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项目正文

国电龙源集团通榆风电特许权项目全部投产

2008-11-13 08:4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关键词:国电龙源集团龙源集团国电龙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8年10月31日,随着龙源吉林通榆国家特许权风电项目L09 线 B071号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发电,中国国电所属龙源电力集团公司通榆特许权二期10.03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在素以“风电基地”著称的吉林白城,龙源以一、二期工程风电总装机20.06万千瓦的优势领跑吉林“绿色电力”。两期工程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到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1万吨,节约水资源66.9万吨,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尘、废水的污染排放。截止到2008年10月末,龙源通榆风电已实现发电量2.4亿千瓦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短短30个月,依托通榆风电特许权项目成立的吉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吉林龙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强,从一片荒地到236台风机巍然屹立,人们从这里再一次领略到业界广为传播、又好又快的龙源速度。

龙源速度

      2006年4月11日,投资8.15亿元的龙源通榆风电特许权一期工程开工,装机规模10.03万千瓦,单机容量850千瓦,机组118台,年上网电量2.3亿千瓦时。2007年12月31日,第一台风机经过调试,成功并网发电。按照工程建设与生产管理同步进行的要求,2007年,通榆风电发电8600万千瓦时,当年实现赢利。

      2007年 4月 15日,总投资8.46亿元的龙源通榆风电特许权二期工程开工,年上网电量为2.2亿千瓦时。 2008年10月31日二期项目10.03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

      当年开工次年盈利的龙源速度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作为五大集团中较早进入吉林开发风电的企业,龙源集团在随后的“抢风”狂潮中占据了一定的区位、项目、资源、人才优势。

      据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李群英介绍,吉林全省的风电装机容量是70万千瓦,除1999年进入风电领域、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的吉能集团,龙源是进入时间较早的一批集团军,目前投产的20.06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规模也是最大的。从2006年开始,华能、大唐、中电投、中广核加大了在吉林的风电开发建设力度,另外,还有以华睿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不计成本强势进入风电领域……各路豪杰的大规模挺进风电,意味着风电逐渐告别之前“小打小闹”的割据状态,正进入一个规模发展的新阶段。这也预示着龙源的发展道路并非一路平坦。

      通榆风电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投产,建设者们创造了风电建设史上的奇迹。详实的测风数据,雄厚的集团实力,捆绑招标的竞价优势,龙源集团凭着专业和实干很快完成了考察、测风、环评、水土、可研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严格的质量管理夯实了安全基础,严密的细节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科学的造价管理奠定了效益基础。”吉林龙源总经理韩明对记者道出了其中秘诀。

奇迹背后

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的吉林龙源通榆风电特许权项目,是由国家统一组织招标并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也是龙源在东北建设的一个重点战场。

韩明回忆说:“当时我是一个人背着行囊到长春,开始了‘从城市到农村’的艰苦创业。风电场的选址一般都是在人烟稀少、位置偏僻的乡村,除了风什么也没有,开始施工的时候我们就住在镇政府的畜牧场里。”

快速推进的工程建设促进了公司高速发展。2005年刚开始组建的吉林龙源公司在偌大的长春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2006年11月风机开始发电的时候已经有了40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到2007年6月,公司搬迁到了800平方米的新办公区。

公司的发展是建设者们风里来,雨里去,全力奉献积极干事的成果。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长军多次亲赴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公司工程部、安全部、计划部的职工以及企业负责人始终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风场离家最近的是王场长,他的家在90千米外的通榆县城,其他大多数职工家都远在吉林省其他市县,更远的有在内蒙、河南、河北地区。工程部李主任从6月份到现在五个月的时间在家的日子满打满算超不过10天。总经理助理曹军家在北京,忙的时候两个月回不了一次家。2008年10月31日,当二期工程最后一台风机成功发电的时候,所有的人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整整30个月,他们在方圆100平方千米的崎岖道路上往返摸爬,风大的时候抓紧时间备料,风小的时候抓紧时间施工。为赶进度,冬日里,天寒地冻,建设者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眼睛鼻子里都是冰碴子;夏日里,烈日炎炎,建设者们脸上身上都晒得黑黝黝。

无烟荒地上,236台傲然矗立的风机似236面大旗掀起了风电建设新的篇章,龙源风电以其又一个优质工程印证了品牌价值。

以质量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吉林龙源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文明施工考核细则,落实“管施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全员安全、环境控制责任制。

以细节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吉林龙源成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在项目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四个方面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以造价管理奠定效益基础。吉林龙源依托龙源集团与西班牙Gamesa公司签订的大规模设备采购项目,以集中打包招标的采购模式、专业化的现场管理确保了同期建设工程中造价最低的竞争优势。

协调发展

一份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大唐集团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为33.42万千瓦、华电为22.35万千瓦、华能为19.7万千瓦、龙源为78.47万千瓦、中电投为11.55万千瓦……2008年底,我国风电总装机规模将毫无悬念地突破1000万千瓦,如何使新兴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电网建设的配套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龙源通榆风电场风电电力经220千伏同洮线送至白城,该线路只能满足约35万千瓦送出,而该线路同时承担已建成其他风电场和洮南热电厂共约15万千瓦送出。由白城送至松原的风电约有50万千瓦,再考虑叠加其他热电负荷,将导致大风期输电线路过载。

为配合通榆地区风电送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提高风电送出能力,计划在2009年建成第二回洮南至白城220千伏线路。预计到2009年底,松原至长春将建成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2010年前,白城至松原将建成一条专门输送风电的500千伏线路,届时,输出风电将达到100万千瓦。

      据吉林发改委网站资料显示,2010年吉林全省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占据全省用电负荷的30%左右,由于风电风量、风速的不可控性,对区域电网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很大的考验。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洁能源,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采取高科技手段,在风能预测研究水平上走在了国内前列。由吉林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风功率预测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可以较精确地提前24小时预测风电厂出力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电量的预测将越来越准确,届时,基于发电量预测的风电就可以作为确定性电能,参与电网的调压和调频任务。

     据吉林电力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吉林全省用电负荷在400-600万千瓦之间,目前已投产的风电装机有70万千瓦,到2009年初,预计投产风机将达到100万千瓦,按照用电负荷500万千瓦计算,吉林全省的风电利用率已经达到15%。如何协调处理风电与电网配套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建设历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电龙源集团查看更多>龙源集团查看更多>国电龙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