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财经正文

能源巨头壳牌遭“安全”拷问

2008-12-03 09:49来源:全景证券频道关键词:能源巨头电力财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多年前发生的吉林化工爆炸事故和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也给国内石油行业安全敲响警钟。近期,一些长期注重社会责任的跨国能源巨头也被爆出安全问题,这显示安全已成为全球石油石化行业的一个普遍隐患。

  有报道称,去年能源巨头壳牌集团的劳工死亡人数超过其它任何一家西方主要石油公司,死亡率达到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两倍,这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记录的关注。

  报道引用公司报告整理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中,共有2名为壳牌石油公司工作的雇员和28名合同工因工死亡。而同期BP只有3名雇员和4名合同工死亡,埃克森美孚有8名合同工死亡。即便用每百万工时劳动力死亡人数这个数字做严格比较,壳牌公司的死亡率也超过BP两倍。

  资料显示,上述三家大型能源公司的规模基本相当。其中,壳牌雇员稍多,在去年底达到10.4万名。相比之下,BP和埃克森美孚分别有9.8万名和8.1万名雇员。

  “由于这个对比不是我们做的,也不是第三方机构做的,所以我们不能对这个比较作任何评论。但据我所知,壳牌一直对安全特别强调。”壳牌中国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石油勘探和开采本身就具有一定危险性,例如海上钻井平台的搭建就可能发生作业事故或直升机事故,危险在所难免,但公司会特别强调安全问题,以减少事故。

  据他称,壳牌在中国合资建设的南海石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两起伤亡,但考虑到建设最高峰时期有2万多人同时作业,事故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本报记者从壳牌中国网站上找到的一份2005年壳牌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看到,2005年南海石化项目建设工地曾发生两起死亡事故,都是在高空设备作业时不慎跌落致死。报告称,该项目一共发生17起损失工时事故,年底可记录事故频率为每百万工时0.77,低于每百万工时2.5的目标。此外,2005年还发生另外两起死亡事故,分别在洞庭煤气化项目施工工地和在苏州的一座合资加油站改造过程中。

  业内人士称,组织结构和运营的不同,会造成各公司报告死亡人数的某些差异。如果用每百万工时报告的工伤数字做比较,壳牌公司的整体安全记录还略好于BP。尽管如此,安全仍是石油石化企业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巨头查看更多>电力财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