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1-25 11:51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设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在风电领域,目前过热的似乎不止是整机制造。如上述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良所说,风电制造行业还从未如此这般“引人注目”过。
尽管各方对“过剩”的看法不尽一致,但短短几年内,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无序上马、快速膨胀,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已达到80余家,而且,还有许多企业摩拳擦掌,准备进入。
自去年8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点名,到10月份十部委的联合发文,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已列入了六大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黑名单”。
“前方熊出没,小心!”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风能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看来,政府旨在警示,包括想进入的和已进入的,“未来几年内,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洗牌,将是市场使然。”
风电制造行业“少白头”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扶摇直上。其背后,则是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一路高歌猛进。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的保驾护航和风电机组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众多企业纷纷上马风电制造项目。
告别了金风科技的一枝独秀,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迅速迎来了百花争艳。2004年,我国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也不过6家,而仅仅五年时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80多家,乃至于业内有风电“疯”了之说。各种产业资本的一窝蜂涌入,同质化技术的重复引进,以及地方政府的竞相规划,已让这一产业萌生了“少白头”。
据了解,几乎江苏每个沿海地级市都提出要打造风电设备产业园。“重复建设严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如此感慨,“有的国外设计公司先后向国内六七家企业转让相同的产品或技术。”
同时,前期上线的产能从去年起集中释放,整机的价格也一路下滑。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表示,整机设备价格已从前两年的7000多元/千瓦降到了5400元/千瓦,使得行业平均利润率仅维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
“尽管还是高科技,但整机制造行业已经不再高利润了。”一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就这么发展下去,风电制造行业就要成了家电行业了。”
“一家整机制造企业至少要达到50万千瓦的规模才有效益。”施鹏飞表示,“按照这个标准,到2010年如果现有的80多家企业产能完全释放,风机的产量可达3500万~4000万千瓦。而今后十年国内风场的建设速度可能会维持在年装机1000万~1500万千瓦之间。按照今年我国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总体规模看,前三家企业就可能占到90%左右的市场份额。”
“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过剩倾向,”施鹏飞说,“所以国务院对风电设备制造业亮了红灯,提醒还想进入的企业掂量掂量,最好不要进来,早期风电设备企业走过的引进技术—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的道路,如今很难行得通。走老路的新企业难以拥有生存空间。”
强制认证或推行
去年9月底,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的《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发38号文)。国发38号文明确表示:“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整机制造厂”等。
对风电设备产业而言,这已不是官方“警钟”第一次敲响。早在去年8月上旬,工信部发布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已指出,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向新兴产业特别是风电和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蔓延,必须刹住重复建设之风。
“国家出台的政策并不是要限制行业发展,而是要保障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
对此,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的解读是,一方面可促使已进入者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另一方面则可回避资源浪费,加速整个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风电设备的制造质量不容乐观。”中国国电集团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源表示,“和国外设备相比,国内产品在可靠性、可利用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国内一些设备制造商对合同的履约能力比较差。尽管制造商数量不少,但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企业并不多。”
对此,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一再强调,一定要利用现在国内外对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积极发展风电制造产业。首先,必须要确保风机质量,降低故障率。“要推行风电设备强制认证,将认证作为进入市场、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之一。其次,要解决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此外,还要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贺德馨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目前制造商通过规模化发展来降低成本。但到了一定时期,成本是不易降下来的,必须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
“国发38号文有两点很重要,即提高准入门槛、设定技术标准;支持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透露,相关部门将严格审核企业的技术能力、人才队伍以及资金、设备等,提高这一行业门槛的同时,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要求,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运营经验,未来才能有资格参与风电项目的招投标。
“2009年国际风能大会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找买家——你先用我的风机,明年或者后年再给钱。整机还没下线的企业着急了。”一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加上国家发改委的严格审核,一些起点低、规模小的风机制造企业,将会在近期退出市场。”
“有些地方省市已经在重新考虑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反思之前的政策是否可行。”贺德馨向记者透露。
记者还了解到,工信部和发改委等已在起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具体细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中车12月30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期(主要为2024年8-12月)签订了若干项合同,合计金额约693.5亿元。据公告,公司下属企业分别签署总计约192.6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约169亿元的动车组高级修合同;约104亿元的城市轨道车辆、设备销售及维保合同;约70.7亿元的货车销售合同;约56.1
近日,新强联26兆瓦塔筒法兰下线。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简称“新强联”股票代码“300850”坐落于九朝古都河南省洛阳洛新产业集聚区,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强联以大型回转支承产品和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及主轴承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主,是服务于风力发电、海工装备、
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用于将来自电源的电能按照一定的电压等级和负荷要求分配到用户终端的系统。该系统内设备通常的电压等级在1000VAC和1500VDC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是指用于将来自电源的电能按照一定的电压等级和负荷要求分配到用户终端的系统。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路的绝缘性能和线路相序关乎配电系统的
近日,北京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由金风科技牵头的“大容量长柔叶片弯扭耦合技术开发与应用研发项目”,在全市63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与“集成电路光刻中光源与掩模协同优化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火星安全着陆与科学巡视光电感知技术及应用”等科研项目同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随着全球碳排放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势不可挡,海上风电因其体积大、单机容量大等特有的优势发展迅猛。但随之而来的,是比陆上风电更高的建设技术难度和更复杂的建设环境,且海上风电场逐渐从近海开始往深、远海发展,所处环境比近海更加复杂,对于日常维护的需求日益严格,对电力设备的要求也越
11月16日,全球陆上最大15兆瓦风电机组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再次刷新全球陆上风电机组运行纪录。该风机叶轮直径270米,叶片长度131米,最大扫风面积57256平方米,相当于8个足球场大小,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16万个家庭全年的用电量。该项目采用的是3S爬梯导向升降机,升降机以塔
在轰鸣的车间,在发热的机房,在秩序井然的超净间里,你或许会发现它的身影。福禄克568-2在投入服务的4年里,承受住了严酷的操作环境和自由操作的需求,为操作者提供了超高的工作效率和稳定的测量结果。关键指标D:S福禄克568-2的D:S高达55:1,用户能够轻松测量相对较小或远距离的物体。此外,内置材料
10月23日至24日,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All-EnergyAustralia2024)在墨尔本会议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澳洲最大规模的国际化清洁能源展览会,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一直是行业专业人士、专家和爱好者聚集和见证可再生能源领域最新发展、创新和趋势的重要平台。本次展会,中车株洲所携系列光伏、制氢、储能
丰收的九月,2024年欧洲(德国)汉堡国际风能展览会(WindEnergyHamburg2024)在德国汉堡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作为全球最专业的风展之一,汇聚了全球风能领域的智慧之光与未来梦想。在这场风能技术的盛宴中,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最新创新成果亮相风能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精密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推动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推动全省能源生产、输配、充电基础设施各环节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力争到2027年累计完成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超300亿元,实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全部淘汰。对于风电、光伏等清洁发电设施的更新改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从企查查了解,9月4日,三一(唐山)风电装备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电机制造;电气设备修理;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三一重能全资持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