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综合正文

周孝信院士:风电接入的关键技术

2008-11-05 13:5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周孝信院士关键技术周孝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

主要内容
1.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前景
2. 世界和中国风电发展概况
3. 大规模风力发电接入电力系统问题
4. 风电功率预测
5.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
6. 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能力
7. 结论

1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前景
2050年我国远景发电装机容量和构成估计
? 200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7.13亿kW,人均约0.5kW。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2-16亿kW。人均约1kW.
? 远景预测到2030-2050年,达到人均1.5kW,按全国16亿人口计算,需要发电装机24亿kW。
? 常规能源发电最大可能提供的装机构成:煤电9.6亿千瓦,占40%,水电3.6亿kW, 占15%,核电2.6亿kW,占10%,气电1.2亿kW,占5%。共17亿kW,距需求24亿kW相差7亿千瓦约30%的等价装机,需要非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
附:周院士报告的PPT文件
周孝信简介

  周孝信,电力系统专家。汉族。1940年4月7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1980年赴加拿大魁北京省水电局研究所进修。历任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所长。现任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EEE Fellow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7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先后在国内首次提出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的各种数学模型和建模方法。其中可计算任意复故障的数学模型,突破原有计算对故障类型和同时故障重数的限制,使我国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建模方法,比国外已有方法更实用、方便,更受用户欢迎。主持开发了我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已在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应用挂输出国外。主持并参加了我国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出潜供电流新算法并被采用,负责组织并参加了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葛洲坝到上海直流输电工程研究和调试,提出了计入控系统作用的分析模型和方法。主持完成了“2000-2050年中国电网远景规划研究”,提出了未来30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国内首次进行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该新型输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加编著的《电子系统计算》一书,1981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持开发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大型软件,在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广泛应用。30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中国多项大型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中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电力系统工程中提出并采用新的分析模型、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90年代开始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FACTS)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研究,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等重点研究项目,致力于研究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仿真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适应21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与编辑互动交流,联系电话:010-52238116,QQ:592735137)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周孝信院士查看更多>关键技术查看更多>周孝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