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我国海上风电为何“望洋兴叹”

2010-01-28 13:3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世纪80年代,当精明的欧洲人发现优质的陆上风电资源越来越少,且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于是,蔚蓝的海面上竖起了旋转不息的白色风机,这样的画面一举成为当时最被人称道的新能源景观。

    从1991年丹麦建立世界上首个海上风电场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海上风电技术从起步走向了成熟。据欧洲风能协会统计,2009年,欧洲海上风力产业营业额约为15亿欧元,预计2010年将增加一倍,达到30亿欧元。而在我国,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的风电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海上风电领域,我们仍然是个“新兵”。

    “虽然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但面对着要求更高技术、更多资金且具有更大风险的海上风电场建设,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商都会谨慎再谨慎,不会轻易触及。”一位任职于国内某顶级风电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张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难题一:北怕浮冰南怕台风在

    张先生看来,如果在我国北方建立海上风电场,那么每年冬季海面上的浮冰将会是风机安全的最大威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曾经有一年,锋利的浮冰把一座测风塔铲断,高高耸立的风机很难抵挡住浮冰的冲击。”而在我国南方,台风又成为了风电场安全的“第一杀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告诉记者,台风对风电场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一般来说,当风力超过10级时,对风电的破坏性很大,可以直接摧毁外部设备,也可能因转速过快导致机器烧毁。2006年,当“桑美”台风登陆浙江省苍南县时,就对苍南风电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难题二:功能区划因“海”制宜

    一位国家气象局的专家曾向记者谈起他对于海上风电的一些想法。他认为,由于风能发电在我国兴起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我国最适于建设海上风电的部分基本上都早已开展了渔场养殖。其实,如果各方可以协调好,不妨在渔场中架起风机,这样就可以两全其美了。这个想法得到了张先生的认同,他说:“一个风机的基座只有400平方米,除了安装和维修的时候,在其他时间里,基座的存在对于鱼塘来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难题三:国产风机差强人意

    据张先生介绍,目前,国产风机最大单机容量为3兆瓦机型,此款机型可用于海上风电场,但还没有正式批量生产。而国际上已开发出3.6兆瓦、4兆瓦、5兆瓦和6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并示范成功。“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我国的风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了。而且,海上风机对防腐蚀等要求比陆上风机更为严格,一点瑕疵都将造成机组的停转。”由此可见,我国大型海上风机制造在技术上的落后,将会使大型海上风机的供应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张先生透露,在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风机设备招标时,就遇到了外商漫天要价的情况,并且他们提出了苛刻的供货条件,最终导致流标,建设进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快大型海上风机的开发研制已是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当务之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技术查看更多>