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审计全面清退职工持股进入倒计时

2008-04-10 14:2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力电力审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昨天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证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力审计在电力系统全面铺开,该次审计包括立项、规划、、基建、营销、职工持股等内容。国家审计署正在全国18个省区的网省公司和发电公司交叉进行电力建设情况审查。
  值得一提的是:3月19日,由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和电监会联合制定的《关于规范电力系统职工投资发电企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经过了五年的酝酿、争论和反复修改。电力领域内持续多年的清退职工股的争论因此尘埃落定,最终透出“倒计时”迹象。

  市级电网领导不得持股
  记者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了解到,为配合此次审计,国家电网公司专门召开了18个省电力公司的内部审计负责人会议。通报该次审计包括立项、规划、基建、营销、职工持股等内容。此轮审计跟近年来国内电源和电网的建设项目快速增长有一定关系,也是为了清理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经营情况,为进一步的电力改革作准备。
  据电监会办公厅介绍,《意见》最终将清退的门槛划在了“中层”,明确规定,地(市)级电网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和省级以上电网企业的电力调度人员、财务人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本省(区、市)电网覆盖范围内发电企业的股权;已经持有的,将在一年之内进行清退和转让;电网企业中层以下职工,则被允许保留已经持有的发电企业股份。

  《意见》执行成最大挑战
  职工持股是电力系统由来已久的一个历史问题。使《意见》的执行成为一个挑战。
  2003年初,山东鲁能集团新一轮职工持股已近完成,当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三部委出台了《关于暂停电力系统职工投资电力企业的紧急通知》(下称37号文)。37号文在叫停电力系统职工投资电力企业的同时,还表示将抓紧制定规范电力企业职工持股的正式文件。然而,由于争议巨大,正式文件迟迟未能出台,而致力于紧急“叫停”的37号文,并没有阻挡住电力职工持股的企业继续扩张。

  当人们发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职工持股企业已经盘根错节。
  对此,规范《意见》出台后,各界最大的疑虑在于能否有效执行,毕竟此前已有37号文的前车之鉴。由于电力职工持股企业大小不一,在几乎每一个省和大部分地市县乡都普遍存在,每一个地区职工持股企业的资产状况、发展规模又不尽相同,甚至其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从职工持股企业到私有化的过程。业界普遍认为,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来实行退股,将是《意见》执行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电企回避职工持股问题
  据公开报道,山东鲁能、贵州金元等电力企业职工持股、企业依靠垄断的呵护,迅速膨胀的事实,堪称电力职工持股的典型。
  据了解,贵州金元总股本200000万股中,28762个自然人合计拥有193120万股,占96.56%,仍是实际的控股方。据业内人士推测,贵州电网职工持有股权不会低于30%.

  山东鲁能私有化已于今年3月实现回归,目前由山东电力集团控股77.14%,其中包括目前仍持有鲁能17.02%股权的中国水利电力工会山东电力委员会。该工会过去多次以职工持股名义从山东电力集团购买“鲁能系”公司股权,逐渐增资,取得控股权。2002年年底,鲁能集团改制。山东水电工会将持有的鲁能发展、恒源经贸、鲁能物资、恒源物业和鲁能投资的资产共计8.5亿元,外加1.6亿元货币资金,一并注入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注册资金。鲁能由此从国有控股企业变为职工持股企业。
  “关于了解电监会清查电网职工持股的问题,请采访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办公室有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同样,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有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问及《意见》出台,将清退电力职工持股等问题时,也表示不方便回答。
  (《南方都市报》4月8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电力审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