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务院信息:万亿巨资夯实电力“软肋”

2008-11-24 09:17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国务院供过于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弥补历史欠账,电网建设发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胡春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相对于电源建设,我国电网建设属于薄弱环节。

      当前,电力供过于求,一方面有近年来我国电站建设“大干快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有关。胡春力说,我国电网目前还很不完善,中西部电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电网欠账较多,一些地方刚刚完成通电,而另一些地方设备已经老化,年久失修,急需更新改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及电力需求的增长。 

      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四季度将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以拉动国内投资及消费需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公开表示,年内将有一批能源项目开工,国家将投资4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

      记者同时了解到,中央年内投资的40亿元资金主要将分配给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其中南方电网将新增中央预算内资本金投资8.1亿元,加上公司自筹资金30多亿元,共计40.5亿元,用于年内的设备采购。国家电网近日则宣布,紧急追加120亿元资金用于电网改造。

      近年来,电源建设成为政府投资重心,我国每年投入发电厂的资金高达四五千亿元,而用于电网的资金还不到一半,出现“重发轻供”,电网投资建设与电源投资建设倒置现象。分析人士预计,针对我国电网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电网建设严重滞后问题,在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总投资计划中,中央财政还将进一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网改造,重点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投资金额。

      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媒体表示,未来两年,公司准备每年新增300亿元主要用于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按照“十一五”规划,南方电网未来两年电网投资总额为1159亿元,加上新增600亿元投资,未来两年总投资规划约为1800亿元。

      而对于国家电网来说,120亿元年内追加投资仅仅是其迈出的第一步,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据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预计公司两到三年内投资规模将达到1.16万亿。目前国家电网万亿投资方案已经出台,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批。

供过于求,急需投资拉动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力过剩迹象明显。由于电力过剩,电企出现亏损,近来陆续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电力行业巨亏,前三季度业绩亏损超过亿元的公司就有10多家,其中不乏像华能国际、华电国际这样的电力巨头。上半年发电设备还一直保持着高速运转,但进入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因用电需求锐减,多家电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受此影响,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出现了盈利减速。

      前不久,在中电联与山东省等部门联合召开的热电联动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即表明,电力供给过剩的黄灯已经亮起。与此同时,电监会市场监管部相关人士亦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降低到5000小时以下。

      “5000小时是发电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低于5000小时则代表着电力供应步入过剩,电企必然亏损。”业界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是导致电力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投资量下滑导致了下游钢铁、水泥等高耗电行业产能不足,一些电解铝等出口型高耗能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在此情况下,电力耗费量出现了下降。

      从1996年起,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并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年投产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的发展速度。实际上,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缺电局面已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

      据记者了解,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4万亿投资计划”出笼后,除国家电网公司提交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方案,国家电监会建议增加对新能源、水电、核电等领域投资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申报电厂建设项目。

      胡春力表示,现在电力等行业出现的能力闲置,设备放空,确实急需增加国内投资拉动,以弥补外需不足造成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强调,当前启动新一轮投资,应坚持中央提出的“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原则,防止重复建设、单纯数量扩张和导致新的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务院查看更多>供过于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