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业发展迅猛 我国风电列全球第四

2009-11-12 09:52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设备风电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面临全球能源短缺,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产业。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迅速,装机总容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仍然被投资过热和设备国产化欠缺两大瓶颈所制约。


  从昨天召开的中国风电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预计到明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成章认为,由于这几年风电产业处于暴发性增长阶段,利润空间大,导致各地投资风电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全国情况来看,整个风电产业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


  朱成章:中国风电资源吹的泡泡太大了,有的说有20亿千瓦,有的说有10亿千瓦。我认为这些数字问题很大,对我们的能源战略和风电位置影响很大。


  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了现在的70多家。此外,风电设备部件制造企业总数也已超过百家,仅叶片厂就有50多家。从企业产能计算,已经超过市场容量。


  中国水电新能源公司董事长王宗敏说,涉足风电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出现了"行业大、企业小"的现象。


  王宗敏:目前国内已经有7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商,从设计产能上说远超过未来市场所需,这也是国务院限制批准新的风电制造商再进入的主要原因。现在真正有规模的、年供货超过1000台的企业,只有3家,剩下大多停在图纸阶段。我们风电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了解,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大多处在相对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很多属于"来料加工"型,整机国产化还有待时日。中国风能协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介绍说,现在风电制造企业大多通过购买国外技术或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受人才、技术、工艺和材料等多种因素制约,尤其是在电机制造、系统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企业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陈雪松:风电的零部件主要是叶片、齿轮箱发电机都要进口,随着国产化的推进已经基本解决。下一步主要是风电的轴承制约了发展,叶片虽然国产化了,但它的关键原材料都是进口,成本占50%。如果实现国产化,将大幅度降低车成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