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特稿]节能环保求发展

2007-11-05 17:0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力新闻节能环保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节能环保中求发展
——西北电网多管齐下推进节能减排综述

记者鹿飞通讯员李海成伏振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西北电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电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西北电网总装机为4523万千瓦,比2002年几乎翻了一番。2007年将新增装机500万千瓦。今年1至9月份,西北地区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5.59%。电力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认真贯彻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西北监管局和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电力在促进西北节能环保、快速发展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促进"上大压小"落实节能减排

今年初,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以及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要求:要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按照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以及供电标准煤耗高、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和其他应予关停的机组;今后规划新建火电项目,都要尽可能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这个要求,西北电监局和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协商部署上大压小工作,组织协调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并制定了西北地区"十一五"关停28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方案。发电企业认真进行落实,截至目前西北五省(区)发电企业已基本按要求完成今年应关停的小火电机组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积极组织电网企业促进上大压小工作,采取的措施:一是落实对小火电机组执行差别电价、差别电量的要求,督促按计划关停小火电,加快电网建设,加强电网调度,调增小火电关停地区电网供应能力,确保电力可靠供应。二是积极配合做好"上大"机组接入系统方案审查,努力实现发改委提出的"当年关停、当年核准、当年开工"要求。三是积极督促各省(区)电力公司配合地方政府,贯彻禁止出台优惠电价政策要求,对高耗能企业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对自备电厂合理收费。这些措施实施以来上大压小目标的实现。

组织竞价交易让节能环保机组多发电

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在积极配合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电力公司开展发电权交易工作、促进"上大压小"工作有序全面推进的同时,结合各省(区)电力电量平衡形势的变化,积极组织相关省份签订或调整各类跨区跨省交易合同,优先考虑节能环保型机组的发电权重。充分利用电网企业的调度优势,以宏观调控手段优先收购由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量,并大力鼓励煤耗低、排污少的大容量机组多发电。
充分利用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组织跨区跨省电量交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节能减排。今年4月26日,西北电网电力交易大厅正式启用并组织了首次电力交易。为鼓励大容量、高效率、环保型机组参与跨区电能交易,西北电网公司从西北送华中28亿千瓦时电量中拿出4亿千瓦时在西北电网内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的17家火力发电企业中组织集中竞价。通过公开竞价,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发电集团公司马莲台发电厂、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中标,中标机组全都为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这次交易坚持高效环保机组优先的原则,对大容量、环保机组给予了必要的优惠,对中标的环保脱硫机组给予脱硫成本补贴。
今年9月21日,在西北电网公司组织的送青海3亿千瓦时电量的跨省送电集中竞价交易中,在实行原有对脱硫机组进行补偿的基础上,增加了鼓励大容量机组多报电量的条款。陕西华能铜川电厂、甘肃华能平凉发电公司和宁夏中宁发电公司分别以1.5亿千瓦时、1.2亿千瓦时、0.3亿千瓦时的电量中标。在这次中标的3家企业中,都是30万千瓦、60万千瓦大型机组。
据有关专家测算,上述由30万千瓦以上机组中标发电的总计7亿千瓦时电量,和由容量低于30万千瓦的机组发电相比,节约了标准煤约2.1万吨。这些标准煤可再供30万千瓦机组发电约6300万千瓦时,按照每户月用电150千瓦时计算,相当于大约4万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量。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西北电网电力电量出现明显富余,预计今年富余电量将达到400亿千瓦时。2005年西北向华中送电14.65亿千瓦时,2006年向华中送电30.29亿千瓦时。由于西北电网内电力电量富余逐年增多,竞争送电的态势已经形成。这为西北电网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促进大容量、高效率、环保型机组送电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介绍,在2008年度的电力电量平衡工作和发电计划制定的工作中,西北电网公司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节能调度政策,安排各省优先消纳水电及其他可再生和洁净能源发电,使火电厂在区域内参与平衡,预计安排5-8亿千瓦时的发电权交易,由耗能小、排放少的大容量机组替代小机组发电,可节约标准煤20万吨以上。

优化电力调度优先利用清洁能源

西北电网公司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通过优化电网调度方式,促进节能减排。
优化水电调度,充分利用好水电资源优势。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装机占全网总装机的三分之一,水火电互补优势非常明显。西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水火电互补优势,根据水情和用电负荷变化,通过电网调度优化水火电开机组合。坚决贯彻水能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先调度利用水电。2005年下半年由于黄河上游源区持续降雨,黄河流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引起2006年青海水电大量富余,需要陕西、甘肃、宁夏来协助消纳水电。而这个三省(区)电力电量均有富余,总富余电量达200亿千瓦时,接受富余水电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西北电网公司坚决承担起消纳富余水电的组织协调职责,采用"量价分置"办法,较好地完成了富余水电消纳任务,没有发生非正常弃水现象,使水电得到充分利用。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提高火电机组经济运行时间,节约煤炭资源。西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约占全国一半,但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必须重视其合理利用,力争每一吨煤都发挥其最大发电效益。在火电机组运行安排上,西北电网公司利用大电网联网优势,发挥负荷的时差错峰效益,准确预测负荷,充分利用水电调峰,大大减少了火电机组的启停次数和增减负荷的频次,提高了火电机组在经济负荷下的运行时间,降低了火电机组的煤耗。使火电厂平均煤耗由2004年的每千瓦时350.4克,降低至2007年9月底的每千瓦时345.1克,减少1.5个百分点。
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西北拥有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利资源、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等。以风能资源为例,甘肃河西走廊、宁夏贺兰山等为风能富集区,新疆风力资源尤为丰富。据统计,九大风区可装机容量在8000万千瓦以上。目前西北五省区风电装机约49.62万千瓦,虽相比2004年已有很大增长,但在全网发电份额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为此,西北电网公司全面开展了风电发电计划安排、考虑风电的电网调峰、考虑风电的调度模式等项目的研究,为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做好充分准备。"十一五"期间西北电网将新增风电装机60万千瓦,总规模将超过109万千瓦。此外,对于并网的风电机组,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电量全额上网。据了解,风电上网电量从2004年的2.947亿千瓦时提高到2006年的6.76亿千瓦时,2007年预计完成约9亿千瓦时,风电上网增加部分相当于减少火电耗煤20万吨。

加快750千伏电网建设构筑电力节能高速路

发展大电网、大机组、大容量输电技术,是实现电力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西北电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论证发展国内最高电压的750千伏电网,2005年9月26日建成了我国目前投入运行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示范工程,该工程投运两年多以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促进黄河上游水电清洁能源利用和西北电力外送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50千伏电网被业内人士成为"电力高速公路",适合于大功率、远距离传送。一条750千伏线路输送能力是目前西北广泛使用的330千伏线路的4倍,是全国普遍采用的500千伏线路的2.5倍。
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为西北750千伏电网建设和国家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节约资源的示范,电网发展的示范。目前西北750千伏电网已掀起大规模建设高潮。
今年初,西北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三型"电网发展战略,有效推动了西北750千伏电网建设。拉西瓦至官亭、拉西瓦至西宁、兰州东至白银至银川东、兰州东-平凉-乾县750千伏工程以及玛纳斯送出工程进入全面建设,到2008年底西北电网将初步建成750千伏骨干网架。"十一五"期间,西北电网750千伏工程共投资603亿元,建设750千伏变电站32座,变电容量4950万千伏安,750千伏线路36条,线路里程12560公里,初步建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750千伏送端电网。到2010年,西北电网外送能力可达3263万千瓦;到2020年,西北电网外送能力可达10000万千瓦以上。实现新疆、西藏与西北电网联网,届时全国形成统一的大电网互联,将有力促进西北电力大规模外送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7月27日至8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一行先后到青海、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等五省(区)调研,并与五省(区)政府进行了电网发展会谈。在加快西北电网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并对西北电网规划、建设和投资,特别是西北电力外送作出了重大部署。会谈进一步明确了西北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十一五"期间,西北电网750千伏工程共投资603亿元,建设750千伏变电站32座,变电容量4950万千伏安,750千伏线路36条,线路里程12560公里,初步建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750千伏送端电网。
通过建设坚强的750千伏电网,将西北电网与相邻电网互联,把西北的水电和火电"打捆",大规模输送到华北、华中地区,实现跨地区、跨流域错峰、调峰、"水""火"互济,更大范围地优化配置资源,既节约能源,又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西北电网公司在电网规划建设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以技术创新提升节能降耗效益。
从电网规划环节抓起,大力推广同塔双回(多回)、紧凑型线路、大截面导线、大容量变压器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优化输变电工程站址和线路走径选择,减少资源消耗,节约土地资源,注重环境友好,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促进电网可持续发展。根据"十一五"规划,750千伏主要送电通道基本全部采用同塔双回设计,共约5000公里;向区域外送电全部采用直流,送电容量为531万千瓦。在电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开展电网节能降耗专项研究,从降低电网线损、减少材料消耗、压缩土地占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论证,从电网总体规划到工程具体实施全面落实节能要求。通过一些列措施的实施,西北电网为节约资源、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作出重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新闻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