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山东省提出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标

2008-03-27 09:40来源:大众日报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山东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山东省提出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标

  □本报记者 张思凯 李梦

  鉴于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3月26日召开的全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能源发展理念,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努力构筑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10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要实现替代能源量755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到2015年达到1342万吨标准煤,而到2020年,则力求实现替代能源量2406万吨标准煤。
  按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我省采取财政、税收、价格等综合措施和强制性市场份额等政策,并通过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特许权等方式,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同时,适当放开可再生能源准入条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其他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另外,还将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和装备制造,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按照《山东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注释,区别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指运用现代技术开发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那么,山东的可再生能源家底如何呢?

  风能相当于4个“三峡”

  在山东,资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首推风能。
  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能源,其能量是水能的10倍。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山东的风能储量居全国前三。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全省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储量88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风能资源总储量的8.8,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而在各种能源中,风又是利用起来最简单的。按照我省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风电的装机将由目前8座风电场、不到2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不到0.03)增加到150万千瓦;到2015年,风电装机要达到300万千瓦;而再过5年,则要达到680万千瓦。分别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7300万千瓦、11700万千瓦和16000万千瓦)的2.05、2.56和4.25,分别能替代能源量100万吨标准煤、200万吨标准煤和452万吨标准煤。

  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如今常被人丢弃的秸秆、粪便和薪柴,将会成为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资源。
  根据省发改委2005年对山东省农作物秸秆、薪柴资源以及2006年对全省的畜禽粪便统计数据,我省在农作物秸秆、薪柴、畜禽粪便三个方面的资源蕴藏量均处于全国优秀水平,可开发利用总量大。粗步估算,全省可利用生物质能资源总量为20781万吨,折标准煤10166万吨。
  生物质能资源丰富让人欣喜,而更让人振奋的是我省在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见成效。省发改委能源交通处处长赵东向记者介绍说,截至2006年底,我省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已有9万千瓦,年产沼气2亿立方米,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已试车成功,生物固体成型燃料已投入运行。
  省发改委负责人这样评价我省的生物质能利用:从沼气利用、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生物液体燃料等三个方面看,山东省在农村进行的沼气推广入户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上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项目上有了技术的支撑、原材料来源的保障和广大的用户基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太阳能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专家作过这样的预测,如果山东省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全省平均每百人30平方米),每年就可替代常规能源约4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的利用价值和效益可见一斑。
  我省拥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近三分之二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500万KJ,太阳能年辐射总值相当于731亿吨标准煤,其中便于开发利用的约为7310万吨标准煤。
  根据最新确定的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全省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在全国排第17位,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而作为补充的是,山东省有较为广阔的平原和低矮丘陵,适宜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省的太阳能利用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先进,其利用方式已由季节性、间歇式发展到全天候、连续性利用;中温集热器、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太阳能热水器在山东省推广最早,普及率较高,农村普及率约5,城市普及率约20。
  据省发改委的统计,我省现有开发利用太阳能企业约110家,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约100万台。
  “山东省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论在资源储量,还是技术应用支持以及产业体系建设上,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和基础。”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例为证:太阳能热水器经短时间推广后便在城市普及率约20,农村约5,足见大众十分乐意接受太阳能这一新生的能源利用方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山东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