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从青海官亭到甘肃兰州东,线路总长141公里,穿越高寒、高海拔山区和重污秽地区。该工程2005年9月26日竣工投产,2006年9月1日,成功实现150万千伏安满负荷试验,实际监测其噪音、电晕、无线电干扰、地面场强等电磁环境均达到设计标准,满足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工程竣工投产后,经过检修预试、运行维护以及严格管理,实现“零事故,无障碍”安全生产,始终保持良好运行。该工程累计输送电量24.23亿千瓦时,在西北电网迎峰度夏、黄河梯级水电外送、负荷连创历史新高期间,发挥了重要的跨省互供电作用。
该工程不仅达到技术标准要求,而且经受了冰雪、暴雨、沙尘暴、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考验。特别是在今年初青海、甘肃经受百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线路、设备在零下25度(接近设计极限)的情况下,没有出现覆冰、倒塔现象,运行依然安全可靠。在经历“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所在区域震感强烈的情况下,750千伏电网系统没有受到损坏,生产运行安然无恙。充分体现了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在设计、建设、设备制造、生产管理等方面达到成熟。
该工程是我国首次自主建设、运行管理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专利25项,形成标准20个,采用的设备90%以上实现国产化。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承担该工程运行管理的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以争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始终把安全稳定运行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长周期安全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行“规范化、专业化、精益化”管理,对生产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测、维护,确保细节到位,万无一失。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为西北750千伏电网发展和国家电网建设特高压1000千伏骨干电网积累了宝贵经验。
750千伏电网称为“电力高速公路”,一条750千伏线路传输功率为230万千瓦以上,输电能力是西北330千伏主网的5倍,是全国普遍采用的500千伏的2.5倍。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投产运行,推动了西北750千伏电网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今年6月20日新疆凤凰至至乌鲁木齐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降压220千伏)带电投产,标志着我国第二条750千伏线路投入运行。目前已开工的750千伏兰州东-白银-银川东工程、拉西瓦-西宁工程、官亭-西宁工程、兰州东—平凉—乾县输变电工程等正在紧张建设,有的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今年底西北电网将建成750千伏工程“6站9线”,基本形成750千伏电网骨干网架。
近年来,西北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坚强送端电网的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 750千伏工程共投资600多亿元,建设750千伏变电站32座,线路38条,总里程12560公里,初步建成覆盖西北五省(区)的750千伏送端电网。西北电网将与新疆、西藏实现联网,实现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全国联网。
通过发挥750千伏电网长距离、大容量、经济高效输送电能的特点,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将实现西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十一五”末西北电网电力外送800多万千瓦,其中银川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400万千瓦、宝鸡至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300万千瓦、罗夫至灵宝直流输电扩建至111万千瓦、格尔木至拉萨直流输电60万千瓦。到2020年,西北电网外送能力将达到1亿千瓦左右。随着电力外送规模的逐步扩大,西北电网作为送端电网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大发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为保障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组织开展迎峰度夏负荷管理责任书签订工作,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同联动,为今夏电力可靠供应筑牢坚实保障。本次责任书签订以“层层落实责任、人人肩上有责”为目标,围绕负荷预测、需求响应、有序用电方案执行等核心任务
在享有“玫瑰之国”美誉的保加利亚西北部,一座光伏电站于Boychinovtsi小镇悄然崛起,在2025年2月成功并网,奏响了绿色能源的新乐章。正泰电源为其提供了包含218台275kW组串式逆变器及9台中压箱变在内的一站式光伏系统解决方案,项目总容量67MW。这座如明珠般镶嵌于巴尔干山脉之中的光伏电站,凭借独具
5月20日,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穿梭在广袤农田间,为广大农户检查机井排灌设施、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以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正值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广大农户安全可靠用电,国网唐山市丰润区供电公司结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碳中和”浪潮下,全球钢铁巨头中国宝武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在上海宝山区,阳光新能源上海宝钢特钢4.46MW光伏电站、15MW/30MWh储能电站近日正式投产运营。其中,光伏每年可提供460万度绿电,储能电站应用阳光新能源自研电力现货交易算法,通过智能调度充放电策略,在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的同时,有效降低
5月21日,青海公司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第三批大基地配套63.75MW127.5MWH储能电站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工程储能电站为大型储能电站,由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建设总容量为63.75MW/127.5MWh。拟建站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三塔拉,储能电站共以4回集电线路接入紧邻新建的
5月19日,位于海拔4010米高原上的红原安曲一期250兆瓦光伏电站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作为四川省首个建成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该项目正式并入电网开展带电调试,标志着区域能源发展迈入新阶段。红原安曲一期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0兆瓦,占地面积约8000亩,规划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共安装45万块光伏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风力发电作为主力可再生能源之一,正面临更高效率、更低运维成本的严苛要求。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控制环节——变桨系统中,传统铅酸电池、锂电池等储能设备因响应速度不足、低温性能衰减、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逐渐难以满足新型大功率风机的需求。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
作者:沈代兵1,2郝佳豪1,2宋衍昌1,2杨俊玲1张振涛1,3,4越云凯1,3,4单位: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长沙博睿鼎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4.河北省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本文亮点:1、面向二氧化碳储能循环所需的大膨胀比宽负荷透平膨胀机研究还较少。2、针对储
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那比200MW风电项目正式开工。据介绍,田林那比200MW风电项目由中车株洲所与华润电力合资建设,总投资达12亿元,中国电建成都院总承包、中国能建广西桂能监理。项目配备32台6.25MW智能风机,依托独创的“抗湍流+自除尘”技术,可在复杂山地环境下稳定运行;220kV智慧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长庆油田第二口“氢代油”钻井先导试验在靖32-40井圆满完成。这次现场试验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氢能设备连续稳定运行200余小时。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2024年12月,长庆油田在国内率先开展“氢代油”钻井
5月13日,国电电力廊坊热电世界首例耦合烟气熔盐储热锅炉大板梁顺利完成吊装,为“350MW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厂二期项目规划建设2台350兆瓦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投产后,供热面积可达2100万平米,工业蒸汽供应能力每小时达100吨,实现热、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盐穴储氢库示范工程”和“百万方级储氢示范工程”授牌仪式在河南叶县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盐穴资源利用迈出重要一步。盐穴因具有密封性能好、储氢规模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视为解决氢能存储难题的优质技术路径。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工程位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光能投资建设的云南禄劝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是目前已投运的国内规模最大高海拔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将助力西南地区“光伏+农业”融合发展迈入新征程。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占地面积约3800亩,直流侧装机240兆瓦,总投资约8亿元,是
2025年全国两会上,“绿色低碳”再次成为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完善碳市场制度”、“推进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严控高碳产业扩张”三大政策信号,直指制药工业命脉。制药工业作为能耗强度比钢铁行业高30%的“隐形碳排放大户”,如今正面临政策红线与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夹击。随着“能耗双控转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取代“源随荷动”成为核心特征,给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南网总调积极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提出了“构建一套管理体系,融入两种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云—边两级扁平化协同的管理体系、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新型基层创新共
5月15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控制实验室,一排排机柜不眠不休地闪烁着灯光,百纳秒级的超高精度实时仿真计算正在快速运行着,这是中国电科院配电专业技术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套有源配电网CPS仿真平台。我国城乡配电网跨越五个电压等级(220-110-35-10-0.4千伏),接入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有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5月17日,在华北网调的大力支持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齐默双回线路正式投运。该工程是蒙能集团金山热电厂2×1000兆瓦煤电联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金山电厂三期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标志着蒙西电网东部地区电力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能
近日,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风电行业相关活动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