过快、经济过热的现状,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利率上调 看点在结构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与此相关,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也增长较多。在此次存贷款利率调整中,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有利于抑制长期贷款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面对轮番上阵的宏观调控手段,央行动用了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三大货币政策手段,又辅以“窗口指导”等各种行政措施,同时银监会、国资委、建设部等各大部委近期对于控制信贷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文件频频出台,央行今年的宏观调控组合拳真可谓无所不包。
 
分析师表示,今年的调控手段和调控力度在下半年将会有明显的效果。今年前7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0.5%,虽然累计增幅有所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依旧处于高位,调控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而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达21%,对于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占比例较大的房地产项目投资,对于抑制下半年固定投资的增长速度,分析师表示在此次加息下将可以起到更好的收敛效果。 

  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控制经济过热,而经济过热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是否超过10%就说明经济过热并不能确定。目前经济过热,银行信贷过高,会对经济带来一定风险,而进行宏观调控的关键应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从目前的间接投资为主转向直接投资,从银行为主的融资方式转向资本市场为主的融资方式,以微观经济合理化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化。

  电力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贷款利率上调,对电力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银行对电力的贷款会收缩,电力企业财务成本压力加大。业内人士举例分析说,黔源电力2005年年报披露的长期负债达15.31亿元,贷款利率上调0.27%之后,公司每年将新增405万元的利息费用,而其每年的净利润才50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此次贷款利率上调将降低公司近一成的净利润,这无疑将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 

  今年电力装机投产进入高峰期。据预计下半年将有近5000万千瓦的机组投入运营,占全年新增装机总量的66%。虽然全国电力需求增幅较大(全年预计增12%),但装机容量增幅比用电增幅高2.8个百分点,供需形势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发电小时数也随之下降,据预计,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幅将收窄至4.6%。此外,加息及汇率上升将使中国出口受阻,用电需求将进一步放缓。再加之政府关停小火电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外资对电力投资热情下降等,这些因素都使得电力企业的运营环境将不如以往。 

  华润集团电力行业分析员朱虹波认为,在煤价居高难下、利率调高、环保和技改支出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火电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越来越大。 

  2002年底进行的以“厂网分开”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形成了发电端竞争的格局。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以华能为首的5大发电集团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行业整合中占据着有利地位。而以华润电力、国投电力、国华电力、中广核等为代表的独立发电商正在强势崛起。此外,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加快蚕食火电市场份额,高参数大机组在火电建设中所占比重提升,以及大企业谋求煤电运一体化经营的趋势,这些变化预示着电力企业在未来将遇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