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1-20 15:4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风电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业又是国家抑制的产能过剩行业,这是不是产生了矛盾?
抑制低端产能
多位政府官员、国内风电企业高层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发改委将风电设备制造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各部门出台了多项抑制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与国家积极发展风电产业并不矛盾。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我国的风电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不健全,风电设备投资过热,重复引进技术等问题。
为改善风电产业面临的局面,史立山表示,要严格控制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低水平扩张,鼓励生产成本更低的3兆瓦、5兆瓦风电设备;要加强风电设备制造业招投标管理、维护市场秩序;要加快风电设备制造业标准检测认证和公共技术体系建设,加强风电设备制造业自主化工作,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由此可见,国家要严格控制的是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的低水平扩张,重点发展大企业、优势企业。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召开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四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上传递出的信息也证实了这种提法。会议指出,在我国众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真正形成批量生产的只有3家。政府将支持风电领域的并购重组,希望能够产生3-5家跻身全球十强的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这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相吻合。
据统计,我国目前涉足风电整机制造的企业已经超过80家,但真正能够批量生产的制造商只有10家左右。限制低端风电设备产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导向不言而喻。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作为新兴产业,风电产业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现在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到风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有七八十家,这只是整机制造厂,还不包括零部件企业。而在国际风电设备市场上,知名企业也就六七家。如果我国的风电设备市场过于分散,每家企业的产量过低,怎么能有竞争力?
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很难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考虑供需平衡,政府明确提出产能过剩可以对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低端风电机组设备制造的企业起到警示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同时也有利于产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升级,形成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推进技术改造,通过上大关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经济、环保、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促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行业集中度将加强
一系列风电设备制造业行业规制和政策的出台,必将使风电设备制造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介绍,2008年风电整机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汽三大风电整机制造商在新增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分别为18.12%、22.45%、16.86%,总计达到57.43%。“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比例还在提高。”姜谦透露,2009年上半年,国内新增装机443.98万千瓦,金风科技以109.5万千瓦占到24.66%,华锐风电以108.75万千瓦占到24.49%,东汽以56.55万千瓦占到12%,这3家企业的比例已经达到61.89%。由此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业也显示出集中化趋势。随着国家限制低端产能政策的陆续出台,风电设备制造业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表示,风电设备制造业两极分化的情况很明显,一方面金风科技等企业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其他大部分企业拿不到订单。
2010年1月5日,金风科技降价5亿元调低了两个大单的中标金额。这两个大单分别是2008年7月14日中标的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瓜州北大桥第四风电场、瓜州干河口第六风电场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两个项目各有134台1.5兆瓦风电机组,当时的中标金额合计25.7亿元。
金风科技称,根据2009年国内风电设备市场价格情况,经双方一致协商,决定将原来的合同金额调至20.7亿元,共计缩水5亿元。
风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主动降价的背后,实际上是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洗牌“山雨欲来”,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姜谦分析,从2009年来看,不只是金风科技,整个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的确,像金风科技这样手中订单充足的企业很少。现在风电设备制造业呈两极分化之势。几大龙头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行业呈集中趋势。”姜谦表示。
“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是很多专业结合起来的行业,很多企业往往还没发展起来、还没参与竞争就结束了,以后的竞争是市场前十名的竞争。”陈雪松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在当今全球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代浪潮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际联合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4月25日,中际联合凭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EcoVadis“铜牌”评级,在全球参评企业综合排名中超过84%的公司。EcoVadis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受信赖的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服务商。通过环境、劳工与人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科工”)发布关于为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公告。公告显示,华电科工拟以委托贷款或信托贷款方式向全资子公司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曹妃甸重工”)提供31950万元、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简称“重工机械”)提供6000
4月22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揭牌。在揭牌活动上,王冬容以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致辞,并代表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分别与南京市政府、盐城市政府、江苏省环保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作为由国家层面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全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中国资环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两个大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1日,大金重工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大金重工的营业收入达11.4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46.36%,净利润达到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海外订单,撑起业绩增长的“大梁”大金重工这业绩爆发的背后,海外海工项目交付量大幅提升可是绝对的“头号功臣”。20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这个小孔正颠覆螺栓世界!全球智能螺栓领军企业不约而同在螺栓上打孔安装测量杆,精准监测轴力,成为高端设备可靠性的关键。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技术演进的必然?小孔,大智慧:全球智能螺栓行业的秘密武器全球智能螺栓的“领军者”,包括英国的Jameswalker和Interbolt,美国的Smartbolt和ValleyForg&B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于北京盛大举行。会上,美国菲力尔公司销售经理公丽梅分享了菲力尔(FLIR)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整体解决方案。(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图文直播)美国菲力尔(FL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