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与此同时,发改委宣布对电煤价格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从19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全国煤炭生产企业供发电用煤的出矿价,不得超过2008年6月19日实际结算价格。
近日,煤炭行业观察员李朝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价格干预最终将导致“双轨”制畸形发展。同时,“不排除极个别电力企业会进行煤炭交易,将政策性供应低价煤按照市场价卖出,隐匿获得利润,然后从市场上购买高价煤炭,却又回头向政府喊冤。”李朝林还认为,五大电企亏损主因在内耗,以及电网垄断利益所致,价格干预帮助不大。言外之意,发改委干预煤价并不妥当。
看了李专家的言论,我感到很不可思议,作为一名观察员,说话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李关于“发电企业将政策性供应低价煤按照市场价卖出,隐匿获得利润,然后从市场上购买高价煤炭,却又回头向政府喊冤”的说法,没有任何调查研究和事实依据,纯属主观臆断和猜测,严重不负责任。
李朝林还认为:“五大电企亏损主因在内耗。”不知道他所指的内耗是什么意思?发电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内耗吗?李朝林对发电企业有没有基本了解?
人所共知的事实,众所周知,近两年来,我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并不断攀升。特别是5月以来,受国际煤价大涨影响,全国煤炭价格继续猛烈上涨,由于迟迟未能实施煤电联动,发电企业生存状况不断恶化。以山西省为例,今年5至6月份,一个月时间内,山西发电企业的标煤单价从500元/吨左右直逼600元/吨,有的发电企业标煤单价达670元/吨。一个月时间标煤单价上涨幅度100元/吨,要知道,去年,山西发电企业平均标煤单价也就是370元/吨左右,而不年一年的时间,同比增加了300元/吨,特别是随着近一个月的煤价快速上涨,大多数发电企业已经没有了边际利润,而发电企业失去边际利润,步入发得越多,亏损得越多的境地。发电收入不够买煤的钱,这能说发电企业亏损的问题出在“内耗”上吗?
面对煤价价格的快速上涨,发电企业为了履行社会责任,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发电。一家发电集团总经理曾经表示:“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央企业,不仅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更重要的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当前一些电厂已经没有边际利润,但我们必须要保证发电和供热,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同时,不能因为亏损降低节能减排的投入,要把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切实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
面对这样负责任的发电企业,我们不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他们的无私贡献,却这样的指责和栽赃,真不知作者于心何忍?
事实上,这次电价调整虽然使发电企业生存状况有所好转,即使这每千瓦时2.5分钱的电价都给了发电企业,许多火电企业仅仅是有了边际利润,离真正解决亏损问题还差得很远,发电企业经营状况仍然难以根本改善。
按理来说,发电企业亏损,国家调整电价就可以了,但在当前CPI居高的情况下,国家但为了保持物价稳定,电价调整远远未能到位,对煤炭企业限价,也正是出于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稳定的和协调发展的考虑。
而李认为这样做是不正常的,价格干预最终将导致“双轨”制畸形发展,完全是站在行业的利益说话,丝毫没有道理。
笔者认为,我们看一件事情,分析观察一件事情,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观点,要搞清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利益要服从于整体利益,小道理要服从于大道理,国家发改委对电价和煤价的控制,都是出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稳定,确保能源安全所做出的通盘考虑,是完全正确的。一个观察员,提出的观点,要服从全局,而不是小部门、行业利益。同时,请注意:如果真的发生电荒,没有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利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虽然追逐利润被认为是“企业的天性”,但是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的能源产业,要识大体,顾大局,不把眼光局限在一个行业或者集体的利益上,真正担负起能源企业的社会责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6日,浙能电力公告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7,884,848.66万千瓦时,上网电量7,469,807.10万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4.48%和4.57%。电量上升的原因一是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二是浙江浙能中煤舟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量增加(六横二期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01现货运行前市场成交情况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淼爸评书”)作为江苏省首次全市场化用户参与的全月试结算现货运行月。从主管部门、交易中心到各发电主体及售电公司,都非常重视。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交易数据来分析如下:从年度电量预排情况和月竞出清情况来看,各市场主体对现货价格的预期都趋同,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广州发展披露2025年上半年主要生产经营数据。2025年4-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6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含光伏发电售电量)63.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64%和7.15%。2025年1-6月,公司合并口径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8.47亿千瓦时,上网电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能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宁波能源于2025年7月7日召开八届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东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7月,广东天气进入“蒸笼模式”,电网全面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战时”阶段。7月4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城中村“战时”保供八条核心举措(以下简称“八条核心举措”),以梳理整治城中村的供电薄弱环节、配齐配足驻点抢修人员和物资等手段,确保打赢城中村民生保供硬仗。建立高温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为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秦皇岛风浴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超,注册资本为107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金风科技间接全资持股。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