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风正扬帆正逢时—神华集团开发建设23年回眸

2008-11-11 10:28来源:网友评论关键词:神华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神华集团公司是在原华能精煤公司自1985年开发建设的基础上,于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按照《公司法》组建,以煤炭生产、销售,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制油及煤化工,相关铁路、港口等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具有对外融资权、外贸权、煤炭出口权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其属下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于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

  23年来,神华集团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矿、路、电、港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发展势头迅猛,业绩骄人。目前拥有28个全资或控股公司,在册员工145677人,资产总额3587亿元,建成生产能力达2亿吨的煤矿,装机容量1977万千瓦的电厂,运输能力超2亿吨、长1369公里的自营铁路,吞吐能力过1.3亿吨的海港码头,获得过%26ldquo;中国工业大奖%26rdquo;表彰奖等多项奖励,是全球最大的煤炭销售商,煤炭生产能力、单产单进等多项指标创下世界纪录。

  窥豹一斑,可知全貌。从神华集团2007年的工作业绩中读取一组数字,就可知自1985年开发建设二十三年来,神华走过了怎样不平凡的历程: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原煤生产23577万吨,商品煤销售28626万吨,煤炭产销量增长首次双双超过3000万吨,连续五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增长;销量居世界第一;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29,大大低于全国煤矿1.485的平均水平。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连续465天产煤1.47亿吨无死亡事故,创造了中国煤矿安全生产新纪录。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的上市公司%26mdash;%26mdash;中国神华H股全年上涨149%,位居蓝筹股涨幅亚军。成功回归A股市场,募集资金665.8亿元,创造多项国际国内发行纪录,总市值超过万亿元。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重点科研项目立项53项,申请专利90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5项;创造62项企业新纪录,排名全国第一。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26ldquo;中华社会责任奖%26rdquo;。

  过去的2007年,神华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8个全资或控股公司,在册员工145677人,资产总额3587亿元的综合型能源企业。建成生产能力达2亿吨的煤矿,装机容量1977万千瓦的电厂,运输能力超2亿吨、长1369公里的自营铁路,吞吐能力过1.3亿吨的海港码头。

  %26hellip;%26hellip;

  探源神华二十三年的发展史,从开发初期的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26ldquo;五高%26rdquo;建设方针,到煤、电、路、港、油%26ldquo;五位一体%26rdquo;发展模式,再到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的%26ldquo;五型企业%26rdquo;。可以说,在神华的每一次大改革、大发展背后,都蕴含着伟大的智慧和力量,都涌动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推力,都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息息相关。

  今天,当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时候,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上,回顾神华集团走过的历程,可以辨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构建新型发展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共谋社会和谐,走出具有%26ldquo;神华特色%26rdquo;的科学发展之路。

  %26ldquo;五轮%26rdquo;驱动:构建能源企业发展模式

  神华的开发建设,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神华集团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与当时国内其他传统煤炭企业的不同:

  1985年5月,神华工程启动。这时正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大好时期,国家对能源产业实行重点倾斜政策,改革开放给神华带来了阳光和雨露。或者说,神华就是吃%26ldquo;改革饭%26rdquo;成立并长大的,走的是%26ldquo;改革创新路%26rdquo;,结的是%26ldquo;改革创新果%26rdquo;。

  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神华西煤东运的新铁路通道工程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共同被列为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

  1995年8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集团)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有开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公司法》组建成为以煤炭生产、销售,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制油及煤化工,相关铁路、港口等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具有对外融资权、外贸权、煤炭出口权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性大型国有独资能源企业。

  神华集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26ldquo;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6rdquo;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实践,是现代国有大型企业多行业、多板块强强联合的一种新型模式的展示。这种模式后来被业内人士誉为%26ldquo;神华模式%26rdquo;。

  %26ldquo;神华模式%26rdquo;就是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和油品为延伸,凭借生产、运输和销售一条龙运营,打造独具特色的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煤制油与煤化工%26ldquo;五位一体%26rdquo;的经营管理体系,其核心是煤电路港油%26ldquo;五个轮子%26rdquo;共同驱动发展。

  煤炭%26mdash;%26mdash;

  神华的煤炭企业,主要任务是生产煤炭,千方百计提高矿井生产能力。生产多少,生产什么品种,集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这种运行模式,促使煤炭企业%26ldquo;把好钢用在刀刃上%26rdquo;,生产步伐不断加快,2000年以来,神华煤炭生产连续七年实现千万吨级增长,其中连续四年增长超过2千万吨,相当于神华每年为国家贡献一个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业集团。在2006年,神华就以2亿吨的原煤产量和2.4亿吨的煤炭销售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经销商。

  近几年,通过新建、重组、改造多种方式,神华集团在煤炭生产上,已经形成了神东、神宁、准能、万利、金烽、神新、神宝、乌达、海勃湾、包头等各大矿井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神华矿井高产高效的模式创造的多项世界纪录,推进了中国煤炭行业整体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的迅速提升。

  铁路%26mdash;%26mdash;

  煤炭由自营铁路运输是神华的突出特色。按照国家西煤东运的战略部署,神华集团公司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内蒙包头至陕西神木的包神铁路、陕西神木至山西朔州的神朔铁路、山西朔州至河北黄骅的朔黄铁路,山西大同至准格尔的大准铁路等。神华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369公里的自营铁路,不仅解决了企业运营发展的大难题,截至2007年底,神华铁路已累计运输9.2亿吨煤,年煤炭运输量占国内煤炭运输量10%。而且完成了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之一的%26ldquo;西煤东运%26rdquo;工程,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港口%26mdash;%26mdash;

  神华集团于2001年建成并投产的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的弓顶处,是神华煤炭下水的主力港口和最便捷、最经济的绿色通道,2006年港口吞吐量已超过80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除了黄骅港,年吞吐量3500万吨的神华天津输煤港码头一期工程也已经建成投产,神华的第二个独立出海通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电力%26mdash;%26mdash;

  在2004年以前,煤炭行业曾整体低迷,生产出来的煤炭无人问津。神华集团未雨绸缪,于1999年3月组建成立了国华电力公司,发自己的电,用自己的煤。截至2007年底,国华电力管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33家,业务发展遍布华北、东北、西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重点区域,资产总额800亿元,运营装机容量1891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524万千瓦,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独立发电商。

  2005年以来,神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将业务重点转入清洁能源领域,先后与河北、内蒙古、山东和江苏等省、区、市政府签订了风电合作开发协议,协议总规模约1660万千瓦,覆盖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目前风电电场在建容量达55万千瓦,投产容量达30万千瓦,成为国内风电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积极开展了建设秸秆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密切跟踪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进展,不断拓宽可再生能源的新领域。

  煤制油与煤化工%26mdash;%26mdash;

  神华煤制油项目,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次重大的科技探索。对于改变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格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4年8月,经国家批准,神华煤直接液化工厂在神东矿区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业化生产大型反应器的安装等关键环节。项目初期年产油品将达到100万吨,每年产生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2008年8月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办能源〔2008〕1752号文件,明确神华为此阶段获准实施煤制油项目的唯一企业。

  煤化工方面,神华宁煤的25万吨甲醇项目,是目前国内外甲醇合成、精馏和二甲醚合成、精馏工业化装置设计能力最大的项目。

  凭借独具特色的煤、电、路、港、煤制油与煤化工于一体化的%26ldquo;五轮驱动%26rdquo;,在二十三年的开发建设中,神华集团探索出了我国特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其核心内容被列入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中。

  自主创新:助力神华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发展的动力源泉。神华人正是高举自主创新旗帜,不断创新发展思维、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举措,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自主创新使神东成为亿吨矿区%26mdash;%26mdash;

  1998年以来,神华神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高产高效为目标,以本质安全为基础,站在国际化的高位平台上,将国内国际最先进的思想理念、科技装备集成创新,并通过自主创新加以发展,对煤炭开发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故鼎新,通过创新矿井设计理念,创新采煤核心工艺,创新生产管理技术,创新行业规程,积极进行采掘装备本土化研发,形成了%26ldquo;生产规模化、装备与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26rdquo;的煤矿科学发展模式,形成了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科学采矿体系,建成了全国首个亿吨矿区。

  自主创新推动了节水发电技术重大突破%26mdash;%26mdash;

  资源节约是能源型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神华自2005年对%26ldquo;神华节水发电技术%26rdquo;展开重点攻关。几年来,研究出了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海水冷却塔和高寒地区直接空冷系统运行技术等三项顶尖技术。

  自主创新打造了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26mdash;%26mdash;

  全长近600公里朔黄铁路,是神华合资修建的重载双线电气化铁路,是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主要部分。神华在其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形成%26ldquo;朔黄重载铁路建设与运营技术%26rdquo;。截止2007年,该技术的应用已经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20亿元。

  自主创新建造了淤泥滩上的一流海港%26mdash;%26mdash;

  2004年,神华将%26ldquo;黄骅港航道回淤机理及疏浚技术%26rdquo;研究作为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并成功实施了%26ldquo;淤泥粉砂质海滩建港技术%26rdquo;,解决了具有世界级难度的淤泥砂质港%26mdash;%26mdash;黄骅港航道淤积问题。该技术应用后,从源头上解决了制约神华发展的这一运输%26ldquo;瓶颈%26rdquo;问题,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100亿元。

  自主创新完成了煤液化工艺的重大突破%26mdash;%26mdash;

  神华从国家利益和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高度出发,通过近十年的技术储备和攻关,在对世界各国先进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和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这项技术不仅支撑着将于明年投产的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而且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并为煤炭的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打开了新的产业之门。

  创新理念:共谋企业社会和谐

  确保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和谐。神华集团各大板块都属于高危行业,安全发展是神华人不断探索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2006年春,神华集团提出了%26ldquo;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26rdquo;和%26ldquo;瓦斯超限就是事故%26rdquo;两个崭新的安全管理理念。神华集团重视安全的理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早在几年前,神华集团就总结出安全生产%26ldquo;四个坚持、四个强化%26rdquo;的经验和基本做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坚持安全高投入;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隐患整治,强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在神华,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强力宣传贯彻,安全生产两个理念被神华集团上上下下所认同,并在员工中达成共识,成为神华建设%26ldquo;本质安全型%26rdquo;企业的理念基石。首先是煤矿坚定不移地践行%26ldquo;两个理念%26rdquo;,把理念转化为目标,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用科技牢铸安全,靠管理书写安全,以素质追求安全;其他行业也是争先恐后,结合行业特点将%26ldquo;两个理念%26rdquo;移植、引申、推演、升华:电力企业提出%26ldquo;零违章,零伤害,零事故%26rdquo;,铁路企业提出%26ldquo;违章就是事故,细节决定安全%26rdquo;,港口企业提出%26ldquo;港口做到无轻伤%26rdquo;。
2006年,神华集团杜绝了重大伤亡事故和重大机电设备事故,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064。原煤生产连续七年杜绝了3人以上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大大低于全国煤矿2.04的平均水平。

  2007年,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29,大大低于全国1.485的平均水平。神东煤炭分公司连续465天产煤1.47亿吨无死亡事故,创造了中国煤矿安全生产新纪录。路、港、电、煤制油与煤化工企业杜绝了责任死亡事故。

  2006年2月,神华集团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立项启动了%26ldquo;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6rdquo;课题研究。到了2007年3月7日,%26ldquo;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26rdquo;现场试点启动大会在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上湾煤矿举行,这标志着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神华集团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建设绿色神华。在神华领导层的正确决策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神华集团这个庞大的能源企业已建成了绿色家园。先后多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授予%26ldquo;绿化先进单位%26rdquo;、%26ldquo;环境保护先进企业%26rdquo;等多种荣誉称号,2001年被全国人大、水利部授予%26ldquo;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26rdquo;, 2006年2月荣获第三届中华环境奖。

   %26ldquo;时穷节乃现,板荡识诚臣。%26rdquo;每当党和政府遇到困难时,神华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就表现得尤为突出。199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神华集团接收了地处内蒙古西部的老煤炭企业包头、海勃湾及乌达矿务局(简称西三局)和部队的金烽煤炭公司。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就使拥有数万名职工的西三局,摆脱了危机,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援藏等,神华人都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在大力援助的同时,神华集团统筹企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全局,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二十三年来,神华在西部地区累计投资1000亿元以上,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晋陕蒙许多地区摆脱了贫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面对骄人的业绩,神华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陈必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26ldquo;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世界地位,更没有神华集团的今天。%26rdquo;

  走上新的征程, 紧紧围绕%26ldquo;开疆拓土、重整河山,做强做大、打造辉煌%26rdquo;的发展思路,神华集团积极推进%26ldquo;五型企业%26rdquo;建设,并确立了明晰的%26ldquo;十一五%26rdquo;发展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开启的思想解放大门,将会使神华事业的明天更加活力四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神华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