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现代化,电力行业应加快转型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此,必须加快变革生产关系,完善电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
(来源:微信公众号“ 电联新媒” 作者:王鹏)
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堵点难点在哪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十五五”的重点之一,但仅此能否对2025-2035年改革诉求进行有效覆盖?如何凝练新十年电力改革的目标任务?这些是摆在电力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谋划“十五五”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不同的理论视角,归纳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同。在经济视角下,电力供应安全(可靠性)可以简化地用停电损失的定量数据来刻画;在社会视角下,电力供应安全、环保等外部性问题就要通过强化政府监管来解决;在生态视角下,电力供应安全-经济-环保之间存在难以兼顾的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
回归本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下理清美好生活需要的电力内涵,多维、完整地识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电力发展的矛盾焦点问题,深刻、全面地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总要求,方能理性、准确地把握中国——而不是别的国家——未来十年深化电力改革、推动体制革命的方向。
美好生活需要的电力内涵
“马克思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美好生活是人的生活,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生活,归结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在生存需要、享受需要、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多层次的螺旋式上升中不断完善。
“电力需要”是美好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电力需要的理论基础是五个文明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大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2018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基于此,美好生活需要的电力内涵,可以从物质经济需要、社会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生态需要、政治需要等五个方面来理解。
物质经济需要是电力产品诞生以来最初的电力需要,是现代社会生存需要,是对电力供应能力水平与经济性的需要,既包含对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提出的要求,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对电能供应质量的要求,也包含能够以可控成本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需要也是生存需要,但考察的不是整体,而是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不平衡性,聚焦于社会公正与公平的维护。基于电力准公共品属性的前提,社会需要强调电力公平可及性的需要,主张的是电力普遍服务以及市场环境下的电力保底服务。
精神文化需要是享受需要,是一种追求舒适生活和安逸生存方式的需要。精神文化需要既有可能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享受,也有可能走向奢侈、浪费。这就涉及需要合理与需要不合理的价值取向辨析,西方消费主义下的恣意消费与中华传统文化下的勤俭节约理念背道而驰。节约电能、能效治理等是我们倡导的精神文化需要,电力的优质优价和定制服务也具有精神文化需要属性。
生态需要是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需要是对生态文明的自觉指向,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需要和绿色低碳消费的需要。
政治需要也是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着眼点在于电力行业的治理层面,是法治建设持续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廉洁高效运作等方面的需要,是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和市场经营主体共同参与行业治理、发表意见的权利需要。
社会生产的能力水平决定了电力需要的内容层次和满足程度,电力需要情况也客观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美好生活电力需要是历史的、动态的。比如,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电力供应匮乏,强调的是物质经济需要;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社会矛盾突出,加之电力相对富余,社会需要逐渐得到重视;本世纪以来,精神文化需要、生态需要和政治需要,随着社会形态变革而萌发,随着电力治理体系完善而释放。
美好生活五项电力需要不是非此即彼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或单项需要不断深化,或多项需要共生共存;多项需要既可能同向发力,也可能相互间产生矛盾。比如,不认同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则精神文化电力需要与生态电力需要就会产生冲突。
关于未来十年电力体制改革着力点的建议
需要是生活条件的内在、自觉的指向;需要的满足与改革相伴。需要与自然界和社会供给的矛盾的必然产物是生产,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需要的满足过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组织方式、分配方式、上层建筑的优化,伴随着深刻的变革乃至革命。“需要—实践—需要”过程中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催生出新的需要,也就是需要的日益增长,进而伴生出为满足日益增长需要的新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要的进程中,中国电力行业发生深刻变革——集资办电改革、农网农电改革、厂网分开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体制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审视当前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统筹安排,美好生活电力需要的满足能力参差不齐,需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任重道远。因此,必须锚定以下五个需要方面统筹协调、持续发力,推动电力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物质经济需要方面
经过2002年“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和2015年“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两轮市场化改革,发电市场放开,电源投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向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前行;电网企业盈利模式从购销价差转变为收取过网费,电网投资机制总体有效;电力供给充足、调度规则明晰,电力系统保持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产供销价格传导机制基本顺畅,用户价格随行就市。美好生活电力物质经济需要能够较好满足。
适应物质经济需要,深刻认识新型电力系统是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与更小范围自我平衡并重的系统,突出发挥电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来十年,建议一是要坚定以改革稳发展、以改革促安全、以改革降制度成本目标,持续推动业已启动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创新电力交易品种,完善市场规则体系,防范调度运行风险和市场金融风险。二是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蓝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具象化统一市场的目标形态,进一步科学诠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内涵,提出破解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清晰路径,制定包含财税、金融在内的一揽子打破电力省间壁垒、促进各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三是市场规则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身边能源使用的需要,以增量配电网、智能微电网为抓手,以调度机制改革为着力点,促进电力的自发自用、园发园用、县发县用。
社会需要方面
得益于1998年的“两改一同价”改革和二十多年国家财政在农网领域的持续性投资,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等普遍服务目标得以实现。2020年以来国家重视“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全国实现了用电报装“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全覆盖。美好生活电力社会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适应社会需要,突出电力公平可及性,未来十年,建议一是深化电价机制改革,优化居民电价制度,出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电价制度体系。二是加快电价交叉补贴制度改革,变暗补为明补。三是强化市场环境下的普遍服务内涵挖掘,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健全普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电力市场规则,确立电力保底服务保障制度。四是校正“获得电力”语境下的电网投资规则,弥补监管制度性漏洞,避免出现新的不公平。
生态需要方面
在“双碳”目标引导下,近年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得到跃升发展。国家提出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制定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并按年度监测公布;牵头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并压实重点行业、重点用户责任;建立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绿电绿证制度。相关制度正在努力推动和积极实践,满足美好生活电力生态需要的基础得以夯实。
适应生态需要,突出统筹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未来十年,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将业已确立的上述各项制度予以有效落地;二是健全能源与生态环境、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的协同机制,辨析确定可再生能源的生态属性,完善可再生能源生态属性的价值发现机制;三是加快务实确立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机制,在市场主体投资权益和政府信用之间找到妥协方案,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轻装前进;四是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前沿技术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常态化支持政策,清单化动态管理。
精神文化需要方面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97年全国人大颁布了《节约能源法》,2011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予以版本更新。但总体讲电力节约仍然是倡导性的,电力供应宽松时有增供扩销冲动,电力供应常态时往往消极无为。美好生活电力精神文化需要的供给没有真正的制度化和约束力。
适应精神文化需要,应高度重视节能制度变革,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发挥好政府作用,二者不能偏废。未来十年,建议一是增加电力市场的定制服务供给,明确零售市场价格的节能导向,拉大峰谷电价差,促使用户突破浅层次的“舒适区”。二是强化法律、政策导向,配合节约文化宣传,做到激励与约束相容,激发各类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参与虚拟电厂的内在动力。三是结合“两新”“两重”工作,持续开展用电设备智能化改造,挖掘节能降碳的技术潜力。四是建立贯穿五级行政体系、覆盖全社会的节能责任体系,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专门机构或人员对节能提效负责。
政治需要方面
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的治理主要把控在中央部门层面,2015年国务院推行“放管服”改革,地方政府在电力行政管理方面有了一定话语权。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分布式能源发展、增量配电网试点,地方政府对电力治理的诉求进一步增强。电力市场机制下成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生产经营主体在市场规则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美好生活电力政治需要的供给处于萌发状态。
适应政治需要,突出法制体制作用,未来十年,建议一是深化推动电力法制工作,加快《能源法》配套规章的制定和《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二是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国家能源部,加强中央层面能源部门的横向协同权威性;三是实施城乡配网与主干电网的产权分开,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权限;四是推动能源民主进程,重组设立相对独立的调度交易机构,相应组建调度交易管理委员会,赋予各类主体,特别是电力用户、售电企业、中/小/微配网企业、虚拟电厂聚合商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民主参与调度交易规则制定的权力。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及价格机制研究工作月度例会,致力于打通电力输送的“任督二脉”,引领能源变革走向新的辉煌,展现了其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姿态与重要作用,为能源的畅通无阻、高效智能利用,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们知道,电
2025年是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展的第10年。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快速扩大,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迈入全新发展时代!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风、光等新能源已成为新增装机主体。同时,电力领域不断涌
法国电力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电力体制和发展模式为多国电力行业的学习对象。整体来看,法国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控制程度较高,与我国相似,国有的法国电力公司为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垄断态势。法国的电力体制也曾经历过一系列改革,2023年年中,法国电力公司再次实现完全国有
1月17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2024年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等,介绍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试点情况和2025年度省间中长期市场交易情况。2024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50196亿千瓦时,
一图解读:南方电网2025年工作这样做
2024年12月30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编完成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隆重发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刚刚过去的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
1月14日,《新闻联播》报道指出:新年伊始,我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在江苏电力调度大厅,刚刚从四川买入的30万千瓦电立刻并入电网,缓解了用电高峰期的压力。什么是电力市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何意义?今天给您说道说道。(来源:微信公众号“苏电牛思”)什么是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是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发布关于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增量配电项目的批复(川发改能源〔2024〕636号),为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鼓励通过竞争创新,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同时保障达州市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发展用电需求,依据20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微发布云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署名文章《学习能源法贯彻能源法做强做优绿色能源强省》,文中提到,多年来,云南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按照“以法为先、强规范,健全制度、建市场,多措并举、保供应,改善营商、促发展”的思路,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推动云南能源
一、电力市场力结构化指标分析根据2024年市场化交易中各市场主体电量占比测算,江西电力市场2024年发电侧HHI指数为:2260。集中度与往年基本一致,仍处于(1800,3000)区间,属于高寡占II型。反映出我省发电侧集中度较高,发电企业活跃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2024年售电侧HHI指数为:917。较往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结构情况,涉及HHI、Top_m指标等。详情如下:
2024年全年,江苏省共有116235家用户和123家售电公司参加市场交易,其中一类用户48家,涉及电量约270.11亿千瓦时;二类用户116187家,涉及电量约4299.67亿千瓦时;一、二类用户电量合计约4569.78亿千瓦时。2024年全年,江苏电力市场发电企业结算上网电量5548.01亿千瓦时;其中直接交易结算电量4003.99
一、Top-10Top-10指标为市场中最大的10个供应者(发电企业、批发用户及售电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均通过跨区跨省开展,供应者中不包含发电企业。2024年,北京地区电力市场Top-10指标值为75.3%。二、HHIHHI(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用来确定市场的集中程度,通过各市场供应者(发电
一、各类市场主体注册情况截止2024年,首都电力交易中心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549家,其中,发电企业43家(直购电厂37家,非直购电厂6家),电力用户1227家(零售用户1221家、直接交易用户6家),售电公司279家(其中74家参与2024年交易)。二、交易结算总体情况2024年,批发侧市场主体成交电量289.56亿千
截至2024年底,上海发电企业注册86家,电力用户注册1119家,售电公司注册98家。
2024年,上海电力市场市场结构情况为:HHI指数方面,发电侧为716,用电侧为1324;TOP-4指数方面,发电侧为40.7%,用电侧为64.5%,批发用户为65.8%,售电公司为65.1%。
2025年1月24日,在新疆能源监管办和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新疆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新疆能源监管办严格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规范运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强化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规范运作,督导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制定换届工作方案
2024年本地发电企业结算电量885.43亿千瓦时,结算均价507.27元/兆瓦时(不含税),直购用户结算电量369.53亿千瓦时,结算均价696.22元/兆瓦时(用网侧价格,非上网侧价格,含税),售电公司结算电量364.76亿千瓦时,度电均价3.76元/兆瓦时(收支水平,正数为收入,含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月23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绿电分配及确认操作手册(含省间、省内)。文件列表如下:1、2025年e-交易四川站点-零售用户绿电确认操作手册2、省间绿电分配及查询操作手册(售电公司)3、省间绿电确认及查询操作手册(电力用户)4、省间绿电分配及查询操作手册(售电公司)5、
岁序更替,华章新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谨向关心支持国家电投集团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向心系国家电投集团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员工家属,向奋战在国家电投集团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春节期间仍坚守在生产经营、能源保供一线岗位的员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最崇高
近日,ExecutiveSolarDialogues在阳光灿烂的尼日利亚正式举行,一百余名全球能源企业、EPC公司、金融家、保险公司、咨询公司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勾勒行业未来蓝图。正泰新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大会。VictorEmmanuel演讲正泰新能中东北非区销售经理VictorEmmanuel着重分享了正泰新能在可持续发展
从建成世界上第一家煤电厂到首个宣布放弃燃煤发电,英国正在重新审视其能源转型战略,寻求新的绿色机遇。(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李春晓宋炳茹)2024年9月30日,英国最后一家燃煤电厂、位于诺丁汉郡索尔河畔的拉特克利夫昂索尔发电站关闭。一众媒体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18世纪的英国
1月16日至1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赴法国和德国开展访问交流,推动与境外合作伙伴在能源转型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国,温枢刚一行先后访问法国电力集团总部、法国电力萨克雷研发中心、道达尔能源公司总部,就进一步深化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1月16日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能源内容如下: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增长29.3%。蒲圻电厂三期等32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025年,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着眼更好促进生态价值实
能源法彰显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8日
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和绿证核发有关情况,潘慧敏副司长解读《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简要介绍。2023年以来,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全文如下:坚守多边主义正道促进开放包容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2025年1月21日,瑞士达沃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尊
当地时间1月21日,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高海纯在达沃斯受邀现场聆听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的特别致辞,并在圆桌讨论中呼吁全球合作推动能源转型。高海纯表示,丁副总理的致辞高屋建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指引,与天合光能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我们期待与全球各方共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
1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授予国家能源集团“ESG榜样示范基地”称号。近年来,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供应链安全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由环境、社会和治理构成的ESG理念日益成为全球共识。作为骨干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探索低碳发展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