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甘肃遭洪灾损失超5.12地震电力救援图

2009-07-24 15:24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甘肃电力电力职工甘肃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 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甘肃陇南电网,受损严重。甘肃电力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以大局为重,急灾区人民所急,为使受灾电网早日恢复供电,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调集陇南、天水、白银、兰州、定西公司的千余名电力职工紧急驰援陇南电网洪灾抢险,经过陇电千余名电力职工几天的连续抢险和艰苦鏖战,陇南大部分供电基本恢复,受损的10多万用户,已恢复供电8万多户。目前他们在艰难强攻最后一个顽点——康县电网的紧急抢修。

  截至7月23日8时,受损的220千伏早成线已开始铁塔组建工作,由于道路不畅,抢修材料运输困难,影响抢险进度,预计30日整条线路将恢复运行。农网方面停运的1条35千伏线路和1座35千伏变电站已恢复带电运行;停电的33条10千伏线路、987台配电变压器恢复运行。陇南市一区八县,除康县之外,其他八个县区全部恢复供电。目前,重灾区康县由于部分乡镇道路不通、通信中断,抢修队伍难以进入现场,还有8个乡,近2万户村民未恢复供电。记者在陇南康县洪涝重灾区看到,连日来阴雨不断,通往边远乡镇的道路多处受阻,地质灾害频发,甘肃省电力公司康县电网抢险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

  康县是甘肃的贫困县,此次洪灾,造成道路严重受阻和通信中断,加上陇南康县地形更为特殊、自然环境复杂,许多需要抢修的线路不是在无人区,就是在水流湍急的峡谷河道。加上近期康县天气变化多端,对人身、交通和抢修及施工安全带来一定隐患。为此,甘肃公司在19日紧急下发文件,提出10条安全要求。20日,又针对灾情排查、隐患排除、材料运送、作业程序、交通运输中的安全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对现场组织、信息沟通、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具体工作也做出详细安排。

  为有效展开抢险,担任甘肃陇南洪灾电网抢险的前线总指挥、甘肃省电力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建伟连日来一直奔波在各受灾乡镇查看电网灾情,深入各抢险点指导抢险工作。并多次与康县人民政府领导座谈,交换意见,协调组织召开电力抢修。目前,支援抢险队伍已全部进入作业区,开展受损电力设施摸底排查工作。部分已查清的受损杆塔线路及台变,抢险职工克服道路不通、施工抢险难度大等诸多不利条件,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他们人抬肩扛,爬山涉水,人力将沉重的水泥杆和施工工器具扛过河,背上山,紧急恢复受损线路及台变。许多地方换杆架线完全靠人力完成,抢险难度异常艰难。抢险队员大多吃住在施工点附近的学校等地,很多队员从早上7点出发,中午基本是自带干粮解决午餐,到天黑才能回到驻地。

  尽管此次抢险任务重,难度大。但是对经历了湖南抗冰抢险、『5?12』陇南地震抢险和北京奥运保电及神七发射等多场重大抢险保电『战役』的陇电人来说,抢险条件的苦和施工抢险的困难已算不了什么,『苦』和『困难』难不住压不倒素有『陇电铁军』的钢铁意志,让灾区人民早一日恢复供电才是他们最大的困难。记者亲历了这支队伍在湖南爬冰卧雪,在娄底500千伏五民线、郴州220千伏郴烟线、怀化220千伏黔平线抗冰抢险的战举;目睹了他们在陇南抗震灾区穿越生死线电网抢险为灾区恢复供电的一幕;亲临了他们在北京克服天气炎热,忍蚊叮虫咬日夜守护电网为北京奥运保电的经历;今天再次目睹他们与洪魔鏖战的英姿。记者由衷地赞叹和敬佩这支被誉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陇电队伍,他们无愧于『陇电铁军』的称号。

  洪魔无情人有情,我们相信有指挥若定的国家电网公司和甘肃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有富有抢险经验的天水供电公司、兰州供电公司、白银供电公司、定西供电公司等『陇电铁军』的紧急驰援,陇南电网洪魔灾害电网抢险工作一定会夺取最后的胜利。

       最新报道

  从7月15日开始,截至17日上午8时,康县城区的降雨量达257毫米,其中17日早上6时燕子河的洪峰流量达到了1100立方米/秒,为康县200年罕见……2条省道、14条县乡公路、178条乡村道路全部毁坏,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超过了去年『5·12』特大地震中造成的损失。

  悄然而至的洪魔

  7月15日下午3时,康县县城上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县城东北侧三官河畔朋友家帮工建房的刘德有,和众人一起歇了工,缓缓走回河对岸的家。

  此前不到一周的时间,刘德有新建的小楼一层刚刚封顶。去年,『5·12』特大地震中,刘德有的老屋严重受损,今年3月,新房在老屋旁边开建。坐在已经裂缝的老屋内,和以往任何一个雨天一样,刘德有恬静地端详着老屋另一侧的新家,内心满怀期待。为了修建第二层,刘德有已经准备好了整整8吨水泥和足够的钢筋,只待儿子从成县拉来砖头,二层也将很快完成。

  从当晚9时起,雨开始越下越大,一直到16日的下午也不见停,大雨整整下了一天。

  刘德有的房屋依山傍河,距离大门两米远的地方即是河道。

  『那天晚上,雨特别大。』说到那天的情形,原本平静的刘德有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从16日晚9时开始,天空中暴雨倾盆,刘德有伸直了右手的食指,脸上掠过一丝紧张的神情,他说:『感觉雨水柱有这么粗,还特别密集。』而更让他惊恐的是,白天门前的河水一涨再涨,平时只有几十厘米深的河水,到下午6时一下子就将宽十几米、深4米多的河道塞得满满的,水面与河坝上沿的距离越来越近,只剩下不到40厘米。

  深夜,暴雨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从刘德有屋后山上下来的山洪,从院墙外的过道里喷涌而出,不多时,水流就淹到了人的膝盖上,与此同时,房屋水泥护坡下方,一股水从护坡里汩汩地直往外冒……

  『快起来!雨太大,护坡里漏水了。』当晚近11时,一直在房前屋后来回查看的刘德有跑回院中,把已经上床休息的儿子刘新成叫了起来。刘德有和儿媳以及两个孙子始终守在屋檐下,刘新成则跑前跑后随时注意屋后护坡的情形,大雨借着风势不断扑面打来,三代人浑身都被淋透了,所有的屋子都亮着灯,一家人谁也不敢进屋睡觉。

  17日凌晨5时,距离刘家屋后60厘米的水泥护坡上出现了一条不足1厘米的裂缝,刘新成的神经立时绷紧了。20分钟后,当他再次出现在护坡前时,裂缝的宽度已经可以放进一根手指,大量的雨水正从里边往外冒。此后,每隔十几分钟,刘新成就查看一次护坡的情形。清晨近6时,刘新成忽然发现护坡整体前移,与房屋的距离越来越近了,50厘米、30厘米、20厘米……短短1个多小时,护坡就紧紧贴住了他家的后墙,房子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

  『东西不要了,人再别进去!』刘新成说,当时,看见护坡松动,一家人开始往外搬东西,刚搬出一台电视他就发现后墙微微地颤了一下。随即,他马上把家人都带到了院子南侧的河堤路上。刘新成跑出门不足十分钟,一家人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了:一声闷响后,屋后的山体连同护坡一起倾轧到了老屋的后墙上,整个屋子瞬即向前扑倒,二层阁楼当即被挤成了碎片。不久,紧邻老屋的新屋地基也开始慢慢前移,刘新成说:『就像一只盒子,被轻轻地推到了桌子的边缘,然后,猛地一头朝下栽进了河道。』

  刘德有面前的家园,只剩下一幢侧立在河道边、几乎仅有框架的房屋,和一处凌乱不堪的废墟。废墟上,从后方山体倾泻而下的大量土石和数个成块的水泥墙碎片杂乱地躺在一起,一根木椽的一端斜斜地从泥土中露了出来。在废墟和山体之间,一处仅剩下五六米的水泥护坡已然开裂,岌岌可危。

  『噗通!』这是刘家未完工的新房砸进河道洪水中时发出的声音,这也是刘新成一家人心痛的声音。

  刘新成说,那一刻,泪水模糊了一家人的眼睛。

  洪水中的『争夺』

  当刘新成家房后的护坡险情初现端倪时,在康县县城的另一侧,出城区东北约5公里的碾坝河边,李生虎还在灾后重建的新家中熟睡。震灾后异地重建,李生虎所在的城关镇香子坝社24户村民,集体从河边的刘家沟半山腰搬到了地势平坦的河滩地里。

  『快醒醒,洪水已经快漫过河坝了。』17日清晨还不到5时,李生虎被妻子的催促声惊醒:被堤坝圈在河外的新村庄,地平面几乎与堤坝持平,但村前搭建的救灾帐篷和简易工棚,则要比堤坝低出1米多。他翻起身,提着衣服就往外走,眼前的情景让他着实吃了一惊。一切,已非他几个小时前看到的景象。

  门前的河道里,高3米多的河坝几近被淹没,急速流过的洪水气势汹汹,就连从村庄后山中流出的刘家沟河,也一改往日的温顺,变得凶猛起来。

  刘家沟河,其实只是一条溪流,紧邻香子坝,汇入碾坝河。此时,刘家沟河的水流量猛增数倍,浑浊的激流还不时翻过山坡上的小堤,涌进村庄。于是,李生虎迅速召集村民,装沙袋垒坝。

  猛烈的洪水不断地击打着村前的堤坝,这超出了李生虎和村民们的想象。在刘家沟河与碾坝河交汇的拐角处,洪水把坚固的水泥护坡撕开了一个长近20米的口子,大量的洪水随即涌了进来,18顶救灾帐篷只剩下几顶,大部分被洪水冲向远处。

  孩子的尖叫声,妇女的哭喊声……

  『李新刚在帐篷里。』刚把东西放进家中的李兴平猛然想起,就在堤坝被冲毁之前,他去帐篷搬东西,李新刚半路让他帮忙把电视机抱回新房,然后自己掉头又返回帐篷拿东西了。

  李兴平不敢确定,却又不放心,紧追着漂出的帐篷跑了起来。果然,李新刚的头探出了水面,两只胳膊不停地使劲向岸边挣扎着。李兴平说,水流湍急,洪水已经没到了他的胸口,虽然李新刚离自己只有几步远,但要靠近十分困难。『我跳进水里才想起来,自己不会游泳。』据李兴平事后回忆,他只能一边设法保持平衡,一边向前扑腾,把手伸向李新刚。几次艰难尝试之后,终于,李新刚被成功拉上了岸。

  夜幕里的恐惧

  李生虎并不知道,从15日的降雨开始,在碾坝河上游的数条山沟里,几乎同时发生了与刘家沟河相同的变化。

  到17日前后,康县城区四周的12条支沟均陆续发生了特大山洪。这些山洪几乎都流向了同一地点——地势较低的康县县城。

  在康县城区,一条河道宽近20米、最深处近10米的河流穿城而过——这就是发源于康县北部黑马关的燕子河。只不过,以往的燕子河,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么激烈,像一头难以驯服的野马。

  河水暴涨。分别从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流向康县县城的三官河和碾坝河,相继在城区附近与燕子河汇合。

  顾怀中住在康县南路,他家的楼体紧挨着燕子河河道。从16日开始,暴涨的河水中就不时有电线杆、排污管漂过;到了16日晚间,肆虐的河水不断击打着他家楼体的外墙,声音此起彼伏,深厚响亮,听得他和家人胆战心惊。直到次日凌晨2时左右,他担心发生危险,就开车带着家人来到了县城的和谐广场。

  『电闪雷鸣,雨如水注。』尽管河水没有越过河坝,但街上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住在康县中街的武先生说,夜色降临后,康县主要的四条街道上开始出现大量的积水,地势最为低洼的中街部分路段,积水深达1米。街道两侧的很多商铺内都进了水,城区内随处可见在门口垒砌小沙坝,或忙着从屋内往外排水的商户。在康县南街,从山体沿着民房过道冲出的泥石流,甚至将一辆微货车的轮胎全部掩埋……

  『轰!』17日凌晨2时许,一声惊雷响彻天际,在康县中街家中熟睡的杨欣猛然间被惊醒,『感觉这雷声仿佛就近在咫尺,雷声过后,耳边还嗡嗡地响。』几秒钟的时间,整个县城所有的灯光全部熄灭,城区突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停电了。』

  『康县妇幼保健站附近山体滑坡,快点救救我们。』从17日凌晨3时开始,康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办公室的报警求救电话开始接连不断地响起,该队大队长陈文军紧急组织队员奔现场而去。

  『岸门口镇中学(康县县城以南8公里处)30多间活动板房进水,人被困在里边了!』

  『康县王坝乡陈家坝村,房屋倒塌。』

  ……

  一时间,先后有16个急促而惶恐的声音打进了报警求救电话。

  滑坡位于康县妇幼保健站的南侧山坡。陈文军带领队员赶到后,很快了解到山坡顶部住着两户人家,由于停电,消防人员只能借助手电的光芒,顶着滂沱大雨一点一点向山顶爬去。『好不容易爬到山顶,我们刚刚把山崖边的群众疏导转移到后排的房屋内,就听见一声比打雷还要响亮的声音。』陈文军说,闻声,他迅疾转身把手电光打过去查看,只看到刚刚撤出群众的房屋及地基已全部塌陷,但周围险情究竟如何,他根本看不清楚。

  『一片漆黑,对周围可能存在的险情根本无法察觉。』陈文军笑了笑说:『群众心里害怕,其实我们心里也害怕。』

  惨重的损失

  河水猛涨,山洪暴发。从7月15日开始,截至17日上午8时,暴雨初歇,康县城区的降雨量达257毫米,其中17日早上6时燕子河的洪峰流量达到了1100立方米/秒,为康县200年罕见,而此次暴洪,也成为该县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交通中断!康县城区通往陕西、武都及阳坝的四个出口交通全部中断,环城南路也被泥石流阻断。电力和供水也一度中断,燃油和蔬菜粮油等物资告急。』康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于驰说,此次暴洪灾害中,康县境内2条省道、14条县乡公路、178条乡村道路全部毁坏,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超过了去年『5·12』特大地震中的损失。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该县立即启动防汛预案四级响应。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通报灾情,安排部署抗洪防汛工作,要求各单位、乡镇密切注视汛情发展事态,及时调查汇报灾情,全力做好抗洪防汛和救灾工作。

  『道路抢修紧急展开。』7月23日上午,于驰告诉记者,灾情发生后,由于交通和通讯中断,许多乡镇的受灾情况无法核实。地处康县南部的阳坝、铜钱等乡镇,相继派专人徒步行走两天时间,赶往县城汇报灾情。据初步核实,全县21个乡镇350个村全部受灾,其中县内北部的大南峪、迷坝和中南部阳坝、岸门口等乡镇受灾相对较重。19日,由于城区东出口的道路被打通,其余道路的抢修工作同时展开……

  暴洪灾害中,当地的林业特色生态和核桃、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也遭受了重创。据了解,此次暴洪灾害导致康县特色产业23.95万亩受灾,成灾面积达21.2万亩,其中2.06万亩绝收,另有1.6万亩生态林遭受严重损失。

  灾难后的思考

  针对此次暴洪灾害的成因,于驰分析说,康县地处秦岭南麓,植被覆盖率高达67%,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雨量往往在700至1000毫米,在省内属降水相对较多的区域。但是,康县境内降水全年分布并不均衡,大多集中在7至9月,而由于山大沟深,坡度很陡,且又都属土石山区,地表的土层比较薄,厚度往往只有几厘米,因此遭遇降雨时,土层的含水能力差,成为导致暴洪以及泥石流成灾的重要原因。此外,因为去年『5·12』特大地震灾害,许多山体表层被震毁,土质疏松,加上今年5月至6月中旬,康县境内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浮在地表土层等物也较多,所以,经雨水冲刷,极易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

  『独特的地理条件,导致康县多数乡镇很少有平坦的地方,居民房屋大多建在河流旁,或者山沟底部。山洪来时,易发生险情。』于驰说,对于此类民宅,要积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规避洪水风险。此外,应对待建项目做好相应的洪水风险评估,做好相应规划。

  另外,有很多居民防洪意识薄弱,房屋建在洪水本应导向的地方,占据洪水通道的情况也很多。『要给洪水留出路,建房不应选在洪水本应导向的地方。对于洪水风险,我们要治理它,规避它,更重要的是要预防。』于驰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甘肃电力查看更多>电力职工查看更多>甘肃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