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战略转向,要把“大”改了!

2025-05-06 09:0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作者:铮铮关键词:国家能源集团邹磊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

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

2017年11月28日,中国发电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原中国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正式重组,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家能源集团)。这一由国资委主导的“强强联合”,不仅将两家央企的煤炭、电力、运输等业务深度整合,更重塑了国内五大发电集团的格局。

重组后,国家能源集团以资产总额1.78万亿元(2016年底口径)、发电总装机2.26亿千瓦、煤炭产能4.8亿吨/年的庞大体量,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公司,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公司和世界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国电集团注销后,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也变更为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电集团和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以其体量和营收能力成为五大发电集团“新大哥”。

重组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产业协同的全面升级。原神华集团以煤为核心,构建了“煤电港航”一体化产业链;国电集团则深耕电力领域,风电装机量曾居全球首位。合并后,集团形成了覆盖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八大业务板块的完整生态链。截至2023年底,其资产总额突破2.1万亿元,煤炭产能达6.65亿吨/年,发电总装机3.2亿千瓦,员工总数31万人。这一规模优势使其迅速跻身世界500强前100位,并连续七年获得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

然而,“大”并非终点。正如重组之初国资委所言,重组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国家能源集团的崛起,既是对能源安全责任的担当,也为后续的转型埋下伏笔。

“大而全”的隐忧:规模背后的转型压力

国家能源集团的规模优势毋庸置疑:煤炭产销量、发电量、供热量和铁路货运量分别占全国的1/6、1/8、1/8和1/9。但庞大的体量也带来挑战。一方面,传统能源依赖度高——火电装机占比超50%,煤炭业务仍是营收主力;另一方面,新能源占比虽逐年提升,但相较于华能、国家电投等竞争对手,其风电、光伏的规模化优势尚未完全释放。

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产业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失衡。2024年,集团虽高质量完成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目标,但“14项关键指标刷新纪录”的背后,是增量扩张与存量优化的双重压力。

此外,能源行业的宏观环境正在剧变。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新能源技术迭代周期缩短。国家能源集团若仅依赖规模优势,恐难应对未来十年能源革命的冲击。

邹磊履新:吹响“强而优”转型号角

2025年2月,邹磊接任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这位曾在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大唐集团均掌舵过的实干派领导者,在履新国家能源集团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以惊人的效率开展了超过30次公开活动,快速融入到国家能源集团的生产经营工作当中。相关阅读:从 “客” 到 “主”,邹磊领航 “能源航母” 正驶向何方?

4月21日,在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上,邹磊也终于得以施展拳脚,部署他的战略布局——推动集团从“大而全”向“强而优”转变。

会议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新变化,清醒判断能源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准确把握集团改革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总量与质量、存量与增量、管得住与放得活、信任与监督“五个关系”,努力突破传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重塑价值创造内在逻辑,全力推动集团公司从规模优势迈向质量跃升。这一思路直指集团当前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提升资产质量、创新能力和管理效能。

转型路径: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升

国家能源集团的火电装机量虽稳居全球第一,但新能源布局同样亮眼——新能源装机规模于2024年6月30日突破1亿千瓦。邹磊提出“聚焦绿色转型”,意味着风电、光伏、氢能等领域的投资将进一步加码。集团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加速清洁能源占比提升,降低单位能耗与碳排放。

作为拥有8家科研院所和6家科技企业的“航母”,国家能源集团在煤制油、超低排放等领域技术积累深厚。下一步,其将瞄准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CCUS)、智慧矿山等前沿领域,设立重大专项攻关。

集团提出构建“集团化管控、产业化经营、精益化管理、持续化改进”的管理体系。这意味着,过去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将转向精细化运营。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煤炭运输效率、提升发电机组利用率,或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本激活存量资产。

国家能源集团的转型目标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升级,更是对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响应。会议强调,要“构建支撑永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锻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国之重器’”。

短期看,2025年二季度的重点是“实现主要指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即在保供稳增长的同时,推进改革试点。中长期看,集团需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三个平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平衡、规模效益与资产质量的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拓展的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能源集团的转型并非个例,同为五大发电集团的国家电投也提出了“均衡增长”战略,并已深入部署。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铮铮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能源集团查看更多>邹磊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