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武警水电十一支队春节坚守映秀湾

2009-02-03 11:1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关键词:水电武警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震中映秀灾区电力恢复得怎样?灾区群众春节过得如何?笔者想到灾区看个究竟。去看看灾区人民,去看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武警水电三总队所属十一支队参加映秀电厂恢复重建的官兵。

    今天是大年初四,笔者在武警水电三总队政委程跃进、宣传科副科长刘戈的陪同下,从成都出发,经过3个小时、80公里行程,来到武警水电十一支队正在抢修抢建的映秀发电总厂所属渔子溪电站、耿达电站。

   一进入武警水电十一支队营区,首先映入笔者眼睑的是一副对联。上联:忆往昔,天灾地害,蜀州大地遍地水电铁军,为保九州百姓平安生命大救援。下联:看今日,众志成城,映电总厂再现英雄风采,为我中华恢复元气保电力通畅。横批: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项目部主任副支队长王淑建告诉笔者,这是战士们亲手题写的春联。笔者读着春联,被官兵那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所感染。

    当我们步入渔子溪电站,已不见电站的模样,所有设施都变成了废墟。映秀镇党委副书记孔红永告诉笔者,“映电总厂年均发电量20多亿千瓦时,是汶川经济的大动脉,在大地震中,电厂100多名职工遇难,1000多人不能上岗。渔子溪、耿达电站隶属于映秀湾发电总厂,修建于1972年,震前供应着整个汶川地区和成都部分地区的电力。地震后,耿达水电站的厂房全部被滑坡体掩埋,渔子溪水电站闸坝和厂房段山体大面积崩塌,闸首启闭设施和门机全部毁损,3个泄洪闸门被震掉。整个汶川地区的电力全部中断,乡镇企业全部停产,灾区群众靠点蜡烛生活。”

    灾区重建,电力先行!参加了生命大救援、抢通生命线、排除堰塞湖、灾后重建四大任务的武警水电十一支队临危受命,承担起了重建映电总厂的任务。

    陪同采访的十一支队副支队长王淑建告诉笔者,在恢复重建中,官兵们经历了2000多次余震、100多次山体塌方和10多次泥石流,全体官兵鏖战6个月,将工期3次提前,先后完成映秀湾电站首部枢纽、引水隧洞、厂房6个重点部位,共17个大项、80个小项的重建任务。去年12月19日,映秀湾电站首台机组恢复发电,实现了当年受损、当年恢复的目标。与此同时,十一支队多次组织人员徒步到渔子溪电站和耿达电站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第一手震损资料。总队长林友汉、总工程师陶然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几经论证和实验,提出了以复原发电生产能力,不出现次生灾害为目标的恢复发电生产的施工方案。去年12月16日,十一支队官兵又奉命进驻渔子溪、耿达电站现场,经过艰苦奋战,抢通了通往渔子溪、耿达电站道路,为渔子溪、耿达电站恢复生产创造了条件。”

     在倒塌的厂房前一片空地上,笔者见到武警水电十一支队四中队中队长邓生荣和战士蹲在一块大石头旁吃午饭,在大石头上摆着七八个碗,一条鱼,两盘炒肉……还有些瓶瓶罐罐,装着辣椒、咸菜。笔者发现司务长送来猪蹄汤已经冻成了皮冻。司务长告诉笔者,送一趟饭要步行一个小时,就是用保温桶装,汤也要凝成块。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司务长的厨艺好,倒把司务长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摇着头不解地往回走。

    电站两岸高山耸立,岷江从山谷流过,渔子溪电站就是利用这种险要的地势、湍急的水流进行发电的。副支队长王淑建告诉笔者,这个地方海拔将近3000米,因特殊的地势所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风口,山风从水上刮过来吹在脸上手上,特别的疼,入冬后就开始下雪,在半山腰上还见到厚厚的一层积雪。笔者在施工现场呆了不到一个小时,手被冻得生疼,幸亏中队长邓生荣拿来了一副手套。笔者看到好多战士的手上都生了冻疮,他们说这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余震所造成的山体滑坡。

    山体滑体说来就来,笔者在耿达电站大坝采访时,一阵急骤的哨音响过后,滚石飞驰而下,带着碎石,砸在地上,漫起一阵尘埃,笔者跟战士们一起往开阔地跑,才躲过一劫。现场安全员二期士官冯贵全盯着山坡不敢眨眼地说,“有一次,不知道是因为紧张用力过大,还是哨子质量出了问题,关键时刻哨子哑了,拼命地吹,哨核在圈里打转,哨子就是不出声。只有扯着嗓子使劲的喊,拼命的挥着手往里面冲。战士们撤出来了,滚石没有砸到人,但因为紧张、激动,用力过猛,嗓子喊破了,哑了很久,连喝水都痛。”

     在渔子溪电站导流洞洞口上方,笔者见到10来个战士拴着安全绳,进行排危任务,把松动的石头一块一块推下,以防官兵在进入导流洞施工,突然发生余震把洞口上方的石头震落伤到官兵。笔者见到这个场景,更是心惊胆颤。

     水电兵的生活相当艰苦,笔者看到驻扎在山谷官兵的营房,却只是几顶帐蓬,四面透风。没有电,除了棉被和大衣,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中队长邓生荣介绍说,“昨天晚上凌晨3点,突然刮起了大风,掀翻了帐蓬。一帮战士穿着秋裤,跳起来按帐蓬,等重新扎好帐蓬,天也快亮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被战士们戏称为“紧急集合”,为此,战士们养成了一个习惯,睡之前,总要把固定帐蓬的桩子再打一遍。即使这样,震后松散的地基和狂风仍然让“紧急集合”时有发生。

     中队长邓生荣有个心愿,希望能找一块宽阔的营地。这样,早上出操时大家就能跑得开,能暧暧身子。但他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太过天真。在震后的山谷,能有一块搭帐蓬的场地都已经很难得了。每天早上,战士们出操时只能在原地活动身体。邓生荣心疼战士,要求大家穿厚点,最好穿上大衣。等战士们穿好了,可邓生荣一转身,战士们又脱了大衣,穿着迷彩在工地上干。班长着急了,一个一个的催,催急了,战士就对着班长吼,“穿这么多,怎么干活,只要拼命地干,不闲着,就不冷。”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在春节期间所有官兵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无一人要求探家。三期士官雷斌的妻子想来队探亲,雷斌心疼妻子,怕妻子带着孩子在工地受冻,晚上,在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吓老婆。“你别来,这个地方哈口气都结冰,能冻死人的……”挂了电话,雷斌对战友说,其实,他很想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天色渐晚,笔者离开施工现场,来到映秀镇渔子溪村,在集中安置板房区内,“铁军惠民集贸市场”喧嚣鼎沸。板房加太阳伞的市场虽然简陋,但蔬菜、水果、禽蛋、肉类一应俱全。村支部书记蒋永福告诉笔者,“映秀镇渔子溪村原有村民800人,地震中遇难45人,所有房屋被震毁,目前所有村民都住在集中安置点的板房内。自从水电官兵到来之后,一边抢修抢建电站,一边帮助修路、盖房,为咱们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子弟兵!”

    “村里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以前村里安静得可怕,只听得到岷江的流水声和悲哭声,现在天天都能看到孩子们在板房间嬉戏、打乒乓球、做游戏、吃零食,心里感觉我们村又‘活’了过来,这是水电官兵给我们带来的希望!”村民黄杏秀高兴的说。

     这支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春节期间仍然坚守岗位,他们和灾区人民度过了震后第一个难忘的春节。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大型施工设备已进场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与滚滚岷江水相应和,“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干部突击队”的旗帜在废墟上高高飘扬。武警水电官兵正在加紧施工,争取赶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完成电站恢复生产的任务。

     奔腾的岷江作证:武警水电官兵在全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之际,却仍然战斗在灾区,他们将为灾区的明天送上金色的太阳,带来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武警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