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龙源速度 奏响好而快的强音

2008-10-17 13:5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龙源速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综述之二

■蒋学林 苟慧智

  2008年8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龙源电力集团公司风电装机规模就超过100万千瓦,跃过了200万千瓦大关。
  近年来,龙源集团每年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2002年,龙源集团风电装机22.4万千瓦,到2005年达到42万千瓦,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81万千瓦和162万千瓦,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今年,龙源集团仍将迎来不平凡的业绩,全年计划投产风电12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将突破280万千瓦。
  龙源集团,这个国内绿色电力的先行者,正以超凡的胆识与速度,开创着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几个时间,记录了龙源风一样前进的脚步。
  2006年12月9日,内蒙古赤峰翁牛特10万千瓦风电场竣工,成为当时全国国产化机组整装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2007年6月18日,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国家特许权如东二期10万千瓦风电场并网发电,为国内首个并网发电的国家特许权兆瓦级风电场。
  2007年9月16日,随着国家特许权吉林通榆一期风电场建成投产,龙源集团风电装机规模在国内率先突破100万千瓦。
  2007年12月27日,随着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如东凌洋风电场16号风机并网发电,龙源集团顺利建成国内最大的兆瓦级特许权风电场。
  江苏龙源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投产容量20万千瓦,在建项目5万千瓦,另有三个项目在进行前期工作。这些项目计划“十一五”期间投产,公司总装机2010年将超过50万千瓦。
  2008年8月,随着辽宁法库三期风电项目投产,龙源集团风电装机率先突破200万千瓦,为2010年超过550万千瓦装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镜头切换至龙源集团2008年工作会议。龙源集团总经理谢长军说:“要做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就是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要充分发挥优势,坚持好字优先,追求规模与管理水平同步提升,规模与竞争力同步提高,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
  “质量永远都是根基所在,效益永远都是根本目标,失去了质量、效益也就失去了信誉和持续发展能力。”今年7月19日,龙源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重申。
  要速度和规模,更要质量与效益。对此,龙源集团有深刻体会和认识,而且身体力行。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的5年,龙源集团资产总额增加了18倍,净资产增加了2.1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82倍。同时,利润总额增长了18.5倍,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真正实现效益与规模同步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龙源集团狠抓降本增效,加强生产管理,依然保持了规模效益双丰收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龙源集团完成发电量83.475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7064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29.87亿元,同比增加7.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0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完成2.51%,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5.55%。其中,34家风电企业完成利润总额2.68亿元,同比增加200.5%。

  科技创新促发展

 不创新,就灭亡。这是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名言,说明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要继续保持龙源集团在行业的领跑者地位,没有科技领先是难以想象的。”谢长军说。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企业自主创新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风电产业来看,我国虽然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风电技术的开发利用,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较弱,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当前,科技创新正面临着大好机遇。龙源集团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对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部署:一是将科技创新与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围绕公司战略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快掌握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二是继续深入开展风电建设运营过程中影响安全和效益的困难与关键问题研究;三是及时掌握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最新技术动态,并对新技术应用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评估;四是积极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研究。
  据悉,今年以来,龙源完成了新疆和田、达坂城、哈密等三个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和内蒙古巴彦淖尔项目的选址工作和预可研编制,开展了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方案论证,顺利推进了国家风电自主创新研发及试验基地建设前期工作。
  风电场运营保障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海上风电场建设与维护技术……龙源已率先开展研究。
  风电、潮汐、地热、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是龙源集团主营业务发展的方向。龙源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率先突破和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引领和助推公司保持行业领跑者地位。

  协调发展相关产业

  龙源集团乘风而上,御风而行,但决不局限于风电。
  “我们在扩大风电主业规模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积极稳妥推进生物质能、新型地热、光伏发电和海上风电等示范项目的开发。”谢长军说。
  如何科学处理风电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龙源集团不断创新破解这一难题。
  “风力发电是公司主业和核心产业,是企业特色和优势所在,必须按照既定战略大力发展。”龙源集团负责人说。
  根据中国国电集团企业转型的战略思路,龙源集团同样面临整合优势资源的课题。龙源确定:在积极研究开发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推进项目实施,尽早取得突破;稳妥向风电上下游拓展,在设备制造和产业辅助服务上有所作为;适时构建风电设备采购、存储、运输、销售体系,增强公司在业界的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龙源集团组织制定了《集团公司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方案》,积极研究开发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
  2007年11月,龙源研制完成国家“863”科技项目700千瓦新型潮汐发电机组,并投产发电;2008年7月1日,东海龙源2×1.2万千瓦秸秆发电工程两台机组移交生产;西藏羊八井新型地热发电示范项目即将投产;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力争年底开工;太阳能发电示范工程项目逐步推进……
  谢长军说:“我们在强调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保证质量和效益;我们在强调确保120万千瓦风电项目按期开工、投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后续项目的规划及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地热和太阳能发电等示范项目,从而真正体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新能源发电企业集团应有的品质。”
  在龙源集团的精心谋划、努力打造下,以风电为核心、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新能源发电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评论:

风电开发好为先

■蒋学林

  从2006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那一刻起,我国经济发展从侧重“快”转向侧重“好”,质量、效益被提到了速度、规模前。
  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之“快”,有目共睹。尤其2005年~2007年,每年新增装机都达到100%以上,2007年年底累计装机605万千瓦,次于德国、美国、西班牙、印度排名世界第五位。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增风电装机195.47万千瓦,年底突破1000万千瓦已成定局。到2010年,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从而进入世界风力发电国家前三强。
  然而,我国风电发展之“好”,人们还有许多期待。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链,高度依赖国外风电技术,设备大量依靠进口。这样,一是导致单位造价居高,二是相关服务跟不上,三是容易受制于国外。在风电管理方面,受经验积累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国内风电领域的领跑者,龙源集团着力强调发展质量、效益,全力推进风电设备国产化,提高国内风电开发技术水平,值得国内各风电开发商借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龙源速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