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IBM涉嫌行贿 洋腐败拷问商业规则

2006-11-09 00:00关键词:IBM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受贿案的法庭文件中,出现了计算机服务企业IBM的名字。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到,IBM曾向一位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这位名叫邹建华的销售代理是张恩照的朋友,曾向张恩照推荐IBM,但相关报道未提及任何贿赂。IBM的一位发言人昨晚表示,该公司尚未看到法庭判决,因此无法对此发表评论。 

  新时代的IBM(中国)公司,正秉承“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客户共同走向随需应变的转型之路。打开IBM中国网站,这一行字跃入眼帘。IBM由于其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曾多次跻身“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行列,并成为跨国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标杆。

  就是这样一家优秀的外企涉嫌商业贿赂,确实让人有点意外。然而,这并非是个案,据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调查结果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在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跨国公司规范严谨的管理以及对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的要求,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在华行贿的许多跨国公司由于背叛商业文明,不仅要面对本国公众的责问,甚至有受到处罚的风险。但事实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在华外企不仅行使商业贿赂,而且各种手段运用熟练,如:请客户到国外考察,其安排则以消费为主,如看风景、乘游艇,逛赌城;帮助客户的子女在国外上学就业;出巨资资助客户接受教育;为客户的活动提供大额的资金支持;甚至安排好客户相关人员在退休之后获得收益。其手段之隐蔽,花样之繁多,让人所料未及。

  目前,中国是很多跨国公司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相信在华外企负责人也会受到来自国外总部业务的压力:市场和利润是考核他们业绩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当利润和商业伦理发生冲突时,有些跨国公司的人员选择了违背商业文明的行为。

  在得到不少在华外企有行贿嫌疑这一结论后,第二点就是我国政府应采取何种对策?不可否认,一些外企的行贿手段确实非常隐蔽,他们一般是在幕后提供支持,实际上是纵容和支持行贿行为。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美国可以制定《反海外腐败法》,约束他们在海外投资的企业,而我国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还不够,这为行贿遗留了空间。

  一个德国人曾说:“不能怪我闯红灯,因为没有人管我。”美国某跨国公司工程部业务主管曾说,按照母公司要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找到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法律允许做的才去做。但是如果是这样,许多事情根本做不成。朗讯(中国)公司及天津德普公司贿赂案被曝光后,当事人的表达更直接:在中国,你不贿赂就根本拿不到订单。

  当外企用无奈、被迫来为自己寻找借口时,我们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商业环境,反思一下某些部门和利益群体的所作所为。当外企将行贿用到得心应手时,也许是有关部门行动的时候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