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从美国近海石油开采争论看世界能源格局嬗变

2008-07-23 10:42来源:新华网关键词:世界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闻分析:从美国近海石油开采争论看世界能源格局嬗变

  美国总统布什日前解除了其父老布什18年前设立的近海石油开采行政禁令,同时敦促国会也废除相关法律禁令。美国政府对近海石油开采态度出现转变,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国际能源结构的嬗变。

  美国有关近海石油开采禁令共有两项,一是美国政府颁布的行政禁令,一是国会的法律禁令。只有两项禁令同时被解除,石油公司方可进行石油开采。
  目前反对国会解除法律禁令的主要是国会多数党民主党、因近海采油而利益受损的旅游和房地产业、环保团体以及与联邦政府存在利益纠葛的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等地方政府。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首先是近海采油可能污染环境,主要例证即是促成近海采油两项禁令的1969年加州石油泄漏案和1989年Valdez油轮泄漏案。其次,石油开采费时费力,中短期内无法缓和油价压力。第三,近海采油解禁并不意味着石油公司有能力立刻勘探发掘,主要例证是美国政府已出租的9000多万英亩土地和水域有四分之三闲置。此外,反对方认为,面对高油价,美国应当降低石油依存度,而非增加产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饕餮胃口。

  抨击布什政府解禁者还指出,曾作过石油公司老板的布什显然代表了石油行业的利益。不过共和党之所以敢在大选年打出近海采油这张牌,主要依靠的是强大的民意基础。5月的盖洛普民调显示,57%的美国人支持解禁近海石油开采以应对高油价,这一比例比5个月前几乎翻了一番。
  支持布什者的依据首先是美国近海有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足以提高美国石油自给率。据美国能源部估算,这些禁令范围内的区域可开采石油180亿桶、天然气76万亿立方英尺。而这一数字仅是能源部根据25年前的数据估算出的,鉴于当时勘探技术落后,石油行业认为这一数据仅是冰山一角。其次,部分浅海油田可很快投产,有些油田甚至还保留当年的井架,尤其是在加州海岸,最快一年内就可产油。第三,如今的石油技术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有长足进步,不会污染环境,比如近年来墨西哥湾产油区每年遭遇飓风袭击,却没有出现大的石油泄漏事件。另外,美国解除近海采油禁令具有象征示范意义,布什认为如果美国不解禁近海采油,将无法说服其他国家增加石油产量。

  固然,布什政府解除近海采油禁令可从石油集团利益角度理解,也可从共和党的大选作秀角度理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近海采油这一话题被封冻了近30年后重被开启,反映出应对高油价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国际能源格局在这30年内的嬗变。

  美国大陆石油日产量1970年曾达940万桶,此后逐年下降,去年降至510万桶,近40年间下降了46%;同时美国石油进口比例从32%提高至59%。在低油价时代,美国这种保护自己环境,用别人油的做法还行得通,并且大规模封存本国陆地和近海石油也产生了经济和军事威慑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供求关系愈加紧张,高油价时代来临,石油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生产和消费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一些西方学者指出,油价的持续攀升不仅反映了供求关系的暂时震荡,也反映出消费国与供应国之间权力的持久转移,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国等消费大国正从优势转为劣势,改变姿态在所难免。

  国际能源机构本月的报告显示,目前国际石油市场日供需缺口为40万桶,但握有一定剩余产能的欧佩克却迟迟不增产。今年美国不断要求欧佩克增产,却屡屡遭拒,这种尴尬是前所未有的。

  国内油价飞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而国际油价又很可能长期维持高位,在这种情况下,求人不如求己,重新考虑解除近海采油也确是美国的无奈之选。
  美国白宫发言人佩里诺承认,在汽油价格突破每加仑4美元后,部分民主党议员也开始转变立场。目前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也组织了跨党小组,讨论妥协方案。其实,规模较小的类似方案两年前也有过,当时的国会达成妥协,同意增开墨西哥湾830万英亩近海区域用于石油开发。

  不管怎样,美国这场近海采油解禁争论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高油价时代已来临,改变姿态在所难免,美国必须做出长远打算。(来源:新华网 金旼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世界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