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综合正文

新一轮煤电联动还要等多久

2008-04-14 14:0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煤电联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杨雅洁
  近年来,煤电矛盾日益凸显,纠结难解。今年年初发生的严重电煤短缺状况一度使许多发电企业入不敷出,甚至影响到正常电力供应。尽管近日有电煤供应紧张形势趋缓的消息传出,但电力企业对此并不乐观,毕竟“市场煤”与“计划电”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形势尚有待继续观察。
  当前,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火电机组居多,落实煤炭供应成为电力企业的头等大事。对电力企业而言,在努力确保煤炭供应量的同时,价格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现在的压力仍很大,主要在价格方面。一些煤炭企业正酝酿再次涨价,而电价却一直被卡死。”一家发电集团的燃料负责人近日如是告诉记者。
  据悉,由于第三次煤电联动迟迟未能启动,而持续攀高的煤价远远超过了火力发电企业的承受能力,已经造成了火电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电煤的持续短缺。

  电煤再次告急
  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日前相继公布消息宣称,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大幅下滑20.2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利润下降达61%。比较2008年3月和2007年3月的煤炭价格,分地区看,全国平均上涨幅度在20%~30%,
  自2002年煤炭市场化以来,电煤价格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其价格已从2002年时的每吨110元上涨到目前的近950元,部分地区每吨电煤的价格甚至达到了1000元。其中西北地区的涨幅最高,达到40%以上,京津冀地区涨幅也在35%左右。
而电煤紧缺,已经成为目前火电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指出,由于目前是“市场煤、计划电”,煤价上涨,电厂利润必然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电厂资金链存在断裂危险,自然就没有那么多钱来储存大量的煤。许多火电厂因为亏损严重,银行贷款都困难,日常运营难以为继。

      事实上,随着社会用电量的迅速回升,湖南、陕西等地区又出现了电煤普遍短缺的现象。据湖南省3月19日召开的电煤协调紧急会议上的消息,截至3月中旬,湖南全省存煤量仅为40余万吨,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据了解,3月份至6月份是发供电设备检修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足够的电煤保证,设备检修、预试、电网建设配合过渡将难以完成。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查预测,今年全国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用能企业对煤炭的需求比去年大约增加两亿吨,而全国的煤炭产量今年也会增加两亿吨以上。
      电煤供应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影响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因素。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交易中心的预测,2008年年初,受电煤供应紧张、枯水期水电出力不足以及恶劣雨雪天气对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加上冬季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超过了2007年夏季用电最大负荷,电力供需形势十分严峻。预计,2008年其他时段,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电网在局部地区或个别时段仍将出现电力短缺情况。分区来看,华北和华东电网总体供需平衡,华中、东北、西北电网总体电力富余,但电煤供应、水库来水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将对电力供需平衡造成影响。

  CPI偏高牵制煤电联动
  事实上,按照煤电联动政策,早在2007年上半年就应启动第三轮煤电联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所确定的煤电联动政策,是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涨幅达到5%,将相应调整电价。2008年度全国煤炭产运需合同汇总会上,煤炭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普涨了10%,这将给电力企业增加近420亿元的成本。
  根据中电投集团公司的电煤采购合同,预计2008年标准煤单价将较2007年上涨40.12元/吨。据此估算,中电投集团公司将面临40多亿元的燃料成本增支压力,而中电投集团公司去年全年的利润是45亿元。
  4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主任薛静指出,由于全行业亏损面已达41.69%,中电联已将亏损情况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利润增长上,火电企业出现了同比259.49%的亏损。对于亏损原因,薛静说,是电煤价格上涨过快,发电量增长部分不足以抵消成本增长,再有就是财务利息税等费用增长过快。

  在成本压力下,中电投集团公司和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神华、国投、华润等多家电力企业已呼吁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国资委领导对电煤价格上涨给电力企业带来亏损的情况表示理解,并表示将对电煤价格上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向国务院进行专门汇报。
  面对企业的呼声,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指出,煤炭价格上涨后,今年没有相应调整电价,主要是考虑今年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较大。至于煤电价格什么时候联动,曹长庆认为国家需要认真研究。
  “一方面,没有形成煤、电正常有效的协调机制,因此,电煤供应的危机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国家建设的坑口电站得不到质量和价格的保障,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煤电产业链之间形成了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如果煤炭价格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电价也必须反映这两点。”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对本报记者表示。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宗林指出,电价改革应当加快进行,“短期看可以尽快启动煤电联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马宗林建议,要改革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在发电侧建立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机制;建立与完善“成本加收益”的输配电价体系,适当提高输配电价在电价中所占比重,建立有利于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灵活的销售电价机制,优化销售电价结构;建立简繁得当、依据成本、用户可选择的销售电价定价机制。

  政策依赖还是自我救赎
  一边是煤价放开,一边是电价堵死,夹缝中的发电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一现实难题?
  “应尽快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帮助发电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电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国电集团原总经理周大兵认为,在电价尚未市场化的情况下,应保持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及时疏导煤电价格矛盾。
  对于众多电力企业翘首以盼的煤电联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称,这要看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只要通货膨胀压力变小,新一轮煤电联动就可能启动。

  “放开煤就应当放开电。”林伯强认为,电煤涨价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当前煤电市场的现实就是供方市场,但既然电力由政府定价,那么政府就应该控制好这两者的关系。
  完全寄希望于政策出台,难免陷入被动。近年来,许多发电企业开始寻求多种自救途径,比如进行煤电联营,开展节能减排等。
  著名能源专家吴钟瑚认为,煤炭价格增长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煤炭替代短期不可能实现,煤电联动也要受很多因素制约,所以电力企业的日子会比较难过。对此,他建议电力企业应积极寻求合适、合理的渠道谋求利益,“煤电联营是可行的尝试,同时要开展内部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联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