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特高压评论:推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新势力

2009-05-27 17:21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特高压装备制造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要切实保障能源有效供给,推进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样的调整,离不开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电力的高效率电网的保障。发展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已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能源行业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矛盾。从客观条件看,能源资源分布与消费需求不平衡,大量能源资源需要远距离输送。从人为因素看,粗放式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能源供求波动剧烈,过于强调“就地平衡、分区平衡”,导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情况连续出现。
      目前,国内国际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为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升级,解决能源领域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有利时机。国家电网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依据国情和能源发展规律,提出“一特四大”战略,正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设大煤电基地,可以实现煤炭资源集约开发,使电力企业、煤炭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有利于解决煤电矛盾,缓解铁路运力紧张。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建设周期长,可以为下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的增长作准备。而建设大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基地,从长远来看,则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更好地发挥这些大型能源基地的作用,需要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电网作为保障,特高压电网恰恰具有这样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5倍,电能损耗约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1/4,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约2/3。此外,特高压电网还可以有效解决电力密集地区电网现有的一些技术难题。
     最为重要的是,特高压电网建设打破了“远输煤、近送电”的理论桎梏,变输煤为输电,可有力地助推能源大省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是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都可以通过接入大容量、长距离输电和低损耗的特高压电网,实现能源基地与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特高压电网凭借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突出优势,必然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部署,积极推进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协同推进特高压电网和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装备制造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