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双寡头格局诞生记

2006-09-15 00:00关键词: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2年底,大唐集团成立时发电装机容量仅为2384.75万千瓦。而三年后,装机量已翻了一番。而这也正是中国电力扩容狂飙突进的三年 

    大唐三年700亿     

    亚洲发电老大,从此是大唐。 

    2005年6月,当华能宣布成为国内首家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的发电集团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这一记录仅在一年之后就被大唐集团刷新。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中的最激进者,大唐集团这一次对外展现的规模是5000万千瓦。 

    上月底,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工地,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宣布:“截至8月27日10时整,大唐集团公司发电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翟若愚所说的这个时间,正是大唐三门峡发电公司4号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移交生产的时刻。 

    2002年底,大唐集团成立时发电装机容量仅为2384.75万千瓦。而三年后,装机量已翻了一番。而这也正是中国电力扩容狂飙突进的三年。 

    2002年成立之初,大唐的地盘大都分布在东北方一带——甘肃、陕西、河北、黑龙江及吉林等,此后借助“电荒”之势,迅速西进、南下,地盘扩大到内蒙古、福建、安徽、江苏、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据统计,从组建至今的44个月的时间里,大唐集团累计投入694亿元资金建设火电机组。在大唐的建设项目中,又几乎全是大型发电机组。到目前为止,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的比重由组建时的52.99%上升到73.33%,其中60万千瓦机组由组建时的2台增加到26台,占大唐集团火电装机容量的33.89%,同时还有12台在建。 

    在业内看来,“激进者”大唐,已经成为打破行业势力均衡的“野蛮人”。但在一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大唐在飞速扩张过程中,项目审批风险和资产负债率高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2004年初的“环保风暴”中,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违规项目名单中,大唐集团旗下的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厂4×600MW新建工程位列其中。 

    而在2005年7月发改委公布的32个违规电站中,大唐集团也有多个项目位列其中,其中包括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厂——大唐集团河北王滩电厂的3号、4号机组。 

    电监会的一位人士评价,在五大发电集团的装机容量拓展速度上,大唐较为“激进”。 

    大唐的激进不仅让它面临着项目违规的风险,同样也让资金链变得更为紧张,资产负债率的居高不下不容回避。 

    本报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4月,大唐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990亿元,比2005年年末增加158.88亿元,增长8.68%,但负债高达1533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42.55亿元,增长10.25%,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7.06%,比2005年末增加1.1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高达77.06%,这让大唐集团总会计师胡绳木很是担忧。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他这样形容大唐集团面临的财务考验:“(大唐集团)资产规模继续扩大,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资产增速低于负债增长速度。负债规模增长比较快,资产负债率持续攀高,短期偿债能力继续下降,货币资金存量下降,还贷压力和财务风险加大。”   
   
    华能模式 

    在发展路径上,与大唐集团不断靠新建项目扩大装机容量不同的是,华能选择了一条与大唐集团迥异的发展路径,那就是对区域发电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来作为扩张的首选。 

    2003年1月,华能斥资近24亿,收购深能源25%的股权,拉开电力市场化的序幕。2003年8月,华能出资4.15亿元,收购控股海南火电,并以此为起点,最终几乎占据了海南发电的全部江山。2003年12月,华能以2.27亿美元竞标收购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大发电厂50%的股权,“走出去”战略卖出实质性的一步。2005年7月,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华能取得51%的股权。 

    2006年9月6日,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与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合作开发建设大柳煤矿项目在北京举行了签约仪式。协议约定:华亭煤业集团出资51%,华能能源交通产业公司出资49%,共同投资建设年产量240万吨的大柳煤矿。这项合作为华能集团获得稳定的电煤供应渠道赢得了先机。 

    8月31日,华能集团与山东里能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重组里能现有的3大电力项目、共116万千瓦发电资产。按照双方的协议,华能与里能共同出资,成立“华能山东里能煤电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建设能源项目,据悉,双方的远期规划是在山东装机400万千瓦。 

    8月8日,华能集团与广东省国资委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低调”签下了《广东省粤电集团部分产权转让框架协议》,获得了粤电集团24%的股权。 

    尽管粤电集团发电装机容量高达1231万千瓦,照此计算,华能集团的发电装机容量也应该超过了5000万千瓦,但业内人士介绍,计算装机容量多采用“可控装机容量”为标准,而华能由于只取得了24%的股权,所以对于华能集团来说,粤电集团的装机容量不应该算在可控装机容量之内。 

    海通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从资金占用和项目投产速度而言,华能的扩张模式与大唐自己新建机组相比,投入期更短,风险更小,“毕竟只要项目并购完成,就可以为集团贡献现金流”。但他也强调,由于背景和禀赋的不同,华能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电力企业而言,很难模仿。 

    虽然投资总额可能不如大唐,但业内估计,三年多时间中,华能对外投资额至少要超过大唐的2/3以上。 

    电监会一位人士对谁是装机容量老大的争论不以为然,他说:“关键是看企业效益和治理水平能不能得到提升,单纯的拼规模、比排名没有意思。” 

    对于发电企业,尤其是国有发电企业的扩张冲动,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之前对记者说:“这是国有企业的特色,以前管10家电厂,现在管100家电厂,自然肯定感觉权力扩大了。”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因为目前5大发电集团都属国资委监管,而国资委的思路是保留行业的前3位,这就意味着,现有的5大发电集团今后很可能会整合到两到三家,“谁规模最大,自然谁担当整合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