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冉
以下为王晓冉演讲的主要内容:
中国第一个规模化、商业化的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不仅是中国海上风电的正式起步,也奠定了中国海上风电施工的基本模式,走出一条与欧洲不一样的道路。
当时,行业内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四无”:无标准、无技术、无经验、无设备。中国没有风电安装船,没有可以用来打单桩的高能量液压锤。然而,我们通过两项创新技术完成了34台风电机组的安装,分别是多桩承台基础和风电机组整体安装。多桩承台基础是中国人借鉴港口工程经验提出的基础结构,它可以利用我国港口工程行业已有的打桩船和混凝土船进行施工。打桩船的特点是,可以从各个方向打斜桩,从而形成群桩基础。混凝土船则用来在船上进行混凝土拌合,并向承台的模板进行泵送。
目前,国内已建的打桩船均为无动力的驳船型船舶,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迭代加速,以及海上风电向着深远海发展,多桩承台基础渐渐不再适用,打桩船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未来可能会退出海上风电建设舞台。
风电机组整体安装技术并非中国首创,早在欧洲Beatrice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就运用了该技术,但中国采用了不一样的工艺路线,即运装分离,在陆上基地完成风电机组的拼装后,用经改造的运输船将其运到机位点,再由双拔杆式起重船从运输船上吊起风电机组,然后通过一套柔性缓冲和定位工装将风电机组整体移至多桩承台上进行对接。
在上海东海大桥示范项目上,中国工程师走出了一条主动追求运装分离的工艺路线,主要特点是海上风电组及其基础的部件安装和运输使用不同的船舶,通过多船协作的模式进行风电机组基础施工和机组吊装。在我国海上风电起步阶段,考虑到普遍缺乏施工专用的船机设备、近海环境条件好、人工成本低等,采用这类工艺可以充分利用港口工程行业已有的船舶资源,能够有效解决无专业风电安装船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装分离施工工艺。
此后,基于运装分离工艺的风电机组整体安装技术被沿用到9座风电场,完成了257台风电机组的整体安装,最快只用47个小时即完成4台风电机组的整体安装,无论是整体安装数量,还是单机安装速度,均达到世界第一。
整体安装通常采用双拔杆式起重船,国内主要有“三航风范”号、“东海工7”等船舶具备整体安装的施工能力。然而,受制于大兆瓦风电机组整体安装存在结构干涉问题、陆上拼装场地资源、成本下降空间、开场外海作业窗口有限等,传统整体安装工艺的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虽然多桩承台基础和整体安装技术未能成为我国海上风电施工的主流模式,但对于推动我国海上风电的早期发展依然是极其重要的。
这样的例子同样发生在国外。全球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丹麦的Vindeby海上风电场采用的基础型式是重力式,运用了整体安装技术,也没有成为主流的海上风电施工模式,但证明了国内外的智慧是相通的,在无标准、无技术、无经验、无设备的条件下,愿意开动脑子寻找可靠的技术方案。
在海上风电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单桩基础,但需要等到7年后才在瑞典首座海上风电场、全球第4座海上风电场——Bockstigen海上风电场得到应用,所用的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只有0.55兆瓦,单桩直径仅为2.1米,总重量不超过43吨。
当时,欧洲采用英国的自升式风电平台船完成了单桩基础的安装。此后,单桩基础技术迅速发展,并成为首选的基础型式。由于欧洲单桩基础安装的第一次尝试采用的是自升式风电平台船,这种方式也印刻在了欧洲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基因里,成为欧洲重要的施工模式。
在我国,单桩基础施工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广核江苏如东15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尽管它并不是我国的第一个单桩基础,但确立了单桩基础施工的中国模式,采用起重船,在稳桩平台的辅助下,确保单桩的垂直度,“起重船+稳桩平台”的运装分离式工艺路线成为我国单桩基础施工的主流模式。
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相比,采用起重船的施工效率更高。一方面,起重船无需频繁地进行插拔腿作业;另一方面,采用稳桩平台进行大直径单桩施工,可使起重船运动与沉桩质量充分解耦,从而实现无过渡段设计,目前国内很难接受有过渡段的大直径单桩设计。此外,还可以在海上风电发展初期有效利用一批造价并不高昂的拔杆式起重船,形成多个船组,极大提高施工效率。
三航局第一条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风华号”建造时,就加装了用于单桩基础施工的抱桩器,但后来为了追求更高的施工效率,拆除了这个抱桩器,将“风华号”专门用于风电机组的安装。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型式是导管架,其首次规模化施工始于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结合了单桩基础施工中的中国经验,采用运装分离的工艺,利用一个专门设计的水下定位平台开展导管架基础的施工,确保4根桩的平面定位精度,并利用起重船进行导管架安装。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高强度灌浆材料方面同样由此获得迅速突破,桩基导管架基础对起重船的要求并不高,但随着水深的增加,在一些海域开始使用吸力桶-导管架基础,由于自重大大增加,采用导管架整体吊装要求起重船具有更大的起重能力。
在水深接近50米的海上风电项目中,大规模地采用了吸力桶-导管架基础结构,使用的是全回转起重船,“振华30”号的起重能力达到12000吨。目前,我国可以用于海上风电建设的起重船数量很多,近100余艘,但整体性能水平一般。首先,起重能力较大的主机施工船数量很少,多作为辅助船使用。其次,大部分为驳船型起重船,没有动力,吃水较浅,耐波性较差,在特殊天气条件下,需要频繁地撤场和避台。此外,全回转的少,固定吊的多,对于特殊工艺来说,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从风电机组的安装来说,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分体安装法。早期,在我国分体安装中使用的是坐底式平台船。一方面,是由于前期阶段项目施工海域水深较浅;另一方面,当时缺乏专用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在海上风电施工中使用坐底式平台船是我国独有的。这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特别是很多浅水海域非常适合使用坐底式平台船施工,且采用“坐底船+履带吊”方式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因此,直到“抢装”期间,坐底式平台船施工依然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目前,进行分体安装的绝对主力是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作为一种起源于欧洲的风电机组安装的主力船型,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在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主要原因是,中国海域普遍存在深厚的淤泥底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作业时必须将桩靴插入较深的土层,以获得支撑力。作业结束后,桩靴上方的土体会回流,需要克服巨大的土体阻力才能将桩靴拔出。为此,中国企业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岩土力学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发展出各种拔桩减阻技术。
由于淤泥层的存在,中国最早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所用的吊机均设在两个桩腿之间,三航局通过对站桩作业过程中的岩土力学开展深入研究后,从中国的第三条自升式风电安装船,即三航“风华号”开始,采用了“绕桩吊”的设计,这对海上风电施工工艺来说是一项极大的利好,可以获得更多的甲板面积,增加船舶的工作范围,吊机自重减轻。
目前,我国的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应对大容量风电机组的吊装,在建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起重能力普遍超过1000吨,最高的达2000吨,并通常配有先进的动力定位(DP)系统。
当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深远海化、机组大型化、上网电价平价化、建设高周转化。由于深远海海域的自然环境对施工极其不友好,因此,海上施工的安全性面临着很大挑战。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海上施工工艺路线有清醒认识,思考如何保障海上施工安全。
一个重要问题是,支撑中国海上风电此前十几年发展的运装分离路线还能走多远,要不要走欧洲的运装一体路线。因为运装分离工艺需要两船协作,在深远海的风浪环境下存在着安全挑战。深远海施工的安全风险更多在于船舶本身,主要风险来自于深远海强涌浪的环境。对于平台船来说,风险主要来自于岩土,青州等风电场的地质资料表明,深远海依然面临着深厚的淤泥黏土层覆盖。
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经济性、现有与正在建造的船舶资源,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海上风电将呈现出运装分离与运装一体并行发展的局面,并最终可能走向运装一体。在特定的工程项目中具体采用哪些船舶,取决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考量。
基础方面,随着水深的增加,未来主要是单桩和导管架两种型式。目前来看,单桩基础的数量正在减少,更多的项目采用了导管架基础。
风电机组安装方面,主要聚焦于利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进行分体安装,因此,未来船舶的发展将集中在起重船和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两大类。
对于保障海上施工安全,一方面,需要更先进的船舶;另一方面,需要更完备的技术和管理。对于浮式船舶,需要对海上作业窗口有更精准的预判能力;对平台式船舶,需要对船体与岩土介质力学过程的精确把握,以确保在深水厚泥的条件下,施工平台能站得住,拔得出。
对于海上施工安全的管理,在开工前的风险预判中,我们长期以来坚持通过“一机一算”“一船一算”进行风险评估,对每一个机位的平台船都进行插桩深度及拔桩力的计算,对每一个浮式施工船、打桩船、起重船都进行可作业性的评估。同时,加强施工监测,特别是对于风险高的平台船。此外,将安全保障做法及时形成作业标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纪律和行为。
随着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不断向深远海拓展,施工企业必然需要准备面对毫无经验可循的陌生海域。我们要探索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快速获得未知海域的施工经验参数,利用云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支持和安全管理,这是施工企业需要做的长期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机组大型化、选址深远海化与电价平价化,决定了风电基础安装、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工程技术与船舶市场的发展趋向。从项目勘测、基础安装、电缆敷设、机组吊装、机组运维到设备改造与拆解,海上风电开发经历的所有工程环节,几乎都有专业船舶的身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
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汕头召开。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得到了中铁大桥局、大金重工、中交三航局、3M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科研机构,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龙头企业,船舶设计与建造单位的院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来自中国、挪威、荷兰等国家政府部门代表以及国内外海上风电开发企业、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科研机构、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龙头企业、船舶设计与建造企业嘉宾参加了
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船舶(*鉴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频发,形势复杂多变,原定于2022年9月16日在汕头举办的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将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对举办时间调整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海上风电因资源潜力巨大、靠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4月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在沈阳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基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利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参加会见。王新伟对张文峰一行到
在全球风电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海外市场一直是行业瞩目的焦点。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不仅是大趋势,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需求。近日,鉴衡认证中心组织邀请英国劳合社市场协会(Lloyd’sMarketAssociation,以下简称“LMA”)携15家国际再保险机构到访中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参
3月31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迎来了成立十周年。自进入风电装备赛道以来,东方电气风电产业实现了挺进全球TOP10的腾飞巨变,来自350余个风场的15000台风机,迎着东方的风,将绿色能量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万家灯火。东方风起勇闯能源新赛道2004年,随着我国风电产业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3月27日,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开展交流座谈,双方深入交流深远海风电项目合作有关事宜,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油工程执行副总裁张超,浙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豪波,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建根出席会议。张超表示,海油工
风电”出海”订单火热,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又会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出口新机遇?3月23-24日,央视《天下财经》栏目与《人民日报》接连聚焦三一重能,报道企业在风电装备智能制造、提速出海方面的最新动向。央视财经:风电出海加速“扬帆”在北京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车间里,16条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显示,为加快推进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各市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79个项目作为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库新入库项目,动态调整后,2025年共有在库项目201个。根据《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
3月18-19日,以“运筹帷幄技胜千里”为主题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5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中船科技及旗下中船风电凭借在风电场开发运营方面的实力展现和多项创新成果,一次性斩获“风电技术创新企业”“优秀投资运营企业”“优秀雇主企业”三项荣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12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度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国电投核能总部基地及清洁能源研发中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半岛南U2场址海上风电一期项目综合运维检修中心项目、基于数能融合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即墨区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山
3月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在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提到,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
4月的光伏市场,正被“抢装”的紧张氛围笼罩。随着“430”、“531”两个对应着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市场化全面入市的关键时间节点的临近,分布式光伏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冲刺阶段。分布式抢装进入“倒计时”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4月30日成为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死线”。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4月7日,广东阳江三山岛500千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送出工程,将广东阳江三山岛的海上风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据介绍,该工程起于广东阳江三山岛风电场,止于广东江门,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
“十四五”收官叠加136号文电价新政,2025年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抢装阶段。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公开数据合并企业提供),2025年一季度国内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共中标了38569.35MW风电机组设备(国内加海外),除一季度签约的海外市场2437.08MW订单之外,一季度国内风机设备市场定标
4月10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缆”)发布《关于中标海陆缆相关项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东方电缆收到中标公告,确认公司为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2)中标人,中标金额约8.99亿元。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全国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4月10日,中国华电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形势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主持会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法国纳博讷市市政府秘书长让·勒内·勒努瓦一行来蓝昆氢能考察,双方就风电离网直接制氢技术与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日照市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洪玉陪同了考察。蓝昆氢能董事长张浩详细介绍了蓝昆氢能方形常压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路线与适配风电光伏等不稳定电源离网制氢的独特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9日,运达股份发布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根据公告,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设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