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电投站在战略机遇的新起点

2008-01-22 15:3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十七大中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电投站在战略机遇的新起点
      ——“三步走”绘就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本网讯  记者李嘉  汪波报道  1月21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定了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出重要批示,对2007年中电投集团各方面工作表示祝贺,并指出2008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主业,推进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做好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国务院派驻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孔令鉴、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谢振华、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主席张成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王骏、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副局长鲁红星、中央组织部干部五局副局级巡视员魏向阳等领导出席会议。
      中电投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在会上做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开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指出,2007年中电投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和国资委的具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安全稳定生产,强化经营管理,优化调整结构,推进自主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了效益提升、消耗降低、结构优化、增长较快的良好态势,集团公司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跃上新台阶。

      据了解,2007年是中电投集团公司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攀升。其中,装机容量达到4300万千瓦,完成发电量1911亿千瓦时,煤电产能3400万吨,有色金属产能43万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27台,共184万千瓦,累计关停达到43台,总容量229万千瓦;全年投入节能降耗和科技环保资金19亿元,新开工脱硫改造机组21台580万千瓦,全年完成机组脱硫改造7台99万千瓦,脱硫机组总容量1530万千瓦;完成供电煤耗357.7克/千瓦时,同比下降5.56克/千瓦时。2007年超额完成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指标,被国资委授予2004-200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称号和“绩效进步特别奖”。

      陆启洲强调,中电投集团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取向,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为重点,强化主营业务,强化区位优势,强化海外发展,强化产融结合,强化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又好又快,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综合实力,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结构布局合理、环保水平领先、员工素质优秀、企业文化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中电投集团公司根据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思路,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即用三年时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煤炭产能7000万吨,产业特点更加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更加显著;再用五年时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亿千瓦,煤炭产能1亿吨,形成五大常规能源基地、五大能源及产业集群、三大核电基地、两大新能源基地格局,成为产业优势突出,集群和协同效应显著,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能源企业集团;到2020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4亿千瓦,煤炭产能1.4亿吨,力争电力总装机容量占全国10%。争取在2020年前成为整体实力突出,海内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陆启洲指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建立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牢牢把握总部“四个主体、两个中心”定位,明确三个层级的责、权、利关系;坚持突出核心业务,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坚持产融结合方向,不断提高国有资本实力和运作能力;坚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着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

      他强调,2008年中电投集团要全力把握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全力推进“三步走”战略实施;积极实施“上大压小”,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贯彻安全第一方针,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着力提高经营绩效,实现利润水平稳步增长;全面推行同业对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快集团化管控模式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三步走”战略
中电投集团公司历经五年改革发展,已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新年伊始,该公司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三步走”战略新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煤炭产能7000万吨,形成产业特点更加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更加显著,在行业内占据重要位置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能源企业集团。

第二步:到2015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亿千瓦,煤炭产能1亿吨,形成五大能源基地,五大能源及产业集群,三大核电基地,两大新能源基地格局,成为产业优势突出,集群和协同效应显著,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能源企业集团。

第三步:到2020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4亿千瓦,煤炭产能1.4亿吨,力争电力总装机容量占全国10%。在2020年前成为整体实力突出,海内外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电为核心 煤为基础 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解读中电投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报告
本网记者 李嘉报道

2008年是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中电投集团公司把握第二轮发展机遇期、实施资源整合、提高整体实力的关键一年。
记者从中电投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报告中获悉, 今年集团公司将加大项目前期力度,加快基本建设进度,确保安全生产,强化经营管理,全面推行同业对标,突出刚性考核机制,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努力做好节能减排、“上大压小”以及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谐企业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良好开局。

厉兵秣马把握能源新机遇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发电行业,近三年平均每年增加装机1亿千瓦,增长速度前所未有。2007年末,国内装机突破7亿千瓦,预计“十一五”末将达到9亿千瓦,2020年将达到14亿千瓦。

国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能源行业和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作为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电投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国家持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支持东部率先发展,不同区域内均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国家推动煤电、煤化、煤港路联营,国资委鼓励中央发电企业向综合性能源公司方向发展,对集团公司在资源大省、能源大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煤炭和具有能源资源转化优势的相关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五年来,中电投集团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不断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集团化运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水平和效率显著提高,发展态势保持良好。水电流域开发取得积极成果,装机容量及比例均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火电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开始陆续投产;核电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正式成为国家控股建设运营核电的三大主体之一,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主营业务和综合产业协同、健康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与区域经济有机融合,加大与有关省市区战略合作力度,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总起来说,中电投集团公司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10年成就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中电投集团公司积极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抓住地方国企重组、国家清理职工持股会等机会,积极寻求有盈利空间的好项目实施并购重组,扩大核心业务规模,缩小与国内主要发电集团的规模差距。

今年该公司将加快区域战略实施,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强化投资管理,形成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发布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落实发展责任,发挥二级单位在区域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作用。

以电为核心,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坑口电厂,优化发展路口、港口电厂,继续做好黄河、沅水流域后续容量开发,积极争取新流域开发权。积极拓展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华中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电源布点。
以煤为基础,加快推进蒙东、黄河、淮南、豫南等区域千万千瓦级电站群建设,重点打造蒙东、宁东等以电力为核心的大型煤电一体化综合产业集群,提高优化配置煤炭资源的能力。积极推进核电项目建设,确保海阳项目核准和主体工程负挖,争取获得内陆和沿海各一个项目控股开发权。

“上大压小”节能减排重拳出击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中电投集团公司在与国家发改委签订的《“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削减目标责任书》和《“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目标责任书》后,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27台,共184万千瓦,迄今累计关停43台,总容量229万千瓦,已完成责任书目标的57%。

工作报告中要求,按照“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确保完成2008年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加快存量机组技术改造,优化运行管理。加快对现有机组的脱硫和除尘改造。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根据国家节能调度要求,有选择的安排2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通流改造资金。确保新机如期投产并达设计值,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加强对脱硫改造工程的管理,保证环保设备稳定运行。

该公司提出,2008年全年要按期关停25台共241万千瓦小机组,累计关停68台、470万千瓦。

投产规模再上新台阶
2008年中电投集团公司要确保700万千瓦,争取850万千瓦投产规模,保证1597万千瓦装机容量按计划开工,确保锦赤铁路通道扩能项目开工。在工作报告中,该集团公司确定了2008年的工作目标。

“竞争从前期开始”
经营发展目标:完成发电量2275亿千瓦时;原煤产量3541万吨;有色金属产量42.6万吨;电力新增容量820万千瓦,开工规模争取达到1597万千瓦;煤炭新增产能900万吨;建成铁路331公里。

    工作报告指出,加快项目前期进度,做好项目储备。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尽快落实各项条件,争取早日核准,开工建设。按照节能、高效、环保、经济原则和既定技术路线,优选一批电源项目,储备充足优良的项目资源。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为投产即盈利打好基础。继续开展核电后续厂址前期工作,为国家调整核电规划,为集团公司核电可持续发展储备优良厂址资源。

 同时将加快基本建设,保证投产和开工规模。继续做好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在建项目“四大控制”。完善集中招标,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项目投产后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
    安全生产目标:确保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设备事故;不发生垮坝事故;不发生责任性重大防汛事故。
中电投一直推行的安全理念为:“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

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投产容量大,关停小机组多,安全工作任务繁重。要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完善安全管理的责任、保障和监督体系,完善安全工作的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做到与日常工作、技术监督、25项反事故措施、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四个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作业。实行安全生产重奖重罚制度,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充分调动各级安全责任主体和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严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技术监督,提高设备可靠性。完善应急预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加强对新机组、大机组运行检修人员,及核电、综合产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
节能环保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4.43吨标煤以内;按新口径,供电煤耗争取下降9克/千瓦时;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该集团公司提出,按照“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要求,2008年将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加快存量机组技术改造,优化运行管理。加快对现有机组的脱硫和除尘改造。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根据国家节能调度要求,有选择的安排2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通流改造资金。确保新机如期投产并达设计值,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加强对脱硫改造工程的管理,保证环保设备稳定运行。全年要按期关停25台共241万千瓦小机组,累计关停68台、470万千瓦。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公司积极争取进入区域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四个坚持 四个要有”
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及稳定工作目标:保证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企业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

工作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反腐倡廉巡回宣讲活动,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同时,要求中电投系统做到“四个坚持、四个要有”:坚持政治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组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有效地推动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上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坚持不断学习,增强全局工作的主动性。要有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要有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言行表率,要有实践宗旨、贴近群众的实际行动,要有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坚强党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组织赋予的权力用好,把企业的风气带好,把员工的事情办好,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完成好。

中电投集团公司在2008年工作报告中提出: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结构布局合理、环保水平领先、员工素质优秀、企业文化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