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农村水电综合正文

江西小水电业主筹划“非常行动”

2007-12-05 14:5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小水电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小水电与供电公司:电价怎么定

      2007年8月20日,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副会长欧阳淼生得知,该县部分水电站业主正在筹划“非常行动”,“准备以静坐、打横幅等方式引起媒体注意,以求解决上网电价过低问题。”
      欧阳淼生随即将此消息上报县综治办。铜鼓县委县政府紧急召集县供电公司、部分小水电业主、物价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答应处理此事,“非常行动”才得以避免,但结果仍是“不欢而散”。
      而就在今年5月,铜鼓县多家小水电业主就发出过同样的声音,要求政府解决上网电价过低的问题,经过铜鼓县小水电协会多次协调,事情才得到平息。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两年来,铜鼓县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感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小水电开始联合起来,试图通过提升电价来改变窘境。

      曾经的水电致富梦

      仅仅在几年前,小水电还是许多铜鼓人的发财致富梦想。
      2001年,地处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正似一江春水,开始泛起“涟漪”。
      距铜鼓县城40余公里的红苏村,位于大段镇南端的崇山峻岭之中,水能资源丰富。2001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欧阳淼生拿出自已的全部积蓄,联合两户村民投资68万元,在自家门前修建了铜鼓县第一座农民股份制电站——红苏电站,装机260千瓦,并于2002年6月建成发电,此后6个月的出售电量收入达12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红苏电站的顺利建成和良好的投资回报,使得红苏村开发小水电的热情高涨。村委会研究认为,红苏村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小水电是红苏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红苏电站投产后的三年内,不足百户人家的红苏村,建成水电站7座,总装机3450千瓦,年发电量达1250万度,年电费纯收入达150万元,全村人均“小水电”收入3000余元。全村参与小水电开发的达47户256人,用欧阳淼生的话来说,红苏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由农民变成了懂发电技术的水电从业人员,该村由原来靠山吃山的林业村变成了借水发财的水电村。

      欧阳淼生也成了“一面旗帜”,县政府把他作为先进典型给予了隆重的表彰和奖励。“当时县政府还奖励了我3万元,从而引发了‘红苏效应’。”即使现在,欧阳淼生也乐意向《中国经济周刊》谈及这段往事。

      据铜鼓县供电公司《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显示,2001年铜鼓县电力系统“供发”分家之后,各径流小水电站上网电价从0.12元/度调升为0.18元/度。2002年国内能源趋紧,小水电资源受到工业企业的无比“青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铜鼓民间投资小水电的热情。

      由于铜鼓县85以上的面积为山林,且水系极为丰富,在“红苏效应”的带动下,从2003年到2005年前后,这个只有13.7万人口、2005年县财政收入为6651.9万元的小县出现了一个水电开发高潮。

      据欧阳淼生介绍,截至2006年年初,铜鼓县共吸引民间资本8000多万元投入小水电建设,兴建和改造电站70余座,装机容量22000千瓦,年发电量8000余万度,成为铜鼓县继木竹、建材、医药行业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铜鼓县水电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并接近饱和,成为全省水电资源最多的县之一。

      许多人都怀着发财致富的梦想加入了这次投资热潮。在他们看来,开发小水电属于“一劳永逸”,“一次投入,收益无限”。

      “越发越亏!” 

      2003年,刚刚下岗的邱立程也带着希望加入了开发小水电的热潮。包括自己的10万元资金在内,邱立程和别人合伙投资30多万建成了两家电站。但随着电站建成并开始发电,邱立程感觉离希望越来越远。邱立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收回10万元的投资已变得遥遥无期,现在电站能艰难地保本运行就很不错了。”

      邱立程的感觉得到了多数小水电业主的认同,“越发越亏!”这句话,现在成了当地小水电业主的流行语。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当时小水电修建成本太大,而大部分股东又是农民,大量的筹建资本都是靠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而来,随着当前物价上涨,银行利息、税收的上调,再加上工资、水资源费等开支,尤其是上网电价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使得该县小水电形成“高成本运转,低价位收购”的现状,导致小水电业主血本无归;作为铜鼓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小水电,经营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小水电业主还贷压力越来越重,近两年已没人再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与改造。“一些贷款修建起来的电站,连利息都不足以支付,甚至有个别业主背负债务外出打工谋生。”
       2004年底,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成立,有着10年村主任履历的欧阳淼生,被推选为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的副会长。“我们成立协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提升电价作斗争。”

       电价似乎成了铜鼓县许多小水电摆脱困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都是电价惹的祸?

     “为什么我们的电价最低?”
      欧阳淼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据他们查找到的2006年江西省发改委批复的上千座小水电的上网电价中,“唯独铜鼓上网电价最低”,周边其他县市的上网电价都在0.27—0.32元/度以上,而铜鼓县小水电上大网的电价为0.2元/度,上县网的电价为0.2、0.21、0.24、0.25元/度不等。“审批过程中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铜鼓的上网价最低?我们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本地各小水电上网电价不统一的状况也让小水电业主们很难接受。
      据记者了解,当地小水电的电价制定实行“一站一价”或者“一机(发电机)一价”制度,因此不同的小水电的上网电价有高有低,甚至出现同一座大坝上的两家电站电价不同的现象。许多小水电业主因此怀疑:“县供电公司随意定价,有关系的电站电价就高,没关系的电价就低。”
当地电力系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小水电的上网价格,是按照小水电的投资规模、发电总量等因素制定的,有高有低也属正常,一座坝上的两家电站电价不同的情况也难免出现”。
       而在小水电业主看来,供电公司的低价收购、随意定价,以及在此电价基础上扣除不合理的线损(县网4,大网6;线损即供电网络在传输电量时产生的损耗)等举措,正是小水电难以为继的“罪魁祸首”。
       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认为,铜鼓县现有的80多座小水电,不仅培养了税源,增加了社会效益,同时因为加大了电量的提供,且廉价卖给供电部门,也为县供电公司多年的亏损填补了很大的缺口。“但在利益分配上,却出现了牛耕田、马吃谷的现象。供电部门一再压价使业主无利可图。”
 
      在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今年6月通过江西省发改委门户网站呈送的《关于请求调整铜鼓县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报告》中,对于县供电公司的这些行为,用了“层层盘剥”一词。报告称,从2006年6月开始,小水电业主多次找到铜鼓县相关领导,“要求同网同价提高上网电价,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具体答复,总是推三阻四”。

     而作为小水电发电量的唯一收购者,县供电公司也为此万分“苦恼”。
      铜鼓县供电公司2005年7月提交铜鼓县政府的《关于服务和促进小水电资源转化工作情况的汇报》中称,由于农网改造资金有限,“仅考虑供用电发展建设的电网,要承担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水电站发电上网电力的对外输送,显然存在输送困难的实际问题。加上小水电的季节性发电,号称‘雷公’电站,丰水期发电要外送,枯水期要用电发不了,无法对供电带来效益”。

      在供电公司看来,由民营投资新建的小水电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开发建设中审批过于形式,对投资开发项目开发条件和能力缺乏充分的审查和评估,致使一些工程盲目上马,匆忙开工;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对民营电站工程的质量监督、招标管理等监管不力,致使水电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失控,部分小水电项目投资造价过高,投资业主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没有清楚认识;三是电站承担的税费过多过重,电站寄希望上网调价,
将社会负担转移到供电企业上来,损害了供电公司的利益,供电企业也不堪重负。 

      日益激烈的冲突

       据欧阳淼生介绍,今年以来,铜鼓县干旱少雨,小水电经营更加困难,该县已有四五家小水电由于当初选址不佳,水流落差太小,而陆续关停;有四五家时发时停,还有两三家每月销售电量的收入不足千元。

       种种窘状使一些小水电业主今年8月开始酝酿“非常行动”。为了缓解这次矛盾,铜鼓县委县政府召集县供电公司、部分小水电业主、政府相关部门开协调会。一位与会的主管领导说:“2006年你们的电价由0.18元/度上调为现在0.20元/度,要不是县供电公司经理签字,你们的电价也不会涨。”据参加会议的一位小水电业主介绍,这句话却激发了这次协调会的不欢而散。“我们生产的东西,定价权却和我们无关。”这位小水电业主愤怒地说道。在他们看来,本来就应该上调的电价,却变成了供电公司的“施舍”,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2007年6月27日,铜鼓县水电行业协会向江西省发改委呈送《关于请求调整铜鼓县小水电上网电价的报告》,“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希望能得到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敦促相关部门尽快妥善解决上网价格悬殊问题,并同时制止变相克扣电价现象,真正做到同网同价,使铜鼓小水电产业正常、稳步、健康发展”。

      6月28日,江西省发改委商价处在网站上进行了回复,称省发改委从未接到铜鼓县相关部门报送的要求核定批复新建电站上网电价的文件。
“这就有鬼了!我们从2006年起多次上报的新建电站调价的要求竟然没有上报?”欧阳淼生找到县价格主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你们的要求我们如实上报了,其他的事我们不知道。”

      小水电业主们于是怀疑物价部门并未将自己提交的调价报告上报省发改委,“造成我县新建电站上网电价偏低的矛盾未解决、投资难以回收”。

      “我们8月份的‘非常行动’也失败了,政府部门还是像以前一样,只会说他们很重视,会尽快解决,但目前没有一点进展。”一位小水电业主向记者抱怨说。

     “江西各市县小水电上网电量计划由省级电力公司审批下达,虽然电力公司表示敞开收购小水电的电量,但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小水电上网仍缺乏议价权。”电监会一位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中国经济周刊》刘江徐婷婷)

      相关资料

      小水电:小型水电站的简称。其装机容量规模因各国国情而异,如美国的小水电定为装机容量15000千瓦及以下,日本、挪威为10000千瓦及以下,土耳其为5000千瓦及以下。中国的小水电在现阶段是指由地方、集体或个人集资兴办与经营管理的,装机容量25000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和配套的地方供电电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