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9月末,高歌猛进的风电设备被列为抑制产能过剩的六大重点行业之一。之后,关于风电设备是否产能过剩的争论变得愈加激烈。
我国的风电设备产能是否过剩?并网发电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产业发展面临的众多问题,急切需要进一步解开。
风电设备产能过剩?
1986年4月,山东荣成建成3台55千瓦机组风电场,开启了我国风电发展历程。但受资金和技术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缓慢,直到2002年底全国装机容量仅46万千瓦。
“不过,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风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采取特许权招标的方式,市场引导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大大促进了风电规模化的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
2005年颁布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从此我国风电发展进入快车道。从2006年起,我国风电连续3年高速增长。200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2007年为160万千瓦,2008年为600万千瓦,今年仅上半年就达到400万千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兼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分析,预计全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
装机容量的扩张刺激了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说,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注册的风机整机制造企业达到80家,此外还有二三十家企业跃跃欲试。按照一家企业至少达到每年50万千瓦的生产规模才有经济效益的标准来算,80家企业一年就能生产4000万千瓦。
全球的风电市场需求去年仅有2700万千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估计未来几年每年市场需求为3000万千瓦左右;就国内来说,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今后几年,每年的新增装机量也仅为1200万千瓦左右。
“所以有关部门对风电设备制造业亮了红灯,提醒还想进入的企业赶紧打住。”施鹏飞说。
在此情况下,关于风电产能过剩的说法成为当前舆论的主流。然而,对于这种说法,业界并不完全赞同。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良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业界有人称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累计超过80家,实际上这80多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有达到1000台以上的,有100-200台的,有20家企业在生产样机,还有一些企业尚未投产,形成实际产能的没有那么多。
“风电产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风电占全国8亿千瓦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很低,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不足0.5%。从长远看,风电发展一定会更快,今后全球的风电市场将会很大。放眼全球,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就不会那么突出。”史立山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分析认为。
发电并网难题是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风电设备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已经转为制约风电发展因素的争论。众多专家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风电设备产能是否过剩,而是如何解决风电并网难题,疏导产能过剩。
我国的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而用电负荷中心在东部。负责供应风电的西部和北部电网系统很薄弱,风电机组安装完后无法并网,有的即使接上了网,也因为当地电网无法消纳而被迫停机。
此外,风电并网还涉及技术和机制问题。由于风电是不稳定的间歇性能源,必须解决大规模并网后给电网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风电并网使电网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机制保障电网企业的收益、提高其接纳风电的积极性,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是突飞猛进的风电产业,一方面是备受诟病的并网难题,风电并网矛盾不断深化。
“风力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矛盾,各方为此争执不休。”专家表示,在诸多问题中,并网问题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
风力发电企业认为,电网企业发展缓慢是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根源。电网企业则认为风电投资商盲目“跑马圈地”而不注重核心技术的发展,所以风电并网技术不高,质量太差,如果电网全额接受风电会拖垮整个电网。
7月21日国家电监会发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称,由于风电输出困难等原因,目前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据了解,由于电网输出系统的能力太差,目前全国有1/3的风电装机并网项目处于空转状态。
7月30日,国家电网发布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国家电网称,该规定是为保证电力有序接入。但风电企业认为,此举无疑会进一步增加风电并网难度。“技术规定对于大多数风电场来说,这样的技术规定标准太高,风电场不可能并网。”一位风电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国家电网给出的这一并网标准,还没有正式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但对于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技术的提高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门槛。正如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所言:“市场要求风电设备企业提高技术,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风机技术规范,留给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时间已不太多。”
企业更应改进的是技术
现在的问题表明,只有通过电网、风力发电企业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风电产业的良性发展,而风电设备企业需要做的不是疯狂扩充产能,而是沉淀科研力量,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
在国内风电设备市场,国产品牌风电机组2008年占到75.6%,但故障较多,质量亟待提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专委会秘书长杨校生认为,国产机组故障较多的原因是关键部件质量比较差。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虽然获得了制造技术,但设计技术没有掌握,或者设计技术拿来了,还没有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设计能力。所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要在形成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
近几年,我国风电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已经培育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风电设备制造的产业链,为我国今后大规模开发风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风电发展的确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风电技术自主研发等。对此,史立山认为,风电技术的自主研发需要较长时间的产业发展和经验积累,尤其在风电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上。当前,国家既要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也要发挥和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近日,有关部门正酝酿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将成为我国继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又一项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酝酿已久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也将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同期出台。为了在规划出台之前进一步理顺新能源市场,国家能源局目前正在制定针对风电和太阳能并网的一项行业指导意见。据了解,该指导意见将涉及上网电价和并网机制以及风电设备、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将于近期推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公司锡盟新能源事业部99MW风电辉腾梁风电场66台华锐风机外委维护(二次)】招标公告本次招标内容为大唐锡林郭勒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99MW风电辉腾梁风电场66台华锐风机外委维护工作,每年工作内容如下:主要负责合同期内风电机组的全部运行检修维护工作;负责66台风机六次定检工作;负责配合吊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8日,中国能建木兰200MW风电项目在木兰县举行开工仪式。本工程容量为200MW,工程安装27台单机容量7.15MW+1台单机容量6.95MW风电机组及配套附属设施,新建一台220kV升压站。投产后,每年将向社会贡献约5.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节约标准煤约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8万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2024年年初,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欧玛亭嘎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25台4MW风电机组巍然矗立在平均海拔4650m的羌塘草原,巨大的叶片划破长空,将凛冽刺骨的寒风转化为稳定电能,彻底改写了那曲冬季缺电的历史,让23万藏族同胞告别了靠牛粪取暖的日子。“风”从高原起:破解能源困局那曲,藏语意为“黑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9日,汕头市潮南区成田沙陇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采购,中广核云南帕顶梁子72MW、大尖峰64.8MW、华宁起则68.75MW陆上风电扩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第一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金风科技为汕头市潮南区成田沙陇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中标
近日,在盐城海域,随着9号机组叶片缓缓转动,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三峡江苏大丰800MW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项目总装机容量800
7月4日,吉林省发改委公布《关于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配套100万千瓦扶余风电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根据批复文件,2024年11月8日,吉林省发改委以吉发改审批〔2024〕271号文件批复了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配套100万千瓦扶余风电项目,项目单位为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为节约利用土地、提高
在浩瀚南太平洋的火山岛国汤加,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在发生。多座金马750kW风力发电机巍然屹立,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缓解了这个岛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而在每座高耸云端的白色塔筒内部,来自中国的关键设备——特固兰塔筒升降机,正如同坚实的“隐形脊梁”,默默支撑着风机的建设、维护与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8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49批集中招标(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含塔简)采购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一期600MW项目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黄海海域,海域范围主要涉及烟台市海阳市。水深在22m-29m
在浩瀚南太平洋的火山岛国汤加,一场静悄悄的能源革命正在发生。多座金马750kW风力发电机巍然屹立,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缓解了这个岛国长期面临的能源短缺困境。而在每座高耸云端的白色塔筒内部,来自中国的关键设备——特固兰塔筒升降机,正如同坚实的“隐形脊梁”,默默支撑着风机的建设、维护与
作为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洛轴”)以自主创新突破行业瓶颈,历时3年攻克的16MW级主轴承技术,标志着我国在大兆瓦风电轴承领域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面对材料性能、产品精度及市场竞争的多维挑战,洛轴如何构建技术“护城河”?本期《风能》特邀洛轴党委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中国能建电子采购平台发布《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中标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人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据悉,海洋工程公司嵊泗3#、4#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施工工程采购范围为:20台(7台9MW及13台12MW机型)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某种产业,甚至这些地理名词已然成为某一产业的别称。提起美国硅谷大家立刻想到IT产业,提到底特律就会立刻想到曾经繁华一时的汽车产业,而德国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代名词,这样的地方被称为“产业中心”。这些产业中心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
--客户面临的挑战--某风力发电项目4MW风电机组叶根螺栓频繁断裂问题亟待解决(螺栓疲劳断裂情况见图1)。机组长期受困于叶根高应力区螺栓的异常疲劳失效,虽已尝试多种监测手段并更换为TTG圆螺母(取得部分改善效果),但始终未能根治疲劳断裂顽疾。频发的螺栓疲劳失效不仅显著推高维护成本,更严重威
上合组织国家能源绿色发展报告(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目前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
第1号台风“蝴蝶”对海上风电场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广东、福建区域各项目部闻“风”而动,暂停所有海上作业,对风机基础、叶片及海缆路由开展巡视检查,同步强化海上升压站防风紧固措施,筑牢海上风电设备“防风屏障”。福建区域于6月11日12时顺利完成6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法国及地中海地区首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ProvenceGrandLarge现已正式全面投运,标志着法国在海上风电尤其是浮式风电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中,伊莱特在2021年为该项目提供数套法兰锻件。ProvenceGrandLarge项目位于法国南部罗讷河口省圣路易港外海约17公里处,安装
截止2025年4月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从我国2000年后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以来,到“十四五”末将迎来一轮较大规模的风电设备退役潮。一组来自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风电设备累计退役规模285万千瓦;预计2025年风电设备退役规模达到3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浪潮蓬勃兴起的当下,入驻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的国家风电设备检测中心,聚焦涉网检测与质量验证核心业务,为盐城乃至全国风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正向着行业内重要公共服务平台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国内涉网检测能力领先的专业机构,中心实验室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简称“鉴衡认证”)与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景能源”)以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协同创新精神,共同书写了叶片检测领域的新篇章。鉴衡认证的叶片检测实验室作为远景能源叶片检测实验室(RECTF)唯一的合作伙伴,双方于2025年5月下旬成功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