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考察乌江水电

2007-10-09 10:52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键词:水电电工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了进一步调查我国国内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日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水利报、中国电力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对我国水电开发程度相对最高的乌江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媒体记者们普遍感到,水电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与新闻宣传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公众对水电开发的重要的生态环保作用,还有很多误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新闻媒体非常有必要加强对水电开发客观的宣传报道。考察的结果同样进一步证实;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这个全世界普遍的规律,在中国同样是存在的。 

    目前乌江的水电开发程度在我国是最高的,同样,乌江水电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也是最显著的。乌江水电的建设者们已经把“要我环保”上升为“我要环保”的高度。他们根据我们现有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自觉地保护环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乌江索风营水电站的时候,也对乌江流域的梯级水电开发和生态环保经验给予了的充分的肯定。并要求今后我国的水电开发都应该这样做。 

    通过考察,大家亲眼看到我国年轻一代水电开发建设者正在用默默的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着开发水电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的误导宣传。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尽可能的让我国宝贵的水能资源,早一天为我们的百姓造福。他们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同时更希望能少烧一点煤炭,节省下更多化石能源资源留给我们的后代。 

    正是通过这些水电建设者们的努力,乌江开发已经彰显出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今后,我们特别需要通过对乌江以及其他一些水电开发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深入报道,客观的评价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效果。宣传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促进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我国的水能资源优势,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效果到底如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客观的评价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前不久曾组织有关媒体对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的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考察。通过实际参观考察国外水电开发情况,我们发现欧洲各国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北欧国家的瑞典,由于从早期开始就始终把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电能源作为首选。使得其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支持都是来自于水电。至今,瑞典的电力供应99.8%还是来自水电。相应的瑞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好的保护,成功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他欧洲国家也不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早期就积极的开发利用水电。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停止了或者严格限制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煤炭的开挖,要求能源电力生产必须依靠清洁的水电、核电,以及各种可再生能源解决。通过有目的的考察,我们发现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的生态环境都与其水电开发的程度成正比。特别是一些曾经被反对修水坝的舆论作为水坝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的拉斯旺、三门峡等等也同样创造出了极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