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我国可再生能源渐入佳境

2008-10-09 15:2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电开发布局基本完成  水力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水能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万亿千瓦时。  

      我国西南地区是水能蕴藏量最为富足的地区,占全国水能的70%。1996年前,我国的第一座840千瓦的水电站———云南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就在这个区域建成投产,当年没有人意识到我国能在自己的版图上创造出今天的奇迹。现在,这种奇迹还在继续。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48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数据仍然在增长。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9亿千瓦;2020年将达到3亿千瓦。西南各大江河的干流、支流上的水电站或者投产或正在建设之中,而国电、华能、华电、大唐和三峡公司等各大电力集团、民营资本以及地方政府成为了这里水电开发的主力军。  
      在黄河上游,中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一枝独秀,作为一家以“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为己任的水电企业,黄河水电开发公司已拥有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等已建成的多座大中型水电站,另外一批水电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在我国,根据流域水能资源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流域水电梯级协调综合开发的方针已被全社会广泛接受,已开发的重要大江大河都组建了流域开发公司,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长江和金沙江下游河流的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负责黄河上游河流开发;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澜沧江流域开发;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大渡河流域开发等。实践证明,以流域公司为主进行大江大河的水电开发,可以做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使发电与防洪、生态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协调一致,也便于协调水电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流域相关的各种社会利益。  

      风能及太阳能开发跑步前进风能利用在我国发展尤其迅速。随着风电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  

      今年底,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两年后将突破2000万千瓦,我国不久将成为最大的风力发电大国。2007年年底,我国风电建设已突破了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五位,在建的还有420万千瓦。下一步,我国将加快百万千瓦级风电场的建设,同时抓好河西走廊、沿海和内蒙古等大型风电场的建设,打造风电三峡。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季风强盛,内陆还有许多山系,地形复杂,加之青藏高原耸立我国西北部,改变了海陆影响所引起的气压分布和大气环流,增加了我国季风的复杂性。同时,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万多千米,还有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边缘海中有岛屿5000多个。据统计,我国陆地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约为2.5亿千瓦,海上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达到约7.5亿千瓦,即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储量达10亿千瓦以上。届时,风能将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  
  
      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也取得长足进展。2002年~2003年我国实施的“送电到乡”工程安装了光伏电池约为1.9万千瓦,对光伏发电的应用和光伏电池制造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除利用光伏发电为偏远地区和特殊地区供电外,我国已开始建设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光伏电池及组装厂已有10多家,制造能力达10万千瓦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有1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近120亿元,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业人数达20多万人。  

      生物质能地热能开发典型引路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成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目前,全世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生物燃料乙醇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生物柴油主要集中在德国。  

      我国在生物质方面利用最多的是沼气。我国在利用沼气上有一套成熟的技术,并且沼气技术已从单纯的能源利用发展成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并广泛地同养殖业、种植业相结合,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沼气工程的零部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沼气技术服务体系也比较完善。在生物质发电方面,我国在引进国外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现已基本具备了制造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能力。我国为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些垃圾填埋发电示范项目。在生物液体燃料的利用方面,我国已开始在交通燃料中使用燃料乙醇,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  

      地热发电技术分为地热水蒸气发电和低沸点有机工质发电。我国适合发电的地热资源集中在西藏和云南地区,现在已经有了几个典型项目,如西藏羊八井的地热发电项目。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的热利用发展较快,主要是热水供应及供暖、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等。地源热泵是未来利用地热能的主要方向。  另外,在海洋能的利用方面,我国已加大开发力度。据悉,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