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江西赣州电网抗灾保电纪实

2008-02-15 14:2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抗灾保电电网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踏冰立雪大丈夫
      ■本网特派记者 姜晓澜李洪明通讯员郭奕明报道

  突如其来的冰冻灾害,给赣州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在500千伏文赣线和其他3条220千伏与江西主网相连的联络线因覆冰相继解列后,2月1日,江西电网连接赣州电网的最后一条输电动脉———220千伏万潭线因倒塔而中断,赣州电网陷入孤网运行,仅靠当地小水电维持用电,全网用电负荷由最高的105万千瓦降至10万千瓦,赣州市出现大范围、大面积限电。

  两次成功实施“黑启动”
  1月31日,第四轮冰雪天气从北向南直扫江西全境。此时,赣州电网与江西主电网仅靠万安电厂至潭东变电站的一条220千伏线路维系着微弱联络。如果220千伏万潭线出现故障,担负着全国最大地级市供电的赣州电网将陷入黑暗之中。从最坏处着想,从最好处努力,1月31日,赣州供电公司当即制定孤网运行紧急应急方案。当晚,赣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余唯理冒着冰雪连夜赶赴小水电大县寻乌,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果断切断了该县三条送往广东的35千伏输电线路,并命令寻乌、定南等南部6县公司做好孤网运行准备工作,组织人员抢修几条中断的线路。
  2月1日上午,赣州电网连接省电网的主干输电线路全部因故障停止运行,而赣州电网多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已因覆冰严重故障停止运行,赣州市顿时出现大面积停电。赣州供电公司迅速启动赣州电网孤网运行应急预案,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学校、交通枢纽、金融机构、农业生产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单位的用电。

  2月1日3时46分,220千伏万潭线因承受不了多日累积的覆冰,轰然倒塌。当值调度员立即按照预案,由东部井埠线提供电源,通过110千伏虎红于线,经由虎七云线、虎七蓉线等线路倒送电源给上犹江、龙潭等电厂进行黑启动。4时12分,在停电仅仅26分钟之后,调度中心及城区主要用户重新受电。
  然而,祸不单行。在调度人员接下来进一步恢复电网其他变电站和用户供电的操作过程中,冰灾再次作孽,220千伏井埠线于7时46分终于在经历多次跳闸、强送后,再也没有爬起来。调度中心又一次陷入黑暗。
  调度指挥人员按照第二套预案安排,立即决定不再依靠井埠线,转向上犹江、龙潭等直调电厂进行黑启动。同样由于准备充分,上犹江等水电厂通过110千伏虎七蓉等线路,仅用了4分钟时间,于7时50分恢复了调度中心及城区主要用户的供电,并于9时50分将赣州独立网基本组建完成。

  在赣州电网陷入“孤网”运行的同时,因覆冰严重,赣州市18个县(市)的电网也相继解列,整个赣州电网先后解列为南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片,有的县网还陷入“独网”运行的情况。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赣州市及各县(市)电网应急反应神速,处置果断,保证了铁路等重要客户和大部分群众的用电。
  2月9日,记者来到已孤网运行10天的定南县供电公司采访时,惊讶地发现,该县电网虽然孤网运行了10天,但仍然基本上保证了包括铁路、电信和居民等绝大部分主要用户的用电,尤其是除夕,该县除2000个居民客户靠小水电供电外,其余的基本都用上了县网电。
  关于孤网运行下的保电秘诀,定南县供电公司经理徐祖涛告诉记者,主要是三句话:一是料事于先;二是准备充分;三是处置得当。

  六昼夜抢通生命线
  2月1日,因严重覆冰,220千伏万潭线13、14号倒杆断线,15、17、18号输电塔头折断,21、22号输电塔杆严重变形,15~
25号输电塔杆地线大量断线。主网连接赣州电网的最后一条命脉———220千伏万潭线被切断。
  灾情就是命令。2月2日上午,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江西省水电工程局、赣州市供电公司、驻地解放军、武警赣州市支队、市消防支队等单位组成了一支近千人的抗冰保电抢险队,迅速赶到万安县五丰镇中洲村,抢修因冰雪积重而受损的万潭线,并成立了赣州电网抗冰保电现场指挥所。

  13、14号倒杆断线故障点是万潭线受损最严重的两个点,也是万潭线抢修工程的最难点。那里海拔不到500多米,但竹木茂密,整个山上处处裹上了厚厚的“冰甲”。要抢修这两个点的线路,必须先开施工便道。2月2日下午,武警赣州市支队破冰砍树,开通了13、14号故障点施工便道。武警官兵迎难而上,消防官兵更是争先恐后,在赣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万德庭带队指挥下,他们利用消防无齿锯、剪、刀等先进工具,仅2月3日一上午就完成4个线路故障点的开路任务,在12号塔开路时,因山高林密,又覆盖着厚厚的冰雪,无法开路,消防战士们便搭成人梯,先攀上山顶,从山上往下砍道,整个施工点上的19条便道,他们开了17条。当日下午他们还完成了线路故障点维修材料及设备的运输任务。

  战士勇往直前开道,赣州供电公司员工不甘示弱,在陡峭的山坡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的手指、穿的雨衣被杂树和冰凌划破,冰冷的泥泞也很快灌进鞋,许多人的雨裤被刮成两半,“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冰”,有的人感冒,有的人手脚被冻伤,却没有一人因累或病退出战斗。
  2月6日除夕之夜,当许多人沉浸在合家团圆的喜庆中时,万潭线却上演着一场电网员工与冰冻抗争的惨烈战斗。当晚24时,近千人仍在万潭线紧张抢修。经过努力,14号杆塔的各项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只剩下省送变电公司施工的13号塔的抢修人员还在苦战。13号杆塔地处海拔600米的山顶上,地面温度为零下5度。泥泞的道路、凛冽的寒风,施工人员在黑暗中艰难地作业。由于照明光源不足,在工地上走路都必须小心翼翼。好几次施工人员踩到了冰块,摔了个大“仰八叉”。6月7日凌晨3时,赣州市市长蔡晓明、副市长刘琮第三次来到13号塔,看到“整个作业横截面只有20米不到,其余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时,感叹道:“这里施工难度之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连日来持续的鏖战,使江西省送变电公司的抢修人员身心疲惫。也许是太过疲劳了,在呼啸的寒风中,两位疲惫不堪的抢险人员竟然蹲在冰雪上睡着了。看到疲惫不堪的部下,已熬得双眼通红的总经理余晓寒尽管难过得鼻子发酸,但仍不得不硬起心肠来下令“不抢通不撤兵”。除夕夜的抢修现场,员工们点起火把鏖战,整个除夕夜,抢修现场火把映得雪山通明,直干到凌晨5时,因起大雾无法施工时才收兵。大年初一早7时,抢修员工又投入战斗。

  党员冲在最前面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作为220千伏万潭线抢修任务的副总指挥,赣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余唯理从2月3日一直在现场指挥,直到2月7日(大年初一)夜,万潭线通电后才撤出抢修现场。
  在现场忙于协调指挥的余书记,直到大年初一1时,才想起自己曾答应过年要去看望年近八旬的母亲。怕母亲等得心急,他在13号塔下,用手机给母亲拜年。当得知他大年夜仍在抢险现场时,他的舅舅———著名演员许还山给他发来短信:“耐得天磨真铁汉,踏冰立雪大丈夫……”  为了指挥电网抢险,赣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尹建明通宵达旦工作,吃住都在指挥部。副总经理赖永萍始终在一线现场指挥战斗。总会计师彭光凤的父亲于1月28日不幸病故,她回家处理完老人的后事,第二天便赶回公司,与班子成员一起投入到了抗冰保电的指挥工作中。

  自2月2日以来,该公司17个县级供电公司党委(党总支)和23个直属党支部,共组建了157个党、团员抗灾抢险突击队,2280多名共产党员和1020多名共青团员坚守在抗冰灾、保供电第一线,战斗在急、难、险、重的重要关口。自1月底赣州电网出现紧急情况以来,该公司党、团员抗灾抢险突击队,共紧急出动抢修人数达8294人次。
  赣州运行分公司220千伏万赣维护站站长、共产党员章玉萍76岁的父亲重病住院,面临繁重的巡线抢险任务,他临时请人照顾父亲,自己则一心投入到了巡线护线工作中。从1月26日起就没有回过家的他说:“遇上了这样的天灾,我们只能留下来,是共产党员就该走在最前面。”  已经退休的万赣线维护站原站长、共产党员谢树文主动来到公司抗灾抢险保电指挥部,请求参加万赣线的巡线抢修;离休干部、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刘永贵也找到公司领导,要求给老干部党支部分配任务。

  经过昼夜奋战,大年初一21时30分,220千伏万潭线终于恢复了通电,赣州电网与江西大网成功并网。但赣州电网依然脆弱,保电形势依然严峻,目前还有4个县网孤网运行,大部分被毁线路急待修复。2月10日19时30分记者发稿时,来自湖北省电力公司的千名援军已抵达赣州。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