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眼镜电工”默默无闻绽放青春

2007-12-04 17:4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温州乐清市大荆镇的龙西乡村民都认识“眼镜农电工”——陈波荣。陈波荣外表斯文,初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是教师。可就是这样一个斯文的年青人在农电岗位上为客户排忧解难,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绽放青春,放飞理想。于是村民都亲切地称他——“眼镜”。 

    2003年夏天,在乐清市供电局一次农电工社会招聘中,“眼镜”以优异的成绩在600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十名录取人员其中之一,从此开始了他的农电生涯。“眼镜”学的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掌握着娴熟的电力专业知识,但他从不骄躁,仍就虚心学习。在新安江上岗培训期间,他认真听课,到课率百分之百,无论在应知、还是在应会,在考核中都是名列前茅。培训归来后,“眼镜”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并选择了安全员的工作岗位。从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将青春绽放在乐清的北部山老区中。 

    “眼镜”眼光敏锐 

    丰富多彩的社会上,多少有志青年忽视理论学习,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最后蜕化变质。但是,陈波荣对学习有敏锐性,如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掌握其精神实质并学以致用。他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和品行修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陈波荣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电力专业知识和政治学习,在平淡生活中自娱自乐,外界的不健康和奢侈生活与他无缘,始终保持青年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眼镜”求真务实 

    陈波荣认真执行企业有关“作风建设年”的文件精神,在“作风建设年”中,陈波荣求真务实,真正做到廉洁自律。针对上级提出的重要岗位犯罪危险源分析,作为大荆所团支部组织委员,他认真分析自己存在的有可能导致犯罪的危险点,并判断和鉴别。因此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他也做到廉洁自律,到偏远山区为农户义务维修时,热情好客的村民请他吃饭,他拒绝;老人送他山里特产,他拒收;但是,他却从来不拒绝为客户服务,哪怕是节假日,哪怕是换个小小的灯泡。在关键时刻,他的身影总会出现在你面前。

      台风中展现风采

    2004年8月“云娜”台风正面袭击乐清,给大荆镇的龙西乡造成了严重破坏,交通、通讯中断,电力线路中断。在安全岗位上只工作四个月的陈波荣带着同事,冒雨巡视线路,在隐患点设立标志。由于通讯中断,龙西乡又发生多处泥石流,为了不使家人担心自己的安危,他向家里报个平安,便匆匆回到岗位上。他召集全部同事,分头对线路进行特巡,登记每个台风的线路受损情况,为抢修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使抢修工作进展得到加快。为了暂时恢复龙西乡政府的通电,局有关领导决定由贵坑小水电站暂时向乡政府所在地供电,但通往贵坑村的路已中断,陈波荣冒雨步行,翻山越岭,淌过湍急的溪水,仔细的检查线路,并记下了需要更换的线路,为恢复用电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 

    在抗台的一个月里,他起得最早,睡得最迟。在凌晨五点,同事们沉沉睡觉,陈波荣早已起床开始整理工器具。在夜晚,疲惫的同事早已休息,而他还在总结当天的施工情况,计划明天的施工及安全措施和人员安排。一个月里,他只回过一次家,一直等到一个又一个村庄又恢复了送电,他才松了一口气。台风无情,人有情。陈波荣自从工作以来,每次抗台都有他的身影,都会以十二的精神出现在他时刻坚守的岗位上。

      服务中绽放光芒 

    为了更好为客户服务,陈波荣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他的服务,总是以民为先;他的服务,总是急人之所急;他的服务,是大山拦不住的,是急流挡不了的,是狂风暴雨阻止不了的。 

    记得2006年一天凌晨,外面下着雨,值班室里的电话铃响了。仙人坦村有一农妇触电身亡,正在写资料的陈波荣,马上随同值班人员到达现场。旁边围着一大群村民,有身亡者的家属,有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但忌于农妇嘴边呕吐物,无一个站出来进行人工呼吸。陈波荣一下车二话没说,就对农妇进行人工呼吸。虽然未能挽救死者,但他的行为却感动了当场所有的人,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居民用电比什么都重要。”陈波荣总是如此说,但也是这样做的。一天傍晚,智仁乡合朝村来电村里没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当时雨越下越大,道路泥泞不堪,线路穿梭在山林之中,给故障点寻找带来极大的困难。抢修人员有点动摇了,提仪明早天气好些再修理。作为安全员的陈波荣,考虑各方面天气因素后,做出了马上寻找的决定,并亲自带队寻找故障点,拨开草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翻过高山。他的坚持终于让他们找到故障点并进行抢修。不一会儿,山上合朝村的灯光亮了,听见山下隐约传来的欢呼声,陈波荣笑了,这才和同事们带着一身泥巴延着崎岖的山路回去。 

    对陈波荣来说,对空巢老人进行特殊服务是常事。仙人坦村的大山自然村,地处海拔400多米的山上。村中的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守望着家园。自然村中没有懂电的人,老人们家中的灯泡不亮,开关坏了,电线老化都找不到人修理,无奈的老人们又点起了煤油灯。闻知这种情况后,陈波荣利用双休日,自己掏钱买来了材料,到大山为老人们挨家挨户进行修理。这种义务维修对他来说已是小事,因为海拔比大山自然村更高的李家山、叶山等山上行政村里,也时常出现这个“眼镜”的身影。村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这个“眼镜”是一个好人。 

      工作中以站为家 

    在龙西乡,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外来常住人员:一年365天,有330天以上住在龙西,龙西农电站并到双峰中心站后,双峰中心站又多了一个这样的人,那就是“眼镜”。每到下班时间,职工们都准备回家了,而陈波荣却是在准备开始工作。作为安全员,他白天要组织各类施工,对现场进行监护。他经常利用晚上整理安全管理方面的资料,总结当天施工的情况和检查工作票进行。 

    以站为家的他不计个人得失。在站里加班加点,领导要发放加班费,他拒绝;同事夜间去抢修,他陪同。在平时工作中,他担任三级安全员兼仓库管理员。尽管平时的工作已经很累了,他还是利用双休日对三千多户表计资料进行普查。而且还在营业普查进展中走在前列,帮助其他人员对龙西乡、智仁乡的关口表进行普查,特别是智仁乡的关口表多分布在山头,但他一只表计也不放过。正如他自己所说“事情要做,就要做好。” 

    百岗峰上云卷云舒,显胜门前花落花开,“眼镜”就是这样在安全员的岗位上真心实意为山老区人民提供着优质服务。山老区是宁静的,但有了这位心系群众的农电工,一下子就热闹了。因为他以扎扎实实坚守在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带动了大荆供电所所有年青职工: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在岗位上不懈追求,使国网公司“十项承诺”等优质服务在基层中,在边远山区中得到兑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