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占宇:农电建设,十年回首凌海路

2009-03-17 10:3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关键词:人大代表农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赫然

  10年前,“凌海农电现象透视”系列报道在本报刊发。从此,辽宁凌海的改革模式开始出现在中国农电系统的视野中。10年间,凌海的农电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少县级单位到凌海电力集团调研考察。那么,10年后的凌海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子,凌海电力集团到底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敲开了全国人大代表、凌海电力集团董事长张占宇的房门。

农村电网急需进行第二轮改造

  正是午休时间,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房间。张占宇见到记者热情地说:“快请进,我正学习总理的报告呢。”
  提到农村电网建设,张占宇郑重地说:“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农村电网急需开始第二轮改造。”
  县域经济要发展,电力是龙头。张占宇说,我国的农网改造工程到现在已经进行10年了。目前,沿海地区的电网,尤其是低压电网,大部分都已经不能运行或者带病运行,每年都要掏大量的维修费。10年前,凌海整个农村的用电量是9400万千瓦时,现在达到7.23亿千瓦时;电网资产当时是1.26亿元,现在达到8个亿。目前,凌海的总负荷仍缺35万千瓦时,需要5个亿的投资,才能使电网满足地方拉动内需、基础设施及老工业基地建设对电力的需求。
  张占宇认为,国家要继续加强农网建设,必须注重在电网维护费用上的投入。电网改造之后,大额的电网维护费用随之而来。仅凌海每年用于更换电表、电杆、变压器、维修输电线路的费用就达到近2000万元。不过,他表示,在凌海维修费的差额就由实业来补充,电力集团通过其他实体的创收资金支撑了电网建设。

农网改造关键在体制

  提到集团创收实体,张占宇骄傲地告诉记者,凌海电力集团下属8家公司,从制钢公司、变压器公司,到酿酒公司、星级酒店,可谓五花八门。 
张占宇介绍说,凌海公司是辽宁省农电企业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制已经有10年了。股份制经营和投资多元化是凌海公司体制改革的特点。张占宇认为,农村电网改造的关键是进行体制改革。目前,凌海的整个体制改革非常完善,资产基本到位,人员全部进行了身份置换,买断后竞聘上岗,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张占宇回顾说:“凌海电力集团的主业凌海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在1999年,由国家经贸委、辽宁省经贸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共同组建的全国农电系统唯一的一个股份制公司,组建后实现了全员改制。当时有1530人,岗位只能安排630人,多余人员通过地方政府批准,改制后搞分流,由集团下属的各公司全部吸纳。”

满怀信心服务“三农”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供电企业也面临经营亏损和电力需求下滑的严重困难。张占宇说:“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电力公司快速反应,有效应对,规划2至3年投资1万亿元,重点用于城乡电网建设,这也使我们增强了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在“凌海模式”的农电体制下,尽管2008年凌海公司售电量同2007年相比,减少1.12亿千瓦时,下降13.4%,但集团旗下的房地产、电力安装等公司都盈利不少,因此,2008年凌海电力集团仍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效益。
  提到集团发展,张占宇又兴奋起来。他说:“凌海过去是辽宁省最落后的,现在是前10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电力先行为凌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多年来,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大背景下,凌海电力集团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原则,在办好电的同时,加大力度为推进凌海新农村建设服务。张占宇介绍说,从前,凌海供电公司就组织电工下乡为百姓搞电器安装服务。
如今国家又有了“家电下乡”政策,供电公司更加大了服务力度,把电器送到千家万户,到户后电工负责调试、安装,甚至没有插座的都给安好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大代表查看更多>农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