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大办核电:要热情,更要理性

2009-08-10 13:4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能源核电AP1000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研究员。


  “确保核电厂安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第一原则。企业要成为国家认可的核电投资主体,就必须具备必要的核安全资质。不是随便哪一个具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就能控股建设核电。


  市场经济下的核电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按照规划,核准项目并监督实施。而具体选用什么核电机型应该是业主的自主范围。这就好比政府鼓励买私家车,但不能规定必须都买奔驰车一样。”


  能源评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发电集团进入核电领域的诉求表达非常强烈。您如何看待非核电企业进入核电领域?


  张禄庆:根据公开的消息,目前,至少已有四大电力集团表示要将自身拓展成为包括核电在内的综合能源集团。考虑到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等新能源的政策导向、这些企业近两年经营实绩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唐集团公司等企业进军核电领域,我觉得应该支持,旁人没有理由说三道四。


  但是,必须要看到核电的特殊性,即核电厂反应堆包容的巨大释能潜力和运行产生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可能会产生对社会公众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风险。确保核电厂安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第一原则。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对于核电厂的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人员培训和运行管理均有极其严格的法规要求。在核电厂建设过程中,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要对业主单位和操作人员核发多种许可证。


  因此,企业要成为国家认可的核电投资主体,就必须具备必要的核安全资质。不是随便哪一个具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就能控股建设核电。


  能源评论:您认为应怎样做,才能科学合理地进入核电领域?


  张禄庆:我认为五大发电集团等企业首先应该积极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等已具有核安全资质的企业合作,取得核电项目的参股权。通过参股,它们不仅要提供相应的资本金,更重要的是派遣一些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的骨干人员,从核电站的项目策划、厂址准备,到建安调试、运营管理,全程参与进去。


  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学习、掌握核电的相关知识,日积月累,就可以形成、拥有自己的核电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的人才和能力,也就不难取得合格的核安全资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建设大亚湾核电厂1、2号机组的历程。在此之前,我国对大型商用核电厂的有关技术及建造运营管理,完全是一片空白。大亚湾核电厂的建造模式实际上是作为交钥匙工程,由法国人总承包。


  而中方则由具备其他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人员在各个岗位出任副职,全程参与所有环节的日常事务处理。经过如此的实际锻炼,中方人员就较快地成长为核电建设骨干人才,在之后的岭澳及后续核电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中坚作用,真正成为了核电业主。我认为,五大发电集团等企业可以借鉴这个经验,这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模式。


  另外,我认为五大发电集团等企业参与核电领域,应该集中力量于核电项目的建设,以及核电厂的运营管理方面,不必再组建自己的核电设计队伍。


  因为,第一,组建一支有资质的核电设计队伍,从掌握技术、经验积累、人才培养等方面要求都极高,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第二,我国核电是搞标准化批量建设,现有的设计力量可以基本满足我国核电建设施工出图的需要。另外,核电与常规火电最大的不同在于核岛部分,常规岛部分与火电厂大同小异。所以只要将核岛部分的设计委托给他方设计即可,常规岛完全可以自己有能力设计。


  能源评论:大唐集团在集团内部召开的首次核电工作会议上作出决议,大唐集团将争取2~3年内取得核电控股资质。您认为这可能实现吗?是否太仓促?


  张禄庆:对于此次会议,详情我并不知晓,也不好判断。但从目前国家能源局规划安排到2015年的核电建设项目来看,似乎还没有哪个项目是由大唐来负责的。另外,我也不太清楚大唐集团是否已集聚了相当的核电方面的人才和建造、运营管理经验。所以,要在2~3年内取得核电控股资质,我想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我认为,目前上上下下不少人对于核电的福祉和效益看得很重,而对核电的风险领会和重视不够。目前有经验的核电建造和运行人员的稀释现象日益严重,许多业内人士十分担心核安全问题。核事故无国界,万一发生重大事故,其影响可能就不仅仅是中国,而是世界范围的核电事业。三厘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不就是让世界核电业停滞了那么多年吗?


  能源评论:不久前,国家能源局表示到2020年我国核电的总装机容量将由原定的4000万千瓦调整到7000万千瓦,甚至更多。您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张禄庆:2007年10月,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规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


  这个规划肯定是经过科学论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和制约核电发展因素后制定的。但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该规划目标就要做这么大幅度的调整,问题是这个目标如何实现呢。我国的铀资源供应、设备制造国产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吗?举一个例子,目前我国不能本地制造的核电设备占到20%,我不知道国外企业能否有足够的产能,来配合我们突然扩大数倍的需求。


  现在炒得很热的核电发展速度,无疑再次推进了我国机电设备制造产能的扩张。但这个核电高潮过后,我国机电设备制造企业积累的产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这个问题似乎无人去想。我深切感到建国后的历史教训足够深刻地证明: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不是道理。时代不同了,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早该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


  能源评论:有关部门已规定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必须采用AP1000核电技术。但AP1000核电站从首台建设完成到试运营、再推广,以及设备的国产化等,都需较长的时间。这样是否能完成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目标?


  张禄庆:我认为,市场经济下的核电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按照规划,核准项目并监督实施。而具体选用什么核电机型应该是业主的自主范围。


  这就好比政府鼓励买私家车,但不能规定必须都买奔驰车一样。政府有关部门引进AP1000核电技术,希望以此推动核电技术革新,用心良苦。AP1000核电技术是具有一定成熟性的第三代先进核电堆型,但尚无实际运行经验。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又好又快又安全地建成三门核电厂的世界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如果AP1000核电技术的安全性与经济竞争力得到实际验证,根本无需硬性推广,业主就会自动采用。这才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


  二代加核电技术与AP1000核电技术的分析对比已十分详尽,再来争论实在没有必要。但有一点要说明,目前全世界投运的二代型核电机组逾400台,其运行安全可靠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能拿二代加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差”为借口,来达到推广某种核电机组的目的。


  首台新型核电机组在建设中和建成后的试运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就能逐步接近完美。但是如果不等取得设计、建设和运行的经验,就要在内陆推广AP1000核电机组,所冒风险是否太大了一点?


  我国最初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核电的另一个考虑是这些地区比内陆经济发达,电价承受能力高。目前,这种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AP1000核电机组的功率至少在125万千瓦以上,内陆必须要采用冷却塔,而不能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废热。这些成本上涨因素均可以用高电价来补偿业主,但最后只能用户买单,问题是内陆地区有如此长时期承受高电价的能力吗?2007年颁布的有关规划中明确指出:“在三代核电技术完全消化吸收掌握之前,以现有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为基础,通过设计改进和研发,仍将自主建设适当规模的压水堆核电站”。


  由此可见,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建设规模多大算适当,由主管部门决定;但推广建设AP1000核电机组的时间起点应该是明确的。到底如何安排这两代核电机组的布局和批量,来实现核电的发展规划,的确是应该认真思考、全面协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