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应增加铁矿石谈判筹码

2009-06-19 10:15来源:《数字商业时代》关键词:铁矿石煤炭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要形成铁矿石多元化供货格局,减少对力拓等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依赖。


  铁矿石降价,中国不满意。


  5月26日,全球铁矿石巨头力拓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2009年新财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粉矿和块矿分别比去年长期合同的价格下降32.95%和44.46%。这是近8年来铁矿石价格首次大幅下跌。


  由于中国钢协的底线是粉矿的降价幅度不低于40%,因此,中铁协以强硬的态度拒绝该协议。


  虽然和以力拓为代表的矿业巨头博弈多年,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需求市场,中钢仍然无法在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耐人回味的事情,还有力拓与中铝的分手以及与必和必拓的携手。虽然为此力拓付出了近2亿美元的代价,但是,就在双方谈判的几个月时间,随着全球经济的企稳等多方原因,力拓的股份从90多美元上升了整整一倍,同时,“暗度陈仓”的力拓,转而与必和必拓建立合资企业。“两拓”组建新公司后,将控制全球70%的铁矿石交易,这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是非常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在商言商,我们不应当讨伐力拓的言而无信,相反,力拓的“拖延战术”,应当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虽然像中铝的“出海”行动暂时受挫,但是,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开拓多元化的铁矿石进口渠道。


  中钢协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钢铁行业如何避免重蹈2008年的整体亏损,目前国内大量的铁矿石囤积能否增加中国谈判筹码,“两拓”联手是否会形成对中国钢铁企业的长期制约?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钢铁研究专家马忠普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不能接受的价格可以预料得结果


  数字商业时代:5月31日,中钢协发表声明称中国钢铁企业不能接受新日铁与力拓达成降幅为32.95%的谈判价格。前几年的谈判事实表明,尽管中国一直反对铁矿石涨价,但却无法改变谈判结果。根据你的分析,最终的结局会有变化吗?


  马忠普:中钢协虽然表明了中国钢铁企业抵制铁矿石价格下降32.95%,没有达到中国钢铁企业要求降价的目标,但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价格谈判还要进行下去:结果可以预料。


  力拓铁矿石业务负责人SamWalsh在一份声明中称,大多数亚洲客户已接受了铁矿石谈判的“首发价格”,力拓将继续与余下的客户进行磋商,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客户。随着更多的亚洲客户接受铁矿石降价32.95%的报价,谈判形势似乎正向着有利于力拓的方向发展。


  数字商业时代:如果是这种结局,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他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做才可能在价格上增加一些主动权?


  马忠普:利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经济衰退,铁矿石市场资源过剩、竞争激烈的有利条件,采用低价收购策略,调整铁矿石协议购货量与现货市场购货量的采购比例。总之,要形成铁矿石多元化供货格局,减少对力拓等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依赖。


  “三巨头”对中国的制约力在下降


  数字商业时代: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中国铁矿石进口已由过去集中在几个国家,转变为进口多元化格局,开始大量从乌克兰、俄罗斯、伊朗、印尼、印度等国进口。这是否意味着,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对中国的制约正在减弱?


  马忠普:从2008年开始,这种谈判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在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力拓和必和必拓就是借口运距近、运输费用低,在巴西谈判结束后,还是提高了协议矿的价格。2008年度65%粉矿的协议价格巴矿涨到81.4美元/吨,澳矿涨到94美元/吨。这一年巴西矿还一度单方提价,撕毁协议,扬言不接受单方提价就拒绝装船。只是单方提价的时机选择错了,不得不草草收场。


  此外,中国在世界铁矿石市场的投资在逐年加大,特别是重点投资的澳大利亚FMG铁矿已建成投产,将新增铁矿石5000万吨,再加上世界其他国家新增的铁矿生产能力,2009年将超过1亿吨以上。现已有35个国家向中国出口铁矿,比7年前翻了一倍。


  数字商业时代:目前国内囤积铁矿石过多,是需求开始走旺的迹象吗?


  马忠普:今年铁矿石进口量自1月以来连续4个月攀升,1~4月份合计进口铁矿石18846万吨,累计增长22.9%,导致我国铁矿石进口近期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现货铁矿石价格较低。今年4月铁矿石进口5700万吨,创历史新高,5月份也保持了5000多万吨的进口量,仅港口库存量就超过8000万吨。如果算上钢厂库存3000万吨的话,目前国内铁矿石库存已经超过1亿吨。这表明中国增加铁矿石进口并不是国内需求旺盛,而港口8000万吨的铁矿石有利于稳定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


  中国没有摆脱战略困局


  数字商业时代:就在市场普遍关注中钢协以强硬姿态,表示不能接受上述合同价格时,又出现一件对中国钢铁企业非常不利的事情。力拓撕毁了与中铝签署的出让195亿美元的部分股权转让协议,力拓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分手的?


  马忠普:虽然中钢协提出铁矿石协议价格应降价40%,但是,在几次钢材价格下跌过程中,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在谈判中都采取了拖延战术。直到今年5月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回升,国际钢材市场除了美国价格继续回落20美元外,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地区钢材和废钢价格都出现了小幅回升。力拓正是抓住这个机会同新日铁签署了铁矿石协议价格下降32.95%的长期协议矿石价格。也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力拓撕毁了与中铝签署的出让195亿美元的部分股权转让协议。数字商业时代:在过去几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在谈判中都采取了拖延战术,甚至最后的赢家仍然是他们。这暴露出中国钢铁企业的什么问题?


  马忠普:难以乐观的经济形势注定了国际铁矿石供大于求,价格低谷震荡的局面难以改变。这给中国钢铁企业彻底改变对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过度依赖的局面,实现中国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供应多元化格局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这个艰难的谈判过程,也暴露了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市场的战略博弈中,并没有完全摆脱战略被动局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