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行至岁尾,回看全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证了诸多重大事件,都与能源息息相关。
后疫情时代,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深刻地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极端天气频发、欧洲能源危机加剧了低碳转型的紧迫感。数十年以来形成的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贸易走向和渠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重塑。
世界变乱交织,中国笃行担当。面对深刻而宏阔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支撑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从年初到岁末,从迎峰度夏到迎峰度冬,能源人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端牢能源饭碗,保障能源安全,守护万家灯火!
实现能源供应有保障、 资源储备有保障、民生用能有保障,有赖于日复一日的厚积和突破——油气开采攀登“地上珠峰”;风电开发驶向深海远洋;光伏产品打开外贸新局;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2023年,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能源保供能力平稳提升。
这一年,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蹄疾步稳。我们见证了“历史性超过”——我国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这一年,我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这一年,三代核电批量开工,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站投产;这一年,“西氢东送”,我国启动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末之际,盘点2023年国内、国际能源大事与大势,汲取前行力量,迈上崭新征程。
中国能源报编辑部梳理2023年十大国内能源新闻,共同回顾不平凡的2023,为中国能源产业打call。
标准体系建设提速 碳达峰试点探新路
标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撑。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4月21日,11部门联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明确具体目标、搭建体系框架、确定重点内容,对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如何“算得准”,碳排放“怎么减”、“怎么中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协调、全面的标准支撑。
通过试点建设,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路径。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首批碳达峰试点的确定,有利于调动试点城市和园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打造降碳先行区和引领区,为全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三样”出口势头强 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2023年,作为我国高技术附加值的绿色转型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外贸出口“新三样”走俏海外。前三季度,“新三样”等产品出口量同比大涨41.7%。
新能源汽车领域,7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从1000万辆迈入2000万辆大关,我国仅用1年零5个月。1月—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猛增83.5%,不断跑出加速度。
锂电池领域,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12.3吉瓦,同比强劲增长925%,再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在全球市场中,出自中国企业的储能电池产量超75吉瓦时,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出口比重超55%,产销两旺。
光伏发展更是迅猛。1月—10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42.56吉瓦,同比增长144.78%,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的57%;光伏产品出口金额达429亿美元,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0%、72%、34%。截至10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535.76吉瓦,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制造端、应用端齐头并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我国靓丽“新名片”名副其实。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保供底气更足
2023年,我国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底气越来越足。
应对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压力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国加速实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联网”、省内主网架“补网”建设,尤其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为“沙戈荒”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2023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大幅提速。福建永泰抽蓄电站实现全容量投产,东北地区最大抽蓄电站首台机组投产,西北地区首台抽蓄电站——国网新疆阜康抽蓄电站投产,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投产……此外,还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加速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同优化,保障电力供需实时平衡,有效缓解今夏部分区域电力供需偏紧局面的同时,也为应对今冬“速冻”天气的挑战积蓄更多力量。
装机占比正式过半 可再生能源超煤电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迎来历史性突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3.22亿千瓦,首超煤电,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48.8%。截至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50%,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发电量不断增多,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安全消纳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将对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后,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供应市场。
“一区一价”尘埃落定 管网运行效率更高
2023年12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首次分区域核定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同时,要求国家管网集团根据各价区运价率,以及天然气入口与出口的运输距离,计算确定管道运输具体价格,并向社会公开。
这是我国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以来的首次定价,也是首次按照“一区一价”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
“一区一价”落定后,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价率由20个大幅减少至西北、东北、中东部及西南4个价区,构建了相对统一的运价结构。在“全国一张网”框架下,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相对统一,打破了运价率过多对管网运行的条线分割,有利于实现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平开放,促进管道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管网运行效率,对构建天然气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煤电容量电价落地 助力电改纵深推进
2023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其中,电量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灵敏反映电力市场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充分体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价值,确保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
“两部制”电价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这块“拼图”日臻完善。“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背景下,降低燃煤发电企业成本,建立能够同时挖掘煤电机组下调能力和激励煤电机组顶峰能力的价格机制十分必要。“两部制”电价的出台,不仅能够巩固和保障煤电的“压舱石”地位,同时也明确其成本回收不再完全依靠发电,进而保障中长期发电容量的充裕性,助力电改纵深推进。
标准建设有了指南 氢能发展更重质量
2023年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明确了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给出指导意见,也是多年来业界期盼的一件大事。《指南》的推出,是对《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任务的分解和呼应,既表明国家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对氢能相关政策细化和完善的态度,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对行业和企业的重大利好。
从前期以燃料电池等交通领域应用为主,到目前开始向上游氢气制取和储运环节发力,2023年,我国氢能产业进入全产业链全面发展新阶段。标准体系的建设,有望在推动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进一步拉升行业发展质量。
三代核电批量开工 四代电站全球“破零”
2023年12月6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示范工程集聚产业链上下游500余家单位,先后攻克多项世界级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90%,首台套设备达2200多台(套),创新型设备达600多台(套),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23年,我国三代核电批量开工。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及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1、2号机组获核准。其中,福建宁德核电项目5、6号机组采用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
2023年,我国“华龙一号”已形成多机组同时在建、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格局,四代核电亦加速发展。核电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风机大型化创纪录 勇闯技术“无人区”
2023年底,我国主流风电整机厂商陆续发布最新款陆海风电整机机型——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刷新全球陆上风机容量最高纪录,22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刷新全球海上风机单机容量最高纪录。
而就在2020年,我国新增装机所用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还仅为约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仅为4.8兆瓦。短短三年时间,投入市场的风机单机容量便快速上涨,单机容量10兆瓦的陆上风电机型已经投入使用,单机容量15兆瓦以上的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实现并网发电,单机容量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已正式下线。
风机大型化被视作推动风电降本的重要手段,不断涌现的新产品正让风电变得更加好用易用,也让风电走向更深更远。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风电市场潜力正逐步显现,风电市场的持续创新突破正为我国乃至全球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油气勘探成果丰硕 夯实能源保供“家底”
2023年,油气企业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高效、高质量勘探,喜获多项成果,展现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担当新作为。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的2000米地层,中国海油发现我国首个千亿方深煤层气田——神府深煤层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在渤海南部海域,中国海油再获亿吨级大发现——渤中26-6油田,成为渤海油田连续3年勘探发现的亿吨级油田;在塔里木盆地,中国石化在顺北中部超深凝析油气新领域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石油2.76亿吨、天然气2093亿立方米;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设计井深达11100米的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鸣笛开钻,奏响我国“万米深井”时代序曲……
2023年,我国油气勘探领域捷报频传。这些资源的发现,将不断夯实我国能源保供“家底”,进一步筑牢我国能源安全防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2023年7月13日同意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人民币约50亿元,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鉴于《投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广东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2026年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提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具备较大竞争优势的储能电池及相关材料、设备、系统,具体包括:一是储能型锂离子电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7月13日,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项目24MW/48MWh配套电化学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业主为湖北能源集团齐岳山风电有限公司,招标人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本项目厂址位于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齐岳山风电场升压站,本项目不划分标段,招标范围为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钢铁产品、纺织产品、房间空调器、计算机、小功率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该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钢铁产品、纺织产品、房间空调器、计算机、小功率电机、轮胎、电解铝、水泥、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7种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业和信
近年来,越南凭借其雄心勃勃的能源转型目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正迅速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第八版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越南设定了极具雄心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8%。为此,越南工贸部于2025年4月10日发布了关键的第
北极星储能网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包括27个项目,规模合计3022.5MW/8240MWh。其中,从储能技术上看,清单涵盖压缩空气、固态电池、超级电容、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从申报单位上看,共有16家国有控股公司,包括华能、大唐、
北极星储能网讯:连云港海事局印发《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操作指南》,本指南适用于连云港海事局辖区散杂货船舶载运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中要求检测电池组的电量,建议剩余电量在20%-50%。锂电池储能系统应具备条件包括,锂电池储能系统要求产品中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应符合联合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云南省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了锡城共享储能项目。该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锡城镇原金戈冶炼厂,项目已取得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备案证(项目代码:2501-532501-04-01-347788)。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共有40个储能单元构成,每个储能单元容量为5MW/10MWh,额定装机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025年7月15日至28日分别组织7月16至29日的日前现货交易),7月1
7月14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储能项目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储能项目1个,为金能尖扎一期90兆瓦(4小时)独立储能电站,装机容量90兆瓦,充放电时间4h。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注册生效储能项目37个、装机总容量2844.25兆瓦。其中,独立储能项目8个、装机容量907.5兆瓦;配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晚间,广东建工发布公告,其四级全资子公司阿瓦提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将投资约7.8亿元,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建设200MW/800MWh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该项目已于7月14日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全票通过。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西侧约25km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乐山电力披露,其两项储能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一,2025年7月14日收到《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四川省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2025年度)的通知》,公司申报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乐山电力100MW/2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纳入该项目清单。其二,2025年7月14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亿元~5.5亿元,较去年同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7.6亿元减少净亏损约27.67%至60.55%。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7元~0.15元。赣锋锂业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主要受以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4日,扬中市新坝镇西南片区用户侧储能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资金来源为国有资金28686.55万元,折合单价约1.02元/Wh,招标人为江苏绿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扬中市微电网资产管理中心全资持股。项目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在企业闲置场地建设140MW/280MWh交流侧储能电站,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7月10日,由昆仑新能承接的常州东方特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特钢”)25MW/50MWh储能电站项目在东方特钢正式开工。该项目是昆仑新能在钢铁行业落地的又一标杆性工程,标志着储能技术赋能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突破。该项目将充分利用东方特钢的闲置场地资源,根据企业用电负荷特点进行精准规划
记者7月14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其中,集中式光伏消纳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消纳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近年来,重庆的新能源电力发展加速,为帮助新能源发电企
湖南攸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T251100110161)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56,941,351.37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交货期/服务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潘口超低水头混合式抽水蓄能机组两台座环运抵湖北竹山县电站现场,为机组按期投产奠定坚实基础。该产品探伤合格率超99%,重量超170吨,从合同签订到交付现场,用时不到12个月,刷新了同类型设备最快交付纪录。潘口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安装2台149兆瓦抽水蓄能机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日前,水电十六局中标承建福建省漳平抽水蓄能电站筹建期洞室及道路工程(Q1标段)。此次中标标志着漳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式启动,也延续了水电十六局在福建省内参建所有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纪录。福建省漳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福建省漳平市赤水镇、双洋镇境内,上水库位于漳平市赤水镇黄山村尾村自然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在勃利九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占地和淹没区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详情如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勃利九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占地和淹没区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为推进勃利九龙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做好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
今年以来,皖能集团公司以党建为舵、以作风为要、以担当为责,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筹能源保供和创新发展,交出亮眼“半年成绩单”,1至6月实现利润、投资双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3.9%和20.2%。坚持能源主业,全力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当好能源安全保供省级队。加快支撑性电源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9日消息,浙江省发改委对人大代表建议诉求进行了答复,其中透漏出浙江能源部门对于发展储能、提升储能利用率的决心。浙江省能源局表示,全省三侧新型储能累计投运超4GW。其中截至2025年4月底,用户侧储能装机达1.9GW。人大代表建议指出,目前浙江电价已具备晚上和中午充电的“两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