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综合正文

北京风能大会—零部件制造商专场实录(二)

2009-10-23 14:27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关键词:风电行业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刘琦:谢谢BirgerMadsen先生,他对全球风能产业比较以及产业链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非常感谢,这次论坛我们围绕当前风电产业尤其是供应链一些热点话题,我们想在这儿请在座各位企业家能够谈谈你们在这方面一些认识,贡献你们的


  智慧,上我们在座的能够分享你们的在这方面的经验。那么,这儿准备了一些话题,如果我们在座各位同行还有其他的问题,到时候我们留出一定时间来,我要提第一个问题是前来最热门一个话题,关于风电产业过剩,现在已经对风电的设备过剩社会上议论纷纷,在我们供应链上面是不是也存在一个产能过剩这么一个现象,产能过剩现在如果存在将以什么方式体现,会不会出现一种供应链需要进行整合的现象,那么这个会以什么方式发生,什么时候发生,我首先请张定金先生他谈谈你的看法。


  张定金:谢谢主席,我个人是这么看,产能和产量是两个概念,因为我们很多在进入风电行业供应链系统,整机大家会提出一个宏伟的目标,目标比较大,一上来就是一千套,两千套系统,真实共给市场能力是没有这么大,单纯把产能问题放到市场讲就有一个非常紧张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关注是一个产能过剩问题,还是产量过剩完成。因为这方面确确实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本质上的不同的。因为从整个中国的市场,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市场整个世界市场有很大一个区别,这一点提示中国在特定条件之下应该在风能市场上一个热点,这个热点同时会在美国出现,这个市场是原来一个非常发展比较成熟,稳健欧洲市场,发展非常快就是美国和中国市场,还有一些新兴市场,我觉得这个在中国概念中间不要简简单单提产能过剩这个问题,要比较准确衡量真正产量是否过剩是我们这个非常关注。


  另外对于产能过剩提法当然有它好处,告诉我们新的进入者进入的时候要注意,这中间作为主机商装配讲,他们所谓产能过剩是并不是特别可怕,如果仅仅是装配条件,但是作为部件商,要考虑盲目把你产品做特别大,你要投资很多硬件设备,这个时候肯定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关于整合的问题其实是大家知道世界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好,任何产业整合的事情都在发生,国家也比较提倡叫并购也好,这个概念是发生比较多,因为产能建设是两种方式一个是自己建设,一个是并购别人的现有的能力,作供应链价值中间确确实实有这个能够高质量产品的产能,我的客户又需要这个并购是能够发展,中国市场还是两个方面有并购趋势也有自己建设的趋势,时间上讲如果发生应该在后年。


  刘琦:谢谢,就这个问题我想听听张自国先生的一些看法,我们知道现在国内叶片有很多的厂家,张定金先生和张自国先生都是来自国内叶片的龙头企业。


  张自国:我谈一下个人观点,我同意张总观点,产能不等于产量,叶片厂家上了四五十家,每家都可以生产多少台,今天市场很多叶片是供不应求,包括我们也做不出来,但是反过来讲,现在主要产能和产量因为从外面的尤其是新上来的企业,他们宣传就是主要是他的产能,实际上产量我们可以这么讲,真正可以达到一定产量屈指可数,下一步重点是如何规范这个市场,现在本来像叶片这个行业是一个高科技,一般人认为这个行业这么好谁都可以上,很多重复的建设,重复的引进,最后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今年很多苗头在市场上出现了叶片大量的质量事故,所以我想以后这个整个风机市场需要两点一个是规范市场,另外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风电行业健康发展谢谢。


  刘琦:谢谢,我们还想听听我们国内齿轮箱龙头企业姜海峰就这个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姜海峰:非常高兴今天跟我们有些同行,有一些主机厂,我们有很多零部件厂家来参加这个论坛,讨论目前我们在风电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有那么一个特意的现象,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调控经济,应该说30年来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的产能的发展应该说是随着一种市场的价值,市场经济经济的推动,中国这个事就是如果按13亿人算,什么东西一说都非常大,但是按照13亿一除就非常小,关于我们风电行业的零部件行业的产能或者我们主机的产能,如果从总体数字上讲,我们认为产能讲是跟其他的国家跟成熟的那些市场经济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现在注册有名号整机厂有70多家,还有20多家在跃跃欲试,另片厂家就更多了,从我们齿轮箱行业讲,目前前面三四位,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新上还有16、17家,我认为这种推动是一种市场的无形手在推动,这是一种产能,产能结果是一种经济导向,如果产能大不能有效益的话,这种产能必定要进行调整,比如说我们齿轮箱讲,我认为现在齿轮箱产能和产量是不匹配,按照国内需求,我们现在的齿轮箱的生产量,包括我们重庆,大连华润,二重,泰重真正要提供能够跟国外同类齿轮箱比美通量的齿轮箱我认为我们的产量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关键我们讨论零部件的建设的时候,中国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怎么能够拿出在国际上同台竞技高质量产品零部件例如从齿轮箱行业我们旁边有汉森公司是国际上著名一个品牌公司,相对于他们的齿轮箱,跟我们前面123齿轮箱比我们都有差距,显然我们齿轮箱零部件产业还不能够完全的跟我们的总装厂可以提供大量可以装机齿轮箱还是一个产能不足,我们有不少的主机厂还在购买的产品为什么,就是因为质量的问题。


  产量是目前我们的整个的零部件制造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到一定的水平以后我想预计肯定会做一个大的行业的整合调整。从风电产业可以说是风起云涌,但是同时也开始了大浪淘沙,我希望我们的零部件产业的兄弟也好,同行也好要慎重对待,首先我们作为中国零部件产业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所以对我们公司今后齿轮箱在中国国内市场,一定要做到一看就是我们生产,有了优良品质我们这个量永远不能满足我们市场的需求,零部件产业在上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我们的品质,如何上,调控的时候资金多了还要稳重对待一个齿轮箱产业,两三年可以提供主机厂需要我觉得难度非常大。我们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在风电行业的拼搏,我现在不能完全满足大家公认的齿轮箱这个是我们拼搏的方向,我们相信我们今后可以给大家提供非常优质在世界知名的齿轮箱谢谢大家。


  刘琦:谢谢。姜总话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有对他们现有的情况的比较,还有对产能过剩问题做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就这个问题我们想听听我们国外的知名的供应商,威能极公司StefanTenbrock先生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他的一些看法,以及国外供应链是不是也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StefanTenbrock:在本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之前,整个行业一直在强劲的发展,在过去几年一直都是这样,我们期待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持续多年,到那个时候需求会突然减少。现在金融危机需求突然减少,我们看到这个需求减少了,同时我们看到整个供应链还有很多产品没有卖出去,这种情况和过去几年情况是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比如说齿轮箱曾经被认为行业发展的瓶颈,不是谴责其他的行业,主要是由于齿轮箱的能力,齿轮箱还需要其它零件,其他零件发展不上来,齿轮箱就发展不上来,中国市场去年今年增长都非常快,因此需求非常大,中国市场非常需要我们的零件,我们看到在中国市场对于高质量产品非常重视,我们的客户不是光看价钱,他们看的是质量。


  也就是说他们要看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不仅仅是眼前的成本。这也是我们这个企业的优势,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20多年,我们有很多经验,有很多客户,在全世界各国都有分布。


  刘琦:威能极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齿轮箱,以及电机制造商,现在他们在天津也有制造基地了,我想对国内同行业是一个促进。就这个问题我想听听来自汉森公司的JanDeclnrcp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JanDeclnrcp:大家好,我同意就是生产方面有过剩,但是要看不同的市场,那么欧洲,美国,中国美国,欧洲情况各不一样,中国生产过剩比较明显。同时可能会带来产量的变化,但是我同意StefanTenbrock的看法就是不同国家,产能过剩原因不一样,在美国由于金融危机出现了现在的情况,他们是临时需求下降,在中国并不是说需求增加了,而是供应商从两个5个到了70个,我们认为在中国会出现产业链的整合,同时在其中肯定有赢家,输家,对于产业是好,因为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成本仅仅是一个临时的问题,一两年就可以解决,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长远的利益是非常好,就是产品要可靠高质量谢谢。


  刘琦:谢谢,第一个问题确实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我们请来各位知名企业家就这个问题谈了他们的一些看法,一些真知灼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个非常难的一个话题做出一个精彩的一个分析表示感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行业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