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工程师王鸿庆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由于技术的原因,99%的热能被废弃了,能利用的热效率仅为1%。而兰州一名工程师发明的“热解水制氢”新技术,则可将核电站的热效率由现在的1%提高到60%以上。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看了这份技术报告后认为,项目意义重大。
记者从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了解到这一讯息后,随即采访了这项技术的发明人王鸿庆。年过花甲的王鸿庆原是兰州市一轻科研所的科研干部,毕业于湖北工学院的他自1969年便开始搞裂解水制氢项目的研究。据省老科协的专家介绍,人类在发现氢的同时便开始了对氢制造的研究,但科学研究发现,电解制氢由于成本过高根本没有商业应用价值,而其他制氢方法,在国际上均无长足进展,特别是在化石能源即将耗尽的今天,科学界公认唯一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只有氢。王鸿庆工程师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无数次实验,在理论上得到了重大突破,又应用其独创的核能储存新理念,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实现了“热解水制氢”。随后,他以“制造廉价液氢的方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紧接着他又围绕这一新技术,申请了“一种廉价安全、运输氢的方法”等5项发明专利,都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获初审合格。
省老科协将王鸿庆工程师这份“热解水制氢”技术及应用报告,及时上报给了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钱伟长教授看完后认为,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是个好东西。清华大学还为此专门召开了有知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一些专家认为,王鸿庆的技术可行,原理可行。
王鸿庆工程师对记者说,人类利用裂变反应能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由于裂变释放的能量巨大、温度高,因技术限制,这一时无法用完的巨大能量只好采用降温和慢化反应等方法,最终废弃掉了99%的裂变能,而只用其1%发电。“如此高成本低效率的使用核能,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王工对记者说,他的发明是氢的制造和运输两大系统技术和理论,支持两大系统的技术,还有近百项发明专利待申请。他发明的这些技术的目的,就是应用核聚变能或回收利用核电站废弃的热能裂解水制氢,以达到解除能源危机、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他还说,如果利用国家在核聚变反应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和他的发明接轨放大试验,那么人类商业应用清洁的核聚变能的时代已近在眼前。
业内的一些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核电机组共11台,计划到2020年还要新建30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如果有三分之一核电站应用王鸿庆工程师这项新技术,这就意味着中国所拥有的废弃热源已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规模。为此,他们呼吁,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日趋紧缺、温室效应加剧的今天,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支持及应用这项新技术,转化为洁净的可再生新能源的产业化生产力,以造福人类。
什么是氢能源?
据专家向记者介绍,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如何能大量而廉价的生产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光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如今世界上有50多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但它蕴育着广阔的前景。
氢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在燃烧相同重量的煤、汽油和氢气的情况下,氢气产生的能量最多,而且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灰渣和废气,不会污染环境;而煤和石油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分别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煤和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而氢主要存于水中,燃烧后唯一的产物也是水,可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永远不会用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5日下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孟庆强一行来访我院,围绕进一步深化合作座谈交流。院长、党委书记彭静主持会议,副院长王建华、减灾中心(防御中心)副主任吴泽斌、天津机电所长潘罗平,以及双方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座谈。彭静对孟庆强一行来访表示欢迎,感谢国家电网公司长期以来对中国
据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华能副总工程师赵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和辽宁省鞍山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中国华能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
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据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名单包含: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仁坤,宁德
11月22日至23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在上海举办首届储能技术工程师(高级)培训。本次培训由中电工程人资部组织,储能院和中数安测评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组织承办。中电工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毅在开班仪式上发表视频讲话。周毅指出,当前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储能迎来高速增长,储能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等九部委对建设卓越工程师培养配套的工程师技术中心的相关工作要求,11月17日,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新材料工程师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新材料研究院举行。这是助力集团公司加快打造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高水平卓越工程师队伍,支撑集团公司新材料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举
近年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成为我国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各地示范工程陆续开工建设,CCUS规模化发展不断向前推进。CCUS技术将为国家“双碳”目标落实提供怎样的支撑?我国CCUS技术发展现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位置?CCUS技术在
日前,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关于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职业资格考试后续工作安排的通告。通告显示,中国人事考试中心拟对环评工程师等考试安排一次补考!详情如下:【重要通告】关于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职业资格考试后续工作安排的通告上半年新冠疫情散发、多发、突发,为控制疫情传播风险,部分
3月27日,中国宝武总工程师、新材料产业中心负责人高建兵一行到宝武炭材调研。
日前,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提醒。文件显示,2021年度环评工程师考试报名开始。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从规划容量到已经并网的容量是不平衡的,到今年9月底,大概三分之二的容量还是对江苏,其它几个省,到三季度末都没有超过100万。所以第一我们空间很大,第二是可能今后真正走向平价之路,发展还是相对不太平衡。”——中国电建华东勘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赵生校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
近日,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明莅临一分局荒沟项目部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并召开现场座谈会。叶明在项目经理蒋洪亮及项目班子一行陪同下,深入施工现场,实地考察了项目输水发电系统及下水库进(出)水口、三大洞室等主体施工情况,并主持召开了“一分局荒沟项目部科技创新、达标创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