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9-11-20 16:01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新能源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11月7日与媒体记者“闲聊”时表示,关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要有更高的层面,应该“站在山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笔者认为,在新能源发展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和纷争焦点的时刻,刘琦副局长的这一随意之语,颇具深意。
近段时间,关于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观点甚嚣尘上。特别是在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风电设备、多晶硅等六大产业产能过剩之后,更是引得人们议论纷纷,大有山雨欲来之势。社会公众有些“一边倒”,而浸淫其间的业内人士又多颇有微词,真是让人难觅真相。
新能源产业“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对此一定要做深入调查和冷静客观的思考,不能概念化、抽象化,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将对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的限制误读成对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限制,很不准确;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到,会议称钢铁、水泥产业“盲目扩张”,而对风电、多晶硅则只是说“有重复建设倾向”,这说明:即便同在受限之列,它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第三,必须明确:国务院提出“产能过剩”的目的,并不是“不发展”,恰恰相反,是为了引导行业更好的发展。
误读的原因,可能很多:一是一些媒体断章取义,人云亦云;二是一些人只看到问题没看到成就,只看到眼前没看到大局;三是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始终存有炒作倾向,炒题材炒概念,为投资炒也为投机炒,导致虚高现象一直存在,在此背景下,一些人心虚得很,一有风吹草动,就露惊弓之鸟态。但笔者认为,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站在山上看问题,视野过于微观。
视野微观,就看不到大势。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中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对于国家经济的意义,乃至对于全球气候博弈的主动权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全球气候谈判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对于“后京都时代”,有乐观论者,也有悲观论者。但笔者认为,不管这次在哥本哈根能否达成协议,节能减排的大势都不会变化。奥巴马说:“在新能源方面领先的国家,将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领先。”同样说明,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需要,更是综合国力较量的需要。
视野微观,就不能正确看待成就和问题。今天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成就是主流,问题是非主流;成就符合大势,而问题则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自然要分析,要解决,但不能大惊小怪,更不能因噎废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问题虽小,但有可能很关键,是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小问题不解决,也可能蔓延至全局,慢慢地演变为大问题。
令人高兴的是,这段时间,大家或不平则鸣,或深刻反思,对问题的探讨空前地活跃,并在反思过程中达成了诸多共识,在争论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从产业规划到标准制定,从技术创新到政策扶持,都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意见。思考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说明,只要我们站到山上,静下心来,就总能发现问题所在,也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今年9月份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用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的话说,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笔者认为,这实际上也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描绘了“很好的前景”。最近,好消息开始陆续出现。据说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对未来作出了更为积极、乐观的估计。而有消息显示,国家正在针对战略性产业做深入研究,寻找“后危机时代”的增长点。真心希望经历了一次自我解剖和心灵洗礼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成熟和理性的姿态,迎接未来。
“蹲下去,是为了跳起来。”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整装”再出发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7月2日至4日,2025年泰国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2025)在曼谷圆满举办。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会之一,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光伏、储能与绿色出行技术企业,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市场合作新趋势。安泰新能源携TAI-Simple智能跟踪系统及铝合金车棚系统亮相H1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6月25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锦政办发〔2025〕9号)。其中提到,电力部门及时组织编制电网规划,电网规划要与能源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有机衔接。电网规划应依法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对无法及时纳入的项目,按法定程序评估后调整。在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中,应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
7月1日,湖南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核准获批。1、为了满足益阳地区的负荷发展需求,提高供电能力,同意建设中广核桃江县牛田风电场项目11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编码:2505-430000-04-01-555213),项目单位为桃江县广竹新能源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为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3、主要建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