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话剧《热血融冰》观后访谈

2008-05-07 14:0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融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话剧《热血融冰》观后访谈
      ■本报记者 段贵恒 蒋学林赵栋 任春 伍林实习记者 霍丽文
  昨天下午,在位于北京市永定路的航天二院礼堂,一台全景展示电力行业众志成城、抗冰保电的大型多媒体纪实话剧《热血融冰》首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
  “让我们用自己的一片赤诚捍卫铁塔,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融化坚冰。”激扬的誓言久久回荡,昔日的豪迈重入胸膛。当抗冰保电战役即将胜利之时,而剧中主人公———南方某市电力抢险队长钟亮,却因严重的体力透支,在抢修铁塔时心脏病发作。此时,主题曲响起,全场一片静默,一条长长的红围巾在风雪中飘扬,昭示着电力职工无惧牺牲、为国分忧的忠诚……
  至此,这台由中国电力报社、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全总文工团联袂打造的纪实话剧,首次登上首都舞台即获得圆满成功。“真实、真切、真情”融铸的故事剧情,赢得了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了,大家还沉浸其中,发出由衷的赞赏。

  精神集中展现
  抗冰保电期间,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曾多次深入受灾现场慰问指导,他对《热血融冰》首演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今年这场抗冰保电战斗中,广大电力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表现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自然灾害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敢于战斗、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行业文化和优良传统。宣传和弘扬这种精神气
概和文化传统,对增强行业凝聚力和影响力,对振奋精神,更好地做好将来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部话剧着重塑造了奋战在抗冰保电一线的电力职工的精神风貌,再现了抗冰保电的真实场景,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场演出很成功。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力曾担任过电力企业工会的领导职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剧情采自基层电力职工抗冰保电的真实事迹,所以更真诚感人。年初在与冰雪灾害搏斗中,电力职工能够不畏艰难险阻,挺身而上,证明了这支队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一支顶得上、打得赢的队伍,体现出电力职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观看演出时,我不仅找回了昔日艰苦奋
斗的共同感受,而且深为我们电力职工感到骄傲。希望更多的文艺团体能够在这个时刻,尤其是当前电力行业有这么好的素材、这么好的队伍的情况下,两者相互结合,把我们工人阶级的精神表现出来,把我们对国家所作出的无私奉献,把更多电力行业的先进模范事迹宣传出来。”

  “虽然紧张排练只是短短的20多天,但全剧已经呈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今后经过进一步磨练,争取能把这部话剧做成精品,更深入地表现电力职工崇高的精神境界。”董力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表示,整场话剧首先突出一个“责”字。可以看到,无论是整个电力行业还是各地电力企业职工,自始至终都展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其次,本场话剧还突出一个“情”字,透过舞台再现,体现出电力职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体现出对同事之情、对父母之情以及夫妻之情,场面感人至深。话剧体现了一种电力行业的精神,就是我们常
说的抗冰保电精神,这种精神往往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更加突出地体现出来。在这种精神指引下,电力行业职工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精神我们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历史真实还原
  “《热血融冰》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忠于现实。我们为了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与一线电力职工一起战斗过,与牺牲的电力职工的妻子、女儿面对面倾谈过,深入生活之后,越发觉得这份宝贵的精神食粮不能埋没,剧组上下为能够再现历史场景倾注了大量心血。”全总文工团作曲赵小也告诉记者。
  武警战士郭凤联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抢险队长钟亮的感人事迹改变了我心目中对电力工人的印象,”他说,“电力职工在危难面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剧中人物之一的王辉是一个冰灾之前已经离开电力行业的年轻人,在抗冰保电时又被父亲拉进了供电局,直到最后决心一辈子做个电力人。扮演王辉的演员白博说:“以前对电力行业的人接触比较少,只知道他们从事接电线之类的工作。话剧排练之前,编剧带来了很多受灾现场的故事,自己也从网上了解到电力职工的英雄事迹,我对电力工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觉得他们真的是无私奉献,
不求索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陈静懿和戴锐利通过校团委组织来观看话剧,陈静懿在观看过程中多次流下热泪,尤其在看到林霞母亲病逝和队长在铁塔上心脏病发作时,戴锐利说,以前对电力工人不太了解,还以为他们开个车在山上跑来跑去挺轻松的,没想到他们工作这么辛苦,看过这个话剧后感触更深了。
  饰演玉娟的青年演员杨柠在雪灾中曾被困江西南昌,在火车站等待了28个小时。她对演这样的话剧早就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责任:“南方经历这么大的雪灾,我们作为演员,应该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作些贡献。通过这样的话剧,可以让人真切感受这场雪灾,感受电力职工的奉献精神。”

  英雄不曾远去
  在剧中扮演芳芳的刘阿美是来自北京羊坊店五小的六年级学生,她说,“芳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希望所有的电力职工子弟都能通过这个角色更加理解父母,支持父母的工作。”
  格鲁巴文化艺术公司导演郭建群得知这场话剧演出的消息特地赶来,他对记者说:“他们演得真不错,剧中多媒体的运用形式比较新,编剧匠心独到,角色很丰富,我几乎是从头掉眼泪掉到最后,我带的餐巾纸都用光了。我知道他们排练的时间很短,在这么短的时间能达到这个水平,真的是很不容易。虽然有些小瑕疵但不伤大雅,整个还是很不错,可以做巡演了。作为一种激励,一种感召已
经足够了。”

  “如果再次遇到这种灾害情况,我们将义无反顾地第一个报名上前线。”群众演员张洁、张大伟是来自国华电力北京热电厂的一线职工,虽然在剧中扮演配角,但张洁和他的同事们却在舞台表演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主人翁的感觉,在感动观众前,他们先感动了自己。
  “天气放晴了,可能容易忘记冰雪灾害,可文化宣传要让人们记住这种精神,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不要忘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抗洪、抗冰这样的战役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我们都不要忘记。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战胜今后的各种自然灾害。这部话剧就是对抗灾精神的一种总结,这种体现在电力职工身上的伟大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北京市政府公务员江女士认为,这部剧中的钟亮和海涛都还很年轻,但他们都非常有责任感,非常英勇。我们中国人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致的。
  雪灾已去,生活恢复了平静,但舞台上的一组组英雄雕像已成为深深刻在我们心中的座座丰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