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国华电力自主创新奠基“中国创造”

2008-07-23 14:3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国华电力自主创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刘启明
  “国华电力要准确定位开展自主创新的方向,确保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于主业,切实解决公司生产、基建、经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国华电力首届科技大会上,公司总经理秦定国提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从科技创新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

  在我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指引下,国华电力近年来勇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在淡水开发、发电控制技术、水资源节约以及电网安全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锐意进取,成果显著,在多个领域为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中国创造”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国华开创科技开发新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企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高消耗、高污染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取决于自主创新。
  在火电新技术研究开发上我国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关键技术长期依靠进口,各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作为我国电力国企中的新锐力量,国华电力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记者从国华电力科技信息部了解到,国华电力创新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开发模式,与高校、设计院、制造商和建设单位共同开发新设计、新设备、新技术,独创性地提出“共同研发、共享成果、独立使用”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国华电力自主研发的大机组脱硫脱硝、海水冷却塔、烟塔合一、直接空冷、海水淡化、长距离输电等技术,推动了国家电力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设计、研究、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单位通过项目得到长足发展,获得了经济效益。对于国华电力而言,通过工程实践获得相应设计技术、技术标准,构筑了国华电力的基本技术底蕴,奠定了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基础。

      科技创新全面助力“大火电”
  国华电力始终认为,企业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中国创造”的主战场。科技创新,使国华电力在建设高效率、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过程中保持了技术领先,同时也为构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现代企业夯实了基础。
  电厂在生产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淡水,但国华黄骅电厂所在的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面对着辽阔的渤海却苦于无水可用。对此,国华电力投入大量资金,建立水电联产模式,采用最先进的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制取淡水,不开采宝贵的地下淡水,实现了海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国华电力依托黄骅二期海水淡化工程,通过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从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机理、系统实验上进行研究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低耗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为国内海水淡化用户生产海水淡化设备。
  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已成为当今火电建设的主流。但是我国在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国产DCS没有工程实践经验,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发展的瓶颈。

  为使60万千瓦火电机组拥有“中国脑”,国华锦界4×60万千瓦工程项目坚持走火电机组装备国产化之路,针对“60万千瓦机组国产化DCS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课题展开专项研究,开创了煤电一体化项目关键装备国产化过程中“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先河,最终实现了国产大型DCS系统在60万千瓦机组上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自动化控制技术已与国际接轨。
  为解决北方富煤缺水地区建电厂的矛盾,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研究建设大型直接空冷机组。然而,目前建设的绝大多数机组空冷系统的设计和设备供货被国外公司垄断了市场。为推进空冷系统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国华电力公司牵头,联合厂、学、研(院)共同参加直接空冷系统国产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在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二期工程2×66万千瓦机组的直接空冷系统上实施设计、设备、施工的全部国产化。国产化工作使国华电力掌握直接空冷系统的核心设计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在直接空冷系统国产化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与目前国内同类、同容量工程相比,国华定洲发电厂二期工程可节省投资2000万至4000万元,缩短设计周期2个月,与湿冷机组相比,节约用水75%左右,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创新成果产业化 提升价值创造力
  近年来,国华电力加大了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拥有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解决了国华公司基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技术的问题,而且具备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条件。
  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是国华电力公司提升价值创造力的必须。”国华电力科技信息部负责人表示,随着发电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华要实现在生命周期内的企业价值、员工价值、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综合规模最大化”、“质量最优”、“利润最大化”,必须要考虑经营风险,考虑未来生产单一情况风险补偿的措施,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根据“共同研发、共享成果、独立使用”的理念,国华电力为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设计三种模式:
  一是以工程中心为主体,联合发电公司、设计院、电科院把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如10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工程中心已拥有10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核心设计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程中心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源,提供百万机组脱硫设计、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服务产业。

  二是以发电公司为主体,工程中心提供技术,联合制造厂、设计院及风险投资公司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如万吨级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直接空冷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工程中心已拥有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和系统的设计技术,并已在国华沧电二期工程配套国产1.2万吨/日的海水淡化设备,这是海水淡化产业化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形成海水淡化技术的产业化,为沧电10万吨/日、20万吨/日海水淡化提供技术和设备,同时为国华其他电厂及社会提供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

  三是以制造厂为主体,工程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发电公司、设计院、风险投资公司把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如大型电厂经济输电关键技术装置的开发成果产业化。
  据国华电力科技信息部负责人介绍,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不仅能够降低国华自身基建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提高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只有将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并且能占有市场,取得经济效益,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只有尽早开始产业化,可以利用高起点、起步快的优势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华电力查看更多>自主创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