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贵广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建设纪实

2008-07-23 14:5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输变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黎平是中国最典型的侗乡。它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距离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480余千米,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历史、地理上形成侗族中心地区。它以俊逸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四方来客。该全县总人口48万人,其中侗族约占70%,被誉为“天下侗乡第一县”。
“十一五”黔电送粤500千伏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新建变电站——500千伏黎平变电站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境内。500千伏黎平变电站建设规模为:主变规模(远景规模)按两组主变考虑,留有扩建条件,本期建设1组750MVA主变;500千伏出线4回,其中至施秉2回、桂林2回;220千伏出线3回,至黎平变2回、榕江变1回。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承担构皮滩电站等贵州电力外送广东、广西的任务,同时还为贵州省黔东南的黎平、榕江等县供电。

工程建设是一场攻坚战

早在2005年下半年,为黎平变电站建设作准备南网超高压贵阳局局长毛时杰就带领有关人员赴黎平调研,为黎平站建设作准备。2006年9月在黎平召开了500kV黎平变电站建设启动协调会, 2007年4月26日黎平变电站“三通一平”开始工程施工。为此,由贵阳现场管理部承担的500kV黎平变、施秉变2个间隔、贵州境内400千米输电线路及青岩变扩建工程的现场协调管理工作全面展开。同年8月17日,贵阳局在凯里组织召开了“十一五”黔电送粤500千伏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会。
为确保施秉-贤令山输变电工程建设,在公司党委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贵阳局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现场监督与控制,确保不把问题带进生产环节。贵阳现场管理部倒排工期,落实各项工作,主动靠前,并依靠公司解决材料到货迟缓等问题。
在工程建设期间,超高压输电公司副总经理尚春、贵阳局局长毛时杰、党委书记向光辉、局长助理上官亚辉、副总工程师高锡明等领导先后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施工保安全、抓质量、抢进度出谋划策,公司领导的重视,给予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动力。
2008年1月3日,黎平变电站组织机构成立。但由于受年初冰灾因素影响,黎平变电站及施贤线的基建工作严重滞后,时间十分紧迫。当时,黎平变电站站领导和第一批到位的生产准备人员还战斗在抗冰抢险前线。抗灾保电胜利后,超高压公司工程处和贵阳现场管理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确保工程建设。4月7日,黎平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局负责运行维护的贵广交、直流大枢纽大通道安全生产任务重,运行人员比较紧张,局领导统筹考虑,从安生部、青岩变电站和贵阳现场管理部抽出部分同志临时组成黎平变电站生产准备人员,并分为2个组,每个组4人,加上站领导2人,总计10个人的团队,其中有7名党员和3名共青团员,平均年龄28岁。他们面对工作的需要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南网方略,服务西电东送,努力推进黎平变电站新站的建设……

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

2008年3月的贵州刚经历一场冰灾的袭击。此时,整个施贤线工程进度不容乐观,如何在工期紧,任务重,安全压力大的情况下,按计划完成公司交办的任务。3月8日,贵阳现场管理部在组织召开“500kV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贵州段)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工作。会议一结束,贵阳现场管理部上官亚辉经理、彭玉培副经理、刘润平副经理和管理部其他人员就立即赶赴现场,一干就是几个月。此时,整个施贤线工程进度相对缓慢,高抗、主变等基础设施还未施工,电缆沟和道路停滞不前,生产性建筑工期严重滞后,高抗、构支架等主要材料严重滞后,地方材料紧缺,装一车砂、一车砖都要排队等候几天甚至几周,加上站内施工现场停水、停电,天气异常恶劣,大雨连续不断,对工程工期来说雪上加霜。然而,这些困难没有难倒贵阳现场管理部的同志们,他们立即分析困难,重点突破,加大协调力度,倒排工期,想尽一切办法将工期细化分解到每一道工序,并加大人力、机具投入。没有电,就自己发电;材料供应不上,就扩大采购区域,增加车辆、日夜排队;根据现场情况和雨量特点,制定雨季施工措施;针对物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督促厂家生产。
抢工期、抓进度,忘我工作。为保证工程务期必成,贵阳现场管理部积极发挥在工程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发扬抢修复电的精神和作风,严密组织、精心安排,增加在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能力,明确各标段跟踪责任人,保证责任到位、监督到位。
黎平的夏天尤如火炉,热腾腾的气浪拍打着大地上的一切。苍翠的松柏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绿。在黎平变电站、在施贤线线路上,早晨的阳光还没有从云层里钻下来,往来的车辆却已装上满满的材料奔跑在路上;下午的工地在烈日的沐浴下,显得十分热闹,轰鸣的机器声卷起飞扬的尘土,漂浮在空中,裹住每个忙碌的身影;晚霞的余辉点染着天际的云朵,华灯初照,不知疲倦的机器声在宁静的夜里歌唱着,缓缓移动的起重机正吊起设备向目标靠近;深夜的天空零星地挂着几颗星,在它们倦意的睡眼下,黎平变电站办公室的风扇吹出的风是一股一股的热浪,身上的汗水不知不觉浸透了衣服,偶尔有人伸个懒腰或者倒杯水,他们仍旧在夜里忘我地工作,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过了多少个,他们忘却了周末,忘却了节假日。
在黎平变电站距离投运时间不足3个月里,黎平变电站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人手团结合作、振奋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4月上旬,黎平变电站开始全程跟踪设备开箱、资料收集、编写制度和规程、设备安装和调试、验收消缺等工作。在设备开始安装的过程中,黎平站立即投入人力全程跟踪和积极协调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一方面监督施工,一方面全面掌握一、二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另一方面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自黎平站组织机构成立后,该站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对所有生产准备人员进行输变电工程设备质量检验及评定、设备的安装流程及验收方法,变电一次设备的构造和原理,特别是主变和高压电抗器的安装、试验、检修、运行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学习培训。目前,该站已组织各种内部培训和讲课30余次,参加公司组织培训,外出调研,邀请专家讲课6次,邀请现场安装调试人员或厂家技术人员讲课20余次。
在现场,黎平变电站还多次联系现场技术人员,先后对ABB开关、刀闸及地刀、高压电抗器、线路保护、开关保护、高抗保护、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直流系统、站用交流系统、UPS电源系统等设备的原理、工作特性、运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讲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黎平站还将生产准备工作和培训学习有效结合起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学习,而培训的结果又反馈于工作。该站制定了《图纸学习计划》和《相关规程学习计划》两个学习计划,包含所有土建、电气图纸和25项电力规程及标准。由于内容涵盖面广,学习量大,所以采用先将材料分类分章到每个人进行自学,然后组织个人讲课的方式进行培训,讲课内容要重点突出,详述与我站有关的部分,大家在学习时特别对今后的运行维护需要掌握的关键内容,进行了讨论。

认真编写现场运行规程

如何编写出一部规范、准确的高质量的运行规程是每个人思考的问题,也是黎平变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的重点之一。自5月开始,黎平变电站所有人员参与到规程编写中,每个负责人都查阅大量图纸和资料,并紧密结合现场,不断请教现场调试人员、厂家技术人员及业主单位。他们不懂的就问,有疑惑就展开讨论,总有一股问题弄不明白不罢休的钻劲。在规程编写期间,黎平站组织了近20多次重点问题的讨论会和学习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每个人都理解概念,促进全站人员对规程的学习,逐步形成了一个敢问、会问的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抓好工程验收。黎平变电站和施贤线的验收工作因工期的需要,采取边施工边验收的方法,在设备安装和调试的同时,生产准备人员、修试中心和输电部验收人员就全程跟踪进度,发现和解决了很多问题及缺陷。贵阳局输电部管辖的施贤线线路贵州境内有400余千米,铁塔达880基,在验收过程中,输电部针对各标段情况,对线路验收分工进行了细化,验收组按:测量组、铁塔组、走线组和地面组进行分工作,验收组成员分别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本单位相关人员组成。验收期间,黎平当地天气炎热,他们顶着烈日跋涉在崇山峻岭中,一基塔看上去就是几百米,我们走过去却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各组验收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规范和制定的验收方案,全身心投入到验收工作中,并对部分能够立即处理的缺陷及时处理,对于部分影响设备带电的重大缺陷,验收组及时与施工、设计、监理方协调沟通,现场立即拿出方案进行解决,验收组将继续跟踪、督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大消缺力度,确保设备按期具备带电条件。

成功之花要用无数艰辛汗水浇灌

7月15日早上6:36,黎平站500kV施黎乙线5051开关同期合环成功,负荷为239MW;7月18日15:02,黎平站500kV施黎甲线5022开关同期合环成功,负荷为230MW。标志着500kV贵广交流施秉至贤令山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标志着既是“西电东送”主网架,又是“西电西用”电力枢纽的贵州第二条双回交流大通道的成功投产,为缓解广东、广西用电紧张局势,为黎平、榕江等县人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保障,为促进广东、广西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变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