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9-05-14 10:55来源:埃及报刊 关键词:中核铀矿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2月19日,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天然铀购销框架协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利进行会谈并见签。华能核电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风国与中国铀业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袁旭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张涛对陈军利一行的到来表示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是核电发展的“粮食”。我国核工业诞生60多年来,中核集团不断完善铀矿勘查采冶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铀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为我国战略核力量建设和核能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的背景下,天然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中核集团旗下的中核铀业作为中国铀矿勘查开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构建了全球先进的天然铀开发技术体系,拥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搅拌浸出、地表堆浸、原地爆破浸出、原地浸出等全套的铀矿采冶生产技术,新一代绿色地浸采铀技术规模化工业应用,并逐步完善了以“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
今日,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2024年度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出席会议。联合体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多家单位积极融入天然铀产业多渠道科研项目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新进展。会议强调联合体要落实推进新型举国体制建设,落实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实优化创新
7月12日,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原子能机构“十四五”核工业发展规划项目,关键技术指标位世界前列,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代表国家天然铀产业发展水平和形象的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天然铀生
6月24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马刚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智能矿山建设、地质环境与生态建设等领域合作开展深入交流。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小连出席会议。申彦锋对马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重点
当地时间5月11日-15日,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率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乌兹别克斯坦国际能源论坛等活动,与乌地矿部、能源部、卫生部、科学院等合作伙伴就铀资源、核电、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合作交换意见,推动中乌核能领域务实合作。5月14日,余剑锋出席国际能源论坛主旨论坛,就核能在未来能源发展中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伟愿景正在变为美好现实,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核科技工业主体,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秉持和平利用核能
10月17日,在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核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李子颖研究员获颁“中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中国核学会为推动核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全国性重要学术组织,本届年会共有17位院士出席,生态环保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