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海南电网支援贵州抢修复电

2008-02-26 14:54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网海南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任春 殷伍金通讯员 韩海光 
  2月21日,正月十五,贵州省黔东南州重现大灾之后难得的阳光,人们的笑容里传递着节日的喜气。 
  上午9时30分,在贵州锦屏县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当地居民纷纷走上街头,夹道为一支特殊队伍———海南电网援黔抗冰抢险一队送行。锦屏县副县长罗国炳紧紧握住抢险队员的手说:“你们不远千里支援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光明,你们是我们全县20多万人民的恩人呀……” 
  就在15个小时前,因海南电网援黔抗冰抢险队及时支援抢险,110千伏天锦线得以全线贯通恢复通电。为了这一刻,锦屏县老百姓足足盼了一个月。 

  同一天,同样的场面在贵州省天柱县、黎平县上演…… 
  至此,在此次全国支援贵州电网抢险救灾的众多队伍中,海南电网抢修队首传捷报,成为第一支全面完成抢修任务的外援队伍。 
  春节期间,海南电网的抢险队员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温暖的亚热带走进冰天雪地的黔东南,克服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巨大落差,转战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树铁塔、架线路,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让灾区老百姓用上电。 
千里驰援灾区 

  “遭受五十年一遇冰冻灾害的重创,贵州电网告急!”1月底,南方电网频频发布贵州电网受灾的消息。 
  在贵州冰冻重灾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5条500千伏的线路全部停运,9条200千伏的主干线路只有3条运行。凯里电网57条110千伏线路中,只有19条运行……  
灾区老百姓的境况牵动着海南电网公司每一个人的心。 

  “我们代表830万海南人民请战!”灾情发生后,海南电网密切关注贵州灾情的发展。1月29日,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尹炼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和海南电网一万多名职工向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请战,要求支援贵州电网抗冰救灾。为解贵州电网燃眉之急,1月30日,海南电网将本省仅有的两台发电车派往贵州黔东南州停电区发电。 
  随后,海南电网公司迅速成立支援贵州电网抗冰抢险领导小组,尹炼担任组长,党组书记王静辉任副组长。抗冰抢险现场指挥部和海南本部抢修指挥部同时成立。 

  “我报名、我愿意去……”几乎与此同时,听说支援贵州的消息后,海南电网公司所属的各个市县分公司的一线职工纷纷主动请缨。短短3天时间内,海口供电公司、儋州供电公司、海南威特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海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东方供电公司和三亚供电公司分别抽派技术骨干500多人,组成了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这500多名抢修队员被分别编成6支分队,整装待命。 

  2月4日,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第二队作为首发,从海口紧急奔赴灾区。经过30个小时、行程1500千米的急行军后,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第二队抵达贵州凯里。6日一早,不顾奔波劳累,抢修队员们来到了首个抢修现场——110千伏凯树线11号塔开展抢修工作。 

  除夕,海南援黔供电抢修行动打响了第一枪! 
勇士奋战黔东南 
  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的任务是修复黔东南州内近200千米长的凯树、天锦、黎锦、黎从四条110千伏线路和安顺地区部分低压配网,其中重建和修复四条线路上遭受破坏的18基塔(杆),上百处断线。 
  500余名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各支队伍分赴贵州黔东南州的凯里、天柱、锦屏、黎平以及贵州安顺等地,在风雪泥泞中、冰天雪地中连续奋战。 

  镜头一:援黔第二队45人病倒31人2月19日,贵州凯里小高山凯树线26号塔施工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足10平方米的施工场地正处于风口上,抬头看,只见云在翻滚;往下看,是悬崖深谷,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第二队的电力职工正在凛冽的寒风中进行最后的吊装。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记者看见一位名叫傅兴生的电力职工,他一个人卷缩在烂泥地上唯一一堆稻草上,两眼通红,不停地咳嗽。据带队的儋州供电公司副经理武钰介绍,由于连续作战劳累和不适应贵州的气候,他从海南带来的45人中已有31个人感冒发烧,但全体职工仍带病坚持抢修,圆满完成了凯树线1~41号塔的全线巡线修复和11号、26号塔的重建工作。 

  镜头二:灾区抢修险象环生望着眼前的山道,陡峭的山坡上残雪压松,坚冰刺骨。49岁的抢险队员刘树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这个垂直高度约有500多米的山脊上,有一条100多米长,不到40厘米宽的羊肠小道在灌木丛中蜿蜒而上。这是海南援黔供电抢修第四队抢修110千伏天锦线76号杆的必经之路。在凝冻过后,冰雪路滑,队员们扛着抢修设备,每次走过这段路的时候,都需要背靠山坡,一步步地向前挪行。通过这100多米的小道要耗时近20分钟。刘树明告诉记者:“那几天,作为第四队的安全员,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镜头三:先锋队连续奋战20日夜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在接到公司抗冰抢险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为后续的大部队援黔抗灾“牵线搭桥”,开展前期勘测摸底工作。这支队伍就是来自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的援黔抗冰抢险先锋队。 

  在先锋队援黔抢险的近二十个日日夜夜里,设计队员们的故事也让人感动———先锋队成员之一的工程设计负责人邓云胜,2007年7月开始先后在广西、河北承接工程设计工作,一直在外忙碌,今年1月下旬才回到海口,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到命令离琼赴黔抗灾保电。先锋队队长凌四海的父亲从安徽老家到海口,要和儿子在海南过大年,但老人刚到海南,凌四海却带着队伍踏上了援黔的征程。 

  抢险行动告捷 
  2月21日,海南援黔供电抢修全面告捷,四条110千伏线路全线通电成功。“这次抢修行动,也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我们的职工队伍上下联运,变得更加成熟,我们职工的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挨得这么近!”对此次抢险,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伍抢险现场负责人陈雄一深有感触。 

  陈雄一说,经过海南电网人21天的抢险,黔东南州的四条110千伏线路21日恢复,受益的不仅仅是当地160多万民众,海南电网职工也收获颇丰。 
  第一是海南电网人成功完成了角色转变。实施供电抢修,海南与贵州的条件和施工办法千差万别。到贵州山区抢险,必须首先经受严寒天气考验,登杆作业时,杆塔湿滑,人员无法长时间在杆上逗留,队员们就运用“人海战术”,定好上杆时间,轮番上阵;为克服山区地势不平,缺少作业面的难题,队员们人为开辟平地,同时启用简单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力。在冰天雪地里抢险,海南电网人发扬了集思广益的作风,一道道施工难题迎刃而解。 

  第二是收获了当地老百姓的深情厚意。当地老百姓把海南援黔供电抢修队员的默默奉献记在心中。大年初一,在凯里市鸭塘镇四联村,看到抢修队员在寒风中施工,居民们纷纷端来热茶、苗家的米酒送到山顶上的抢修现场。有的老百姓甚至要拉队员们到家中吃饭;在锦屏县,副县长罗国炳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将锦旗送到了施工现场;13岁的侗族小姑娘龙杉杉偷偷给参加抢险的叔叔们写一封感谢信,言语情真意切,抢险队员胡滨读完信后,眼睛湿润了。 

  第三是海南电网人变得更有责任感。不仅在前线战天斗地的人是光荣的,在后方默默支援的家属也是可敬、可佩的。公司工会组织人员到赴黔先遣队员孙运武家中进行慰问,当时只有孙运武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在家给住院的公公准备午饭,孙运武的母亲因病危告急已被送回老家。面对此情此景,孙运武的妻子含泪说了一句话:“我有一个恳求,就是您千万别把母亲病危、父亲住院的事情告诉远在贵州抗冰救灾的运武,让他安心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查看更多>海南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